APP下载

个性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归因及调适

2013-01-21朱以财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辅导员职业

朱以财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在开放的多元化的复杂教育背景下,辅导员因面对特殊的工作要求、复杂的工作任务,而其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又不能被有效认同的情况下,从而产生一种疲惫不堪、情感消极、行为倦怠的职业状态,是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生理反应。[1]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典型的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特征。

1.情绪衰竭

表现为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对工作丧失热情和激情。辅导员在工作时缺乏活力,感觉无法发挥自身潜能,对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满腹牢骚,遇事容易心烦,脾气暴躁,常迁怒于学生,整天精神高度紧张,提心吊胆,心力交瘁,对前途感觉悲观、无助。

2.自我效能感降低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评价降低,对自己的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换来学生的进步与变化感到不满,导致职业成就感、自豪感和忠诚度下降,在心理上消极应对,减少投入。面对自己工作上的失误,不去努力减少或避免,而是对学生求全责备,以使自身的工作失误合理化。

3.行为上人性化缺失

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缺乏创新,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学习、就业、感情等问题不能主动关注,积极引导,正确化解;与同事、朋友、亲人的关系逐渐疏远,逃避交往,拒绝合作。

4.生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并伴有发热、感冒、咽喉炎症、内分泌失调、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状,身体呈现严重的亚健康状态。[2]

职业倦怠给辅导员带来了严重的情绪困扰,不仅影响辅导员本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威胁到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辅导员的工作成效,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进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归因

1.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的“双0”特点给辅导员带来角色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构成呈现出新特点。首先,高校辅导员队伍总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由于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普遍要求年龄在30周岁以下,因此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80后”的年轻一代占了很大比例。其次,2008年以来,“90后”开始步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从时代特征、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看,“80后”和“90后”这两代人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的双重转变,“80后”辅导员面对“90后”大学生,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进入“双0”模式。

“90后”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他们具有“思想观念上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行为取向上的选择性和差异性、在价值取向上的实用性和多元化倾向”[4],主体间差异比较大,往往表现为双重性。一方面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自主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参与精神较强,对他人和社会要求较多,对个人利益、眼前利益考虑较多;另一方面,学习能力、规划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与自我克制能力较差,务实精神、践行能力欠缺,创新精神、社交能力与创造能力较弱,对自己的要求较少,对集体利益、长远利益考虑较少。

“80后”辅导员刚刚改变学生角色,对高校的熟悉尤其是对大学生心态的体验,使得他们对“90后”大学生更能理解和宽容,颇多相似的成长背景也使得两代人共同语言很多。尽管如此,面对工作对象思想和生活上的特殊个性,高校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基于“90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个性需求,他们渴望有人生导师的指引,有知心朋友的交流,这也正契合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定位——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虽然“80后”辅导员努力按照职业要求塑造自己,但由于刚刚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阅历浅,经验少,尚不能很好地承担起“90后”大学生对自己“人生导师”的角色期许。同时,辅导员面临着严格的管理者角色与知心的朋友角色、超越学生的领导者角色与较低姿态的服务者角色、校方意志的执行者角色与学生利益维护者角色之间的冲突[5],容易引发辅导员在学生期许与工作现实之间产生诸多矛盾。

面临“90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80后”辅导员这个群体已显落伍,火星文、无厘头的网络文化日益成为“90后”大学生的新宠,如何理解“90后”大学生网上行为的现实意义,参透他们交流语言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也是对“80后”辅导员工作的一个挑战。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80后”辅导员还没有完全达到“90后”大学生的期望值,尚不能真正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特点,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常常措手不及,判断错误,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给辅导员的自信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辅导员职业满足和自我实现,对于一些抗压能力欠缺的辅导员,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2.工作性质的“多角色”使得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遭遇应然和实然的落差

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肩负着多重角色期待,很多时候还要将不同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而当面对两个角色同时提出的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角色期许时,容易产生行为和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这即为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主要包括学校各部门对辅导员的不同角色期许所带来的冲突、辅导员渴求自尊的心理与缺乏认可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角色责任与个人发展方向引起的冲突、个人能力、观念与角色需求不符引起的冲突等方面。[6]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辅导员界定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工作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辅导员工作中角色的多样性。在高校,辅导员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引领者、人生发展与社会化进程的引路人、学习成才与就业成长的指导者、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的培育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促进者、校园安全稳定的维护者、教学科研的承担人等。角色冲突现象在辅导员身上经常发生。一方面,作为一个管理者,开展工作需要权威性,而作为一个教育者,强调师生的平等交流与心灵互动,过度强调层级与权威,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辅导员角色还经常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当学生对学校存在不满时,往往向辅导员发牢骚,甚至迁怒于辅导员;而当学生在校期间有不良表现时,学校各方也常常会责怪辅导员没有管教好学生。

现实中,辅导员还面临着和角色身份不相称的待遇,虽然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定位,但实际上却落在了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空当中,既不完全属于教学系列,又不完全属于行政系列,尴尬的处境使得他们难以明确自身的职业定向,职业认同感低下,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专业不行才干这一行。此外,无论是从利益均衡性还是从分配合理性来看,辅导员的待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如在职称评定、津贴发放时不能与专业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不能和专业教师享受同等的学习、培训、进修机会,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声望,导致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降低。

3.工作内容的复合性让辅导员力不从心

高校辅导员岗位是一个复合型的岗位,涵盖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其工作内容包括班级管理、党团建设、宿舍管理、安全教育、奖勤助贷、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这使得绝大多数的辅导员整天忙于应付繁杂琐碎的班级和学生事务管理,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由于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社会各界对辅导员的个人素质、能力气质、奉献精神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7],辅导员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把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驾驭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大都为“80后”的年轻一代,无论是专业要求还是实践经验都难以达到一个能驾轻就熟应对学生工作复杂局面的状态,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力不从心。

4.工作状态的不可预见性让辅导员处于被动状态

高校辅导员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工作时间和强度大,且工作的可预见性低,一些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无规律可循,这就导致辅导员长期生活和工作在临战状态,精力投入大,心理负担重。当辅导员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时,除了身心受累之外,还要承受焦虑、困惑、挫败等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些最终都有可能诱发职业倦怠。

5.工作绩效的非显性让辅导员丧失自我认同感

由于学生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的提高难以用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很难获得及时、积极的肯定和评价,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对工作的自我评价,久而久之,辅导员便会逐渐丧失工作的自我认同感和群体自强意识。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调适路径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要解决这一困境,辅导员需要从自身入手,主动进行职业调适,积极应对,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师爱的甘霖加以浇灌,用真心的沟通加以融合,用平等的交流加以引导,开创一个“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职业倦怠,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幸福度。

1.构建优秀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归属感

如今,“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程度较深,传统的道德观念比较淡薄,归属感不明显。只有在工作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潜能,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生命力和渗透力。高校应该积极构建一个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鼓励灵活创新、倡导快乐年轻态的校园文化,努力把德、智、体、美、劳五育渗透到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等校内资源,通过主题班会、专题研讨、形势政策报告等形式,结合传统节日、社会热点事件和学校重要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把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转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行动。

2.提升综合素质,契合大学生个性需求

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辅导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作中已无法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因此,辅导员要始终保持年轻心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顺应时代潮流,深刻理解学生的变化,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成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不断提升判断是非的能力和理智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强,不喜欢别人过多干预其生活,一些强制性的命令和要求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叛逆。因此,辅导员要从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成长成才出发,学会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引导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育人模式从“他律”走向“自律”。要给足“90后”大学生自我空间,尊重他们崇尚自由、自主的精神,使其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觉改正问题,恰当地给予他们一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3.创新工作方法,主动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

面对“90后”这样一个个性多样的群体,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辅导员随时保持学习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创新工作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人与人的交流方式趋于多元化,BBS、论坛、博客、微博、飞信、QQ、MSN、E-mail等快捷的交流与聊天工具深受大学生的青睐。辅导员应积极探索在网络空间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机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辅导员还要主动了解学生动态,对不同学生的状态要有一个动态准确的把握,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成长需求,防患于未然,将学生可能发生的不良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让学生的成长沿着预设的目标方向发展。要及时对异常学生进行关注和帮扶,重视个案研究,认真分析、总结个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同类学生个案的再次发生。伴随着学生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辅导员自身也能感受到来自学生的成长体验,获得快乐和幸福。

4.明确辅导员的职业主体性,提升职业认同感

一方面,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主体性,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关乎辅导员发展提升的政策,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推动辅导员主动成长,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要切实关注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工资待遇、专业成长、职务提升等切身利益,通过利益杠杆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对此,北京市和辽宁省的部分高校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增加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达到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浙江省部分高校则是通过增加对辅导员奖金制度的落实保障其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理性看待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培养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事业归属感、职业自豪感和职业幸福感,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健康、向上的状态,认同和热爱辅导员这一职业角色,并能将这种认同和热爱转化为一份责任,作为事业追求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避免产生职业倦怠。

5.搭建学习平台,构建个性化的辅导员发展机制

高校要建设和形成一支稳定的辅导员队伍,不能单纯依靠奖惩激励,简单留住几个“人”,而应该遵循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变“死水”为“活水”,要重视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和培养,为广大辅导员搭建一个专业学习平台,以更好地推进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进程,让辅导员队伍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一方面,可尝试推广“临床式”的学习与培训模式,即新上岗的辅导员蹲在班级“临床”,身临其境地观摩政治理论素质高的党政干部、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的工作,如沟通谈话技巧、问题处理技巧、班会召开技巧以及特色工作开展等;同时定期开展“会诊”,对一些“疑难病例”和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及时总结、思考,共同献计献策。通过“临床式”的学习与培训模式,能够提升年轻辅导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快速成长。

另一方面,高校应顺应时代要求,求同存异,尊重辅导员个性化发展的诉求,构建个性化的辅导员发展机制,实现扁平化的管理和平等化的交流,让更多个性化的辅导员培养出更多个性化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个性化大学生。[8]辅导员自身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提升教育能力,并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培养,逐步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思想品质、教育风格和教育个性,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9]

6.引入学生评价辅导员工作实绩体系,提高辅导员工作绩效

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来看,对辅导员的工作实绩评价主体包括同行、领导以及辅导员本人,只有少数高校将学生评价纳入辅导员实绩评价体系中。事实上,学生作为辅导员的工作对象,与辅导员接触最多,对辅导员的实绩评价最有发言权。因此,高校应积极尝试引入学生评价辅导员工作实绩体系,提高辅导员工作绩效,以增强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和群体自强意识。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明确学生参与评价辅导员工作实绩的目的,指导学生评价的整个过程,发挥导航的作用。其次,应面向参与学生,开设辅导员工作和相关评价的课程,普及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最重要的是明确这些课程的目的和学生在辅导员评价中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在评价中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再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的组织活动形式,通过建立网评或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科学分析学生的评价结果,并重视学生评价结果的运用,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最后,建立学生参与评价辅导员工作实绩的标准体系,如思想品德、个人修养、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标准等。

[1] 贾菁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8):77.

[2] 陆洪.高校辅导员职业枯竭及预防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1(20):69.

[3] 胡德平.“80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探索——基于对“90后”大学生思想发展需求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7):79-84.

[4] 王萍霞.浅谈契合“90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教育探索,2010(6):52-54.

[5] 陈素权.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07(2):86-89.

[6] 韦耀阳.影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的因素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7):173-174.

[7] 朱以财.高职高专辅导员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基于个体生存状态与职业生涯规划[J].职教论坛,2010(6):72-73.

[8] 王强,樊泽民,蔡英辉.个性化: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新视阈——高校辅导员个性化发展的具体保障条件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0(6):52-54.

[9] 肖薇薇.论高校优秀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自我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14):55-56.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辅导员职业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