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共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2013-01-21付达杰
付达杰,唐 琳
一、引言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优秀实用人才,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一次特别提到:“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这些政策文件中不难发现,当前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而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关键之处有三点: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二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是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在校教育;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在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无论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还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抑或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际上是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际上是职业教育资源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化配置的表现。因此,优化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资源分析
1.职业教育资源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属性、价值、用途、利用方法和实现途径等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按照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解释,教育资源为 “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总和。在实践中,教育资源呈现类型的多样性。但国内普遍认为教育资源是公共社会资源和市场经济资源的混合体。[1]根据教育资源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资源,是为实施职业教育实践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包括所有能够维护、参与和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一切资源,是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和政策、制度、文化等非物质资源的总和。职业教育资源,它具有一般公共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潜在性、多用性、不均衡性等特点,职业教育资源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在于:职业教育资源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逻辑起点和内容基础,没有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高效的资源利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便失去了根基,搭建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平台,提高职业教育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是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经之路。
2.职业教育资源分类
作为公共社会资源和市场经济资源的混合体,职业教育资源随着职业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不同的职业教育主体来看,职业教育资源实际上是职业教育中人力、物力、财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按照其主体可以分为:学校资源、企业资源、政府资源、其他公众资源;按照资源内容可以分为:教学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政策资源等;按照资源形式分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等。但无论如何分类,需要强调的是,职业教育资源,是以职业院校为中心的开放系统资源,聚集了与职业教育相关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法规等各种资源,而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资源。
三、基于资源共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资源要实现优化组合、交互提升,其根本在于创建一套共享机制。目前,我国对于教育资源共享,还缺乏宏观、顶层的设计,更多的是学校方面的单一教学资源建设行为,大部分的资源共享仅仅体现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学校、政府、企业等资源主体的融合度不高。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基于资源共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政府统筹推进职教资源优化配置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构建、发展、规划、布局等缺乏统筹考虑,一方面将会造成大量的资源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不适应,制约了职业教育资源的高效应用。德国、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各职教强国的经验都证明,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任何一个企业、行业等都不能替代的。为此,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职教资源优化配置,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是从政策层面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将职业教育的内部资源与产业规划、劳动准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资格证书等外部资源统一起来,打破职业教育资源主体(院校、企业、行业等)之间的合作壁垒,促进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二是从技术支持、财政投入层面构建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增强资源开放性与流动性,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以及各省级精品课程体现了政府在技术支持、财政投入层面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主导作用,但精品课程仅仅局限于课程资源,其资源流向仅仅往来于学校之间,企业、行业以及市场的融入度不高。因此,构建口径更为广阔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是未来政府应该关注的重点。
2.资源共享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政府构建职业教育资源统一协调机制与共享平台,不是终极目标,资源的共享是为了有效的利用。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其人才培养对应于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的办学路径,也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最受推广的模式。然而,从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案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校企合作只是校方的强烈需求和企业方的有选择需求,往往形成的只是一种合作框架或者形式,缺乏深度融合。主要表现在学校与企业缺乏长久的战略互利,学校的利益诉求在于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就业岗位,为教师提供学习、顶岗、技术合作的机会,进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而企业在为学校提供这些利益的同时,并没有明显的对等收益,对于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来讲,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这也是当前国内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主要原因。
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建立共享型的校企合作资源平台,促进校企之间的有用资源相互流动,以彼此的相对优势资源补助对方的相对劣势资源,从而达到资源利益最大化。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业务资源的对接共享,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从企业获得真实的项目资源、真实的岗位体验,企业也能使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实训室资源、教师资源进行员工培训,从而提高双方资源利用率,节约各自运营成本。如学校可以给合作企业员工发放免费学习卡、图书借阅证,寒暑假学校的实训室、机房、教室以及各类基础设施也可以优先或免费提供给企业开展部分合理的业务。通过资源的对接共享,企业将与学校的合作视为其业务本身的一部分,校企合作方能真正实现深度融合,长效发展。
3.资源共享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包含中职和高职,无论中职还是高职,其根本任务还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决定了中高职教育必须建立在共同的职业教育资源体系上。同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是同一类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2],高职教育立足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这是其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属性所决定的。中职教育则是针对初、中级技能人才培养。可见,中、高职教育有各自明确的分工,其教育资源必然存在层次上的差异。因此,建立体现职业教育层次关系的共享型教育资源,对于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校企间的资源共享,体现的是契约关系,其目的是维护校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高职教育资源的共享,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目的是发挥高职教育引领作用,与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共同培养国家需要的各个层面的应用性人才。
一是建立共同内容上的资源层级标准。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一个方向上的“更高一级、更进一步”,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对口升学等方面,必然存在着对应的层级关系。因此,建立资源层级体系,开发体现同一内容的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信息资源,是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如“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必须围绕Flash动画知识体系来进行教学。但是,对于高职教育来讲,它可能更注重Flash动画设计与开发,而中职教育则偏向于制作与应用,中高职教育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标准。换句话讲,中高职教育具有同一职业教育知识资源,但是在知识选取与应用上因为人才培养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才有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和对口衔接的必要性。因此,建立共同知识内容体系上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的应用标准,是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础。
二是开辟共享机制下的资源衔接渠道。基于中职与高职不同应用标准的职业教育资源,其功能在于能够促进对应层次的教育发展。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实际上是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途径。而在衔接过程中,必然需要建立一个畅通的资源流通渠道。保障资源能够快速流通的基本措施是建立资源的共享机制,无论是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实训资源,实现共享之后,则其资源的配置已经从中职、高职的外部转到了内部,实际上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内部配置与优化,即一门共同的课程资源(存在于共享机制中),中高职以不同的应用标准进行选取与重构,从而形成了自然而然的对口衔接,对应的师资、实训资源,皆可按照其相应的标准来自由流动,最终使得中高职业教育相互依赖,协调发展。
[1] 王云飞.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研究——基于长春市现状的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4-5.
[2] 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把握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