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成立后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主要任务与实践特征

2013-01-21彭坤明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试点特征大学

彭坤明

截止2012年12月,参与开放大学建设试点的广播电视大学都已正式更名为开放大学。开放大学的成立不仅是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的重大突破,而且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大成果。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开放大学的成立并不是开放大学建设过程的终结,而只是开放大学进入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阶段的新起点。开放大学不仅面临着深化实践探索的繁重任务,同时面临着探索和建设的新要求。因此,开放大学成立后,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和推进这一主题,进一步增强探索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实践的有效性,以更加务实的精神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开启开放大学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的新征程。

一、开放大学全面建设的新起点

无论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来看,还是就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价值而言,开放大学的成立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其意义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广泛的,同时也是长远的,对此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但对于开放大学的建设来说,则是有着更为重要的决策价值和实践意义。

开放大学的成立是一种选择。从决策的层面看,开放大学的成立标志着三个重大选择的完成。第一是选择了开放大学这一新型的大学形态作为全民学习的平台和终身教育的载体;第二是选择了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开放大学建设的基础和主体,但更为重要的是第三种选择,即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路径,这一现实路径也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学习型社会推进的实践模式。因此,开放大学的成立,不应当局限于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新型大学的创建来理解其突破意义,而应当着眼于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以及学习型社会推进来把握其模式意义。

开放大学的成立是一种证明。建设开放大学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就实施而言,首先确定若干区域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试点,充分运用试点的形式以及试点所取得的成效推进开放大学的建设。正是基于两年多的试点及成果,开放大学得以成立,证明了开展试点对于开放大学建设所具有的必要性。开放大学是新生事物,就创新而言,首先是尊重实践,鼓励探索,并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推进开放大学的建设。正是基于两年多来的探索实践,开放大学得以成立,证明了探索实践对于开放大学建设所具有的有效性。开放大学是新型的大学形态,就建设而言,首先是充分信任和紧紧依靠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职工,使之发挥开放大学建设主体的作用。正是基于广播电视大学全体教职工的集体智慧和扎实工作,开放大学得以成立,证明了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开放大学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性。

开放大学的成立是一种启示。开放大学的建设之所以能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关键是开放大学的建设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主动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能自觉地以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促进民生改善为目标,能自觉地以服务所有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终身发展为宗旨。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宗旨正确,是开放大学建设得到政府关注、认同、支持的根本依据。作为启示,开放大学的建设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坚定不移地走社会化、人本化的道路。开放大学的建设之所以选择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和主体,关键是广播电视大学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特色的创造,尤其是在开放教育领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显著的优势。基础扎实,优势显著,特色鲜明,是广播电视大学成为开放大学建设主体的充分理由。作为启示,广播电视大学实现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必须始终注重优势的积累,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开放大学的建设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取得显著的成果,关键是通过思想的解放,实现了理念的转变,通过大胆的探索,实现了模式的创新,通过有效的实践,实现了能力的提升。理念的新颖性,探索的主动性,实践的有效性,是开放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主要原因。作为启示,开放大学的推进,必须始终坚持勇于实践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开放大学的成立是一种期待。从2010年5月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颁布以及随后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开展开放大学建设试点,到2012年12月,所有参与试点的广播电视大学都正式更名为开放大学,仅仅只是两年多的时间。虽然在这段时间里试点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及显著的成效,但对于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设来说无疑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尽管是扎实的或富有成效的乃至是关键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大学的及时成立,与其说是对试点阶段性成果的高度认同,不如说是为开放大学的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基于试点的阶段性成果及时成立开放大学,在开放大学成立后再加强全面建设,加快整体推进,显然是从实际出发对建设思路和策略所进行的创新,体现了对开放大学建设的热情期待。所谓期待,集中到一点就是开放大学应当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政府决策所创设的制度环境以及提供的政策支持,加快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的步伐,更加迅速地承担起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以及学习型社会构建提供支持的责任,更加有效地发挥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服务的功能。

选择、证明、启示、期待,不仅是对开放大学成立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在认识上的总体定位,也是对开放大学建设阶段性探索实践基本经验的初步概括。就意义的认识来说虽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深化,其经验也应当作更为系统的总结,但无论是认识深化还是经验总结,都必须围绕加快建设这一主题,体现加速推进这一要求。

正是基于加快建设这一主题,遵循加速推进这一要求,开放大学的成立同时是一种标志,标志着开放大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开放大学,绝不是开放大学建设过程的终结,而只是新的开端、新的起点。一方面,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是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积累的实践性经验以及相对优势,还是试点过程中所取得的探索性成果,都只是为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拓宽了领域,一个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并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要求,并且具有创新性和规范性的开放教育模式仍然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这决定了开放大学必须更自觉地承担起开放教育模式探索的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大学的成立是开放教育模式深化探索的起点。另一方面,开放大学的建设是体现改革要求和创新价值的试点项目,其目标取向不仅仅在于新型大学的创建,而且在于通过试点为我国开放教育的发展以及开放大学的建设积累实践性经验。虽然在试点的过程中,实践是丰富的,成果是显著的,改革与创新的价值也是得到充分体现的,但相对于试点的目标与要求来说,这些经验、成果和价值仍然是初步的,不仅是试点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某些局限,而且在模式的实践性和有效性上也存在相对不成熟的特点,尤其是在经验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方面显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说明,开放大学的建设作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试点项目,虽然已经达到了先行先试的目的,但其任务并没有完成,这决定了开放大学必须更自觉地承担起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大学的成立是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起点。再一方面,开放大学是新型的大学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开放大学如何既能体现大学所具有的共性规范,又能彰显新型大学所具有的个性特征,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创新的课题。虽然在试点的过程中,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积累的优势,完成了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创新性设计,并且在实践的层面上使开放大学的新型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彰显,但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其要素尚不健全,内涵尚不丰富,规范体系尚不完整,体制机制尚不适应,即是说,广播电视大学虽然已正式更名为开放大学,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至名归”或“名副其实”,或者说,开放大学实体建设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这决定了开放大学必须更自觉地承担起新型大学实体建设的责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大学的成立是新型大学实体深度建设的起点。

以上分析表明,开放大学成立后,其建设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集中体现为开放教育模式的深化探索,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新型大学实体的深度建设。对此,不仅需要认识上的理性,更需要行动上的自觉。

二、开放大学整体推进的新任务

开放大学的成立,标志着开放大学的建设步入了整体推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设计加快具体实施,按照开放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加快转型发展,按照新型大学应当具有的内涵及特征加快能力建设,其核心任务是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新型大学特色的打造。在实践层面上,模式构建与特色打造体现为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1.增强信息化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模式创新的深度融合

模式创新是开放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信息化既是开放大学的新型特征,也是模式构建的基础。对于开放大学来说,所谓信息化,并不仅仅指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运用的广泛性,同时指信息技术在模式创新中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即是说,信息技术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一种手段,而是体现着模式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运用并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模式的创新乃是开放大学信息化水平与能力最为重要的标志。这不仅意味着信息技术的价值革命,同时也表征着开放大学模式构建的新颖性,即开放大学的模式构建,不仅以信息化为平台和依托,而且把信息化作为内在要素和基本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大学信息化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技术与模式的融合。

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广泛性和开放模式内涵的丰富性,技术与模式的融合并不局限于也不应当局限于模式的某一方面或具体过程的某一环节,而是融合在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的诸多方面,并体现在模式探索、构建的全过程,即是说,信息技术与模式的融合既体现出整体性,也体现出过程性。正是这种整体性和过程性,才构成信息技术与模式深度融合的主要标志。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模式的整体性、过程性融合,信息化才能真正作为开放大学的新型特征,也才能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对于开放大学的建设来说,推进信息化的重点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模式的整合性、过程性融合,模式构建与创新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模式的技术含量以及信息化的显示度,开放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其重点之一也就是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加快模式构建与创新的能力。

2.提高开放的程度,实现自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无论是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还是开放的大学形态的确立,既是社会发展学习化进程的显著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形态文化转型的支撑要素,因而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价值,同时构成了开放大学的本质属性。正是基于社会化的本质属性,开放大学的建设才纳入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与建设的范畴。这决定了在发展模式上,开放大学必须坚持社会化并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

坚持社会化发展模式,开放大学首先必须增强开放的自觉性,提高开放度,这虽然需要一系列开放制度的建立及不断完善,但又不应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制度范畴。从本质上说,所谓开放是指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状态,或者说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开放的本质内涵。因此,作为新型的大学形态,开放不仅是开放大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其新型性的显著标志,正是由开放的本质所决定,开放大学是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型大学形态。

开放大学发展与社会的融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开放大学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自觉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虽然适应性和服务性是所有大学应当具有的共性特征,但开放大学的主动性更强,自觉性更高,其方式更为直接,内容更为具体。第二层次是开放大学与社会的广泛合作,包括专业的共建、资源的共享。虽然这种合作性也是所有大学在发展模式上的共同选择,但开放大学与社会的合作更具有稳定性和紧密性。第三层次是开放大学与社会的内在和谐,包括学习环境的共同创设,人本发展的共同支持,教学质量的共同评价。就所有大学的发展来说,社会参与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但开放大学与社会的和谐更具有内涵性、深刻性。这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既体现了开放大学开放的充分性,也体现了开放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性,所谓开放大学与社会的融合发展应当是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但这三个方面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即是说,所谓深度融合,既是指三个方面融合的整体性,同时也是指从第一层次向第三层次的推进或提升。

对于开放大学的建设来说,要实现发展模式的社会化,关键是要实现与社会的融合,并在整体融合的同时提升融合的层次,使之走向深度融合,而要实现深度融合的状态,其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快融合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3.彰显人性化特色,实现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的深度融合

促进民生改善,促进人的全面、终身发展,是开放大学的价值取向,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是开放大学的根本宗旨,人本发展与支持服务的融合,构成了开放大学最为鲜明的特色,或者说,以有效的支持服务促进人本发展,是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形态最具个性化的特征。

在学习化生存与发展的时代,学习是人本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现实形态或实践层面上,开放大学为促进人本发展所提供的支持服务也就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支持服务,所谓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的融合,也就具体表现为支持服务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融合。这种融合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支持服务旨在解决学习的有效性问题,或者说,通过开放大学的支持服务,努力提高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构成了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融合的基础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支持服务的个性化。其次,支持服务旨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或者说,通过开放大学的支持服务,努力提高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素质,这构成了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融合的拓展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学习方式的引导。其三,支持服务旨在优化学习者的自我发展素质,或者说,通过开放大学的支持服务,努力提高学习者改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能力,这构成了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融合的终极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民生价值的自觉追求。

学习效果的不断增强,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发展素质的不断优化,这三个方面既是人本发展的要素,也是人本发展的标志。开放大学与人本发展的融合也就是与这三个方面的整体融合,也只有这种整体融合才是深度融合,同时也才能构成开放大学的人本化特征和人性化特色,由此才能真正成为民生工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大学的支持服务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教学范畴以及教学行为,从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开放大学的支持服务已是一个人本发展的范畴,也是促进人本发展的实践模式。

对于开放大学的建设来说,人本化特征或者说人性化特色的彰显,都取决于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的深度融合,这同时也是开放大学支持服务模式创新的新目标、新要求。

这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对推进开放大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第一,进一步强化了开放大学发展价值取向与目标;第二,进一步彰显了开放大学的新型特征与特色;第三,进一步丰富了开放大学建设的内涵与规范;第四,进一步明确了开放大学模式创新的内容与途径。因此,开放大学成立后,其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虽然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但实现这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无疑是必须牢牢把握的实践重点,即在实现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中全面推进开放大学的建设。

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开放大学成立后加强建设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其整体推进的主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大学建设整体推进的程度,直接取决于信息技术与模式创新,自主发展与社会发展,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融合的深度。正是基于这种深度融合,开放大学的整体推进也就表现为深度建设。

基于开放大学的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要求,以上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显然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构成了开放大学发展模式上的信息化、社会化、人性化三位一体。从“大学”、“平台”、“体系”的三位一体,到信息化、社会化、人性化新的三位一体,表明了开放大学建设在思维上的拓展,在实践上的深化。如果说,大学、平台、体系是开放大学的功能定位和制度设计,那么,信息化、社会化、人性化则是开放大学建设的特色定位和实践模式,从功能定位到特色定位,从制度设计到实践模式,表明开放大学建设创新领域的拓展,探索过程的深化。

只有坚持信息化、社会化、人性化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模式创新、自主发展与社会发展,支持服务与人本发展的深度融合,开放大学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阶段性的跨越。

三、开放大学深化探索的新特征

实现开放大学整体推进的任务,其关键就是深化探索。开放大学重在建设,其本质含义也就是重在探索。开放大学在探索中成立,开放大学成立后将在深化探索中推进建设。探索不仅是开放大学推进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的显著特征。

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大学的深化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开放大学成立后,其深化探索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正是基于这些新的特征,使开放大学建设在内涵与方式上都将实现新的转变。

1.常态化特征

在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首先是作为教育改革的项目并通过试点的方式起步的。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的创新性本质与探索性特征,采用项目试点的方式来启动,不仅是科学的行动策略,也是有效的路径选择。应当说,项目试点不仅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早期探索,也是开放大学建设的特殊方式,其建设意义已被实践所证明。正是基于项目试点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开放大学得以迅速成立。开放大学成立后,其建设虽然在总体上仍属于试点的范畴,或者说具有试验的属性或特征,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项目试点的自然延续,而是具有了常态建设的特征,即是说,开放大学的建设作为一种探索,将从项目式走向常态化,由此实现深化探索与常态建设的有机统一,或者说,开放大学将在常态化建设中深化探索,将在深化探索中推进常态化建设。

开放大学的常态化建设,相对于项目式而言,在建设任务上更加具有稳定性,在建设内容上更加具有确定性,在建设方式上更加具有规划性,在建设行为上更加具有长期性。因此,开放大学的常态化建设虽然必须坚持项目试点所体现的探索性特征,但无疑是对项目形式的重大突破。很显然,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其建设内容的丰富性,建设任务的完整性,建设过程的持续性,建设成果的有效性都不是一个项目形式所能容纳的,这决定了开放大学成立后,其深化探索和整体推进必须突破项目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此步入常态化建设的轨道。

2.自主性特征

建设开放大学是我们党和政府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政府不仅是开放大学建设的决策者,也是推动者,尤其是在项目试点的阶段,政府充分发挥了开放大学建设的主导作用,正是由于政府的有效作为,开放大学建设项目试点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显然,在项目试点阶段,开放大学的建设体现出鲜明的政府推动特征。

开放大学的建设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项目,作为社会发展的范畴和改善民生的工程,政府无疑是责任主体;同时开放大学建设面临着相关政策的突破和制度的创新,政府的有效作为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量。正由于此,开放大学的建设不仅体现着国家战略,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目标,同时也纳入了政府的责任体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开放大学作为新型的大学实体,其建设和发展又不能形成对政府的依赖,即是说,作为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其自主性,或主体性。因此,开放大学成立后,其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虽然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推动始终是开放大学建设的保障因素,但建设主体显然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即开放大学将成为建设的主体,由此实现政府支持下的开放大学的自主性推进。

开放大学主体作用的发挥,自主推进特征的呈现,不仅有利于开放大学建设的有效性,同时能激发开放大学建设的内在活力。无论是主体作用还是自主特征都将使开放大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进一步加快开放大学建设的进程以及特色的彰显。不仅如此,开放大学要充分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实现政府支持下的自主性整体推进,关键是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因此,开放大学的自主性建设或推进,在本质上也就是开放大学的能力建设。

3.内涵性特征

无论是作为新型的大学实体,还是作为全民学习的共享平台、终身教育的支持体系,开放大学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其价值取向、发展目标、服务功能、改革重点、创新任务、模式特征、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有这些都属于制度设计的范畴,并依据这种制度设计形成建设方案,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建设方案,都体现了改革与创新的要求,无疑是开放大学建设试点阶段必须解决的主要任务。虽然制度设计和建设方案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与创新仍需要不断深化,但开放大学成立后,其建设的主要任务显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为内涵建设已处于重心的地位,由此呈现出开放大学建设推进的内涵性特征。显然,加强内涵建设是开放大学深化探索、整体推进的核心标志。

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开放大学的内涵建设既有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遵循的共性规范,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其内容不仅应当体现完整性,而且应当体现新型性。从总体上讲,开放大学的内涵建设必须确立如下三个方面的重点。第一是实体内涵,即开放大学作为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其实体要素必须是健全的,从网络设施到信息平台,从组织构架到管理体制,从专业特色到资源保障,从支持服务到师资队伍,从科学研究到大学文化,等等,都属于新型大学实体建设的范畴。第二是模式内涵,即作为新型大学的主要标志,开放大学的模式内容必须是具体的,所谓内容的具体性,不仅体现为明确的规定性,而且要体现为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第三是服务内涵,即作为人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开放大学的服务必须是规范的,所谓规范性,不仅体现为标准的科学性,而且要体现为质量的可评价性。

实体要素的完整性、模式内容的具体性、服务规范的科学性构成了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总体任务。开放大学的内涵建设必须坚持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并实现整体性的推进。

4.实效性特征

开放大学的建设作为创新工程,首先需要理念的更新及引领,同时需要模式的创新性设计。在项目试点的阶段,开放大学确立了一系列新的服务和发展理念,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改革和创新价值的模式,这些理念和模式虽然来自于实践,但其实践性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理念和模式的先进性、创新性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其实效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证明。因此,开放大学成立后,其理念虽然仍需要不断更新,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但重点显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即开放大学的建设将更加注重于理念与模式的实践性,更加注重实践的有效成果,由此使开放大学的建设呈现出实效性特征并实现具有实效性的整体推进。

为体现开放大学建设的实效性特征及整体推进,第一必须进一步增强实践的自觉性,重点是要把已经形成的新理念、新模式付诸实践,使之成为实践形态,无论是新颖的理念还是创新性的模式设计,只有转化为实践形态,才具有现实意义。第二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践的检验性,重点是要基于实践的过程使理念和模式更加贴近现实状况,更加符合现实需求,不仅用实践检验理念与模式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念进行完善,对模式进行校正。第三是进一步呈现实践的成效性,重点是要把阶段性的实践成果加以总结并使之得到充分的显示,其目的是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有效实践的能力。

自觉地把新理念、新模式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念进行完善,对模式进行校正,同时及时总结并充分呈现实践的成果,构成了开放大学建设推进的路径选择,也是开放大学建设能够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5.体系化特征

基于广播电视大学积累的系统优势,同时基于开放大学服务功能整体优化的目标,无论在现实基础上还是制度的创新设计中,开放大学都充分体现了体系化的特征,不仅形成了体系化的组织构架,同时确立了体系化的发展模式。在试点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为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基于试点任务的阶段性特点以及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开放大学系统性、体系化的建设与推进格局尚未形成。因此,开放大学成立后,其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全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形成体系化推进的特征。

体系化特征是开放大学建设整体推进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所谓体系化推进,一方面是指加强开放大学的体系建设,重点是增强开放大学的整体实力,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内部结构以及更加顺畅、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既属于开放大学实体建设的范畴,同时也是开放大学制度创新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体系化推进,就是指开放大学建设向全系统推进,或者说全面加强开放大学的体系建设,由此形成新型的开放大学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全系统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作用,重点是强化全系统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责任,积极参与开放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有效积累区域性的经验和优势,形成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的合力,这既属于开放大学建设实践模式的范畴,同时也是开放大学建设整体推进的行动策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体系化推进,就是充分依靠并有效整合全系统的力量,共同推进开放大学的建设。

对于开放大学来说,加强体系建设和依靠体系实现共同建设,虽然都体现了整体推进的要求,但在深化实践探索的层面上,充分动员全系统的教职工,有效整合全系统的力量,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推进建设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开放大学建设整体推进的重要特征,而且是开放大学建设能够取得预期成效的根本保证。

以上五个方面的特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开放大学成立后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准确把握这些特征,才能使开放大学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由此才能拓宽开放大学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行动路径,并使之取得预想的成效。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教育部关于同意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的函[EB/OL].[2013-01-0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81/201301/146516.html.

[3] 省政府关于筹建江苏开放大学的通知[EB/OL].[2012-10-30].http:∥www.js.gov.cn/xxgk/szfwj/whjy/.

[4] 彭坤明.开放大学建设初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试点特征大学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留白”是个大学问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