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2012年学术会议纪要

2013-01-21支玉香王子熹

关键词:荨麻疹过敏原水肿

支玉香,王子熹,尹 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730)

由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办、陕西省变态反应学分会协办的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2012年学术会议于2012年10月28日在古都西安闭幕。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就变态反应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热点问题及新进展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会者一致认为受益匪浅。下面对会议专题报告摘要进行综述。

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发病率较高,且临床常见。本次大会上,韩国的Hae-Sim Park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王宝玺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支玉香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报告。

药物过敏反应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药物过敏反应表现多样,其中一些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如药物超敏综合征、中毒性表皮松解和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等病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精确分型技术的日臻完善, HLA分型和不同药物过敏反应相关性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发现了许多重要药物过敏反应的分子标识,并进一步推动了药物过敏反应的分子免疫机制的研究,提升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同时,也使得通过HLA分型来预测患者是否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得以实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王宝玺教授就近20年来药物过敏反应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成果及意义进行了综述。他重点指出人群中不同HLA亚型与不同种类药物发生过敏反应间具有相关性,且与种族有关;在药物代谢中,某些编码药物代谢的酶药物作用靶受体的基因发生多态性变异,产生活化中间代谢产物或半抗原,结合宿主自身抗原肽,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发生细胞毒作用,导致药疹发生。另外,药物过敏反应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异常表达也具有相关性。

抗生素致敏的免疫学评估

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是最常导致药物过敏反应的抗生素,临床表现可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斑丘疹及严重皮肤反应等。韩国Ajou医学院Hae-Sim Park教授等对头孢菌素和喹诺酮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头孢菌素-人血清蛋白喹诺酮-人血清蛋白特异的IgE或IgG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抑制实验评估了头孢菌素或喹诺酮与人血清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和两种药物的交叉反应。

头孢克洛(cefaclor)是最常见的、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和(或)荨麻疹的头孢菌素,其次为头孢替坦(cefotetan),头孢替安(cefotiam)和头孢三嗪(cefotriaxone)。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斑丘疹、固定药疹和严重皮肤反应。氧氟沙星(ofloxacin)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最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速发特异性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的主要致敏机制,也有研究提示IgG4或嗜碱粒细胞的活化在其机制中起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间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因此存在交叉反应;喹诺酮类药物间也因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而具有交叉反应。已明确血清抗生素-人血清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抗生素过敏的诊断。

药物所致血管性水肿的机制

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真皮及黏膜下的水肿,其病因复杂,包括IgE介导的过敏反应、遗传性血管水肿、获得性血管水肿、药物所致水肿、某些少见原因所致水肿及特发性血管性水肿等。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支玉香教授对药物所致血管性水肿进行了专题报告。

引起血管性水肿的常见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非甾体类药物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其中,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诱发水肿的机制是IgE介导的血管水肿;NSAIDs类药物诱发水肿是由于NSAIDs抑制环氧酶的代谢,而使花生四烯酸在5-脂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代谢异常,导致半胱氨酸白三烯产生过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诱发水肿是由于药物抑制缓激肽的代谢,最终导致缓激肽积聚过多。

不同药物导致的血管性水肿有其相对的临床特点,如β内酰胺酶类导致的血管性水肿常伴风团疹及严重过敏反应;NSAIDs类药物所致血管性水肿常伴风团疹,但少有严重过敏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剂所致水肿则少见皮疹及风团疹,仅表现为单独的血管性水肿。

药物所致血管性水肿的治疗主要是停用可疑药物。对IgE介导的的急性期水肿,抗组胺药物、激素及肾上腺素治疗有效;对白三烯介导的水肿,则需抗白三烯治疗;而对于缓激肽介导的水肿,缓激肽受体拮抗剂等治疗有效。

免 疫 治 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又称脱敏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及过敏原纯化工艺和手段的提高,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和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王良录教授和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变态反应科李靖教授对免疫治疗的机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免疫治疗再思考

SIT是除避免接触过敏原外能够影响过敏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唯一治疗手段。目前,SIT特别是最常用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njection immunotherapy,SCIT)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疗程长达3~5年;大部分制剂为非标准化制剂;儿童患者皮下注射耐受性差;可能诱发严重过敏反应;尚无评价或预测疗效的客观检测指标。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王良录教授依据欧洲变态反应学会,美国科学院过敏、哮喘及免疫学学会年度会议及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最新版本的SIT指南,并结合最新文献,对SIT的适用年龄、新适应证、新的给药途径及免疫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1)适用年龄:目前绝大多数指南指出,SIT适用年龄的下限为5岁,但美国科学院过敏、哮喘及免疫学学会年度会议2011年版指南提出,SIT的适用年龄无下限,但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虽无明确上限,但虑及SIT的绝对禁忌证,伴恶性肿瘤、具有肾上腺素应用禁忌且65岁以上老年患者应慎用。(2)适应证:目前SIT公认的临床适应证为膜翅目昆虫毒液过敏、变应性鼻炎及变应性支气管哮喘,亦有研究结果显示SIT对特应性皮炎有效,但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肯定其疗效;亦尚无统一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之间结果无可比性;对哪些患者、哪些过敏原有效、特异性诊断的适用方法、停止SIT后是否具有长期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均尚待明确,需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3)新的给药途径:目前临床应用的给药途径包括皮下注射及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SLIT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疗效劣于SCIT、价格明显高于SCIT、亦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用药顺应性劣于SCIT、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对多种过敏原致敏患者有效、尚缺乏足够证据表明能够影响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阻断由鼻炎发展为哮喘、预防出现新的过敏原),停药后能够长时间维持疗效。目前,国外学者开始尝试应用口服、经皮及淋巴结内注射给药,以减轻患者痛苦或减少给药次数;虽有研究显示有效,但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4)多重致敏患者的SIT:目前,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等国,超过12的患者表现为多重致敏,而目前绝大多数SIT的临床试验均是针对单一致敏患者。少数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超过1种以上非相关过敏原进行SIT,临床显示有效;应用超过2种以上非相关过敏原进行SIT、特别是SLIT,尚待进一步研究。(5)SIT与自身免疫病:曾有报道,患者在行SIT过程中出现自身免疫病。报道的大部分病例为血管炎,目前数据尚无法明确,接受SIT患者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是升高还是降低。亦尚无参加SIT随机临床试验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病的报道。虽然,接受SIT治疗的患者罹患自身免疫病的风险很低,但SIT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自身免疫病的相关症状应立即终止治疗,对于罹患自身免疫病或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给予SIT应谨慎。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始尝试基因重组致敏蛋白组分SIT、合并应用抗-IgE抗体、合并应用佐剂(如TLR-9配基cpG)及cDNA免疫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有效。虽然均处于临床研究甚至动物实验阶段,但仍为今后的研究展现了光明前景。SIT作为过敏反应学科特有的病因治疗手段,具有其他对症治疗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SIT作用机制进一步认识,必将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SIT方法,造福于过敏性疾病患者。

SIT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SIT是指在确定疾病过敏原后,使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提高患者对此类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控制或减轻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许多临床研究显示,患者通过该方法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鼻炎和哮喘用药且预防新的过敏反应发生。然而,SIT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变态反应科李靖教授对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特异性IgG4及其结合力与SIT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多数临床研究发现,患者进行SIT后血清特异性IgE中等度下降、抗原特异性IgG(尤其IgG4)增高,同时靶器官黏膜炎性效应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计数下降。而且,研究同时强调,除了关注IgG4封闭抗体的产生数量,还要重视IgG4与特异性IgE竞争与过敏原结合的能力,即其阻止特异性IgE-过敏原复合物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结合并释放炎性介质的能力。

李靖教授等对屋尘螨过敏并已进行SIT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治疗1年后,IgG4水平显著增高,IgE却无明显改变,即IgG4IgE比值显著增加。研究首次对治疗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细胞)和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和IgG4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同时对IgG4和特异性IgE竞争与过敏原结合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过敏原疫苗

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SIT在过敏性性疾病中地位的提高,近年来过敏原疫苗的研究亦取得较大进展。德国联邦疫苗和生物医学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的Detlef Bartel博士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李巍教授分别对过敏原佐剂疫苗和DNA疫苗研究进行了专题讲座。

过敏原佐剂疫苗

Detlef Bartel博士首先介绍了德国过敏原疫苗的生产管理程序,包括如何进行标准化及降低产品间的批间差异。他同时还介绍了Paul-Ehrlich-Institut研究所进行的1项佐剂疫苗的临床前研究——过敏原融合蛋白作为过敏原疫苗的临床前研究。该研究表明,小鼠经李斯特菌来源的TLR5-配体鞭毛蛋白:卵清蛋白(flaA:OVA)预防接种能防止肠道过敏,抑制OVA特异性IgE的作用,并增强OVA特异性IgG2a的功效,降低全身和局部T细胞活化。机制是flaA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I型变态反应的免疫调节剂,将其作为佐剂与过敏原结合后可增强免疫调节特性和疫苗功效。

DNA疫苗

100年前,在IgE及其介导的过敏反应机制被阐明之前,人们就应用了花粉过敏原粗浸液小剂量反复皮下注射成功治疗了花粉热,之后关于过敏反应性疾病的疫苗研究在纯化蛋白的水平上持续深入。近20年来,许多过敏原的编码基因陆续被阐明,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过敏原检测试剂已在临床应用,多种基因工程新概念过敏原疫苗也进入临床研究,这些新概念疫苗的设计目的是更为有效、安全和方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李巍教授对过敏反应性疾病DNA疫苗研究进行了专题讲座。

李巍教授团队在应用基因疫苗治疗食物过敏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基于IgE与树突状细胞表面IgE Fc受体(FcεRI)具有极高亲和能力的特性,以及过敏患者体内FcεRI在树突状细胞高水平表达的特点,设计Fcε介导的靶向树突状细胞的DNA疫苗,以期特异而高效地呈递抗原、诱导IgE特异性免疫耐受。他们以花生过敏为模型,将IgE Fc基因片段连接上重复的赖氨酸基因,表达后的Fcε末端形成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的尾巴,利用PLL所带的正电荷结合带负电的含有花生抗原(AraH2)DNA质粒,将IgE Fc-polylysine融合蛋白称为EPL,体外EPL与AraH2 DNA孵育获得EPL-DNA复合物。该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大量的人EPL蛋白,且EPL对质粒DNA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另一方面显示,EPL对表达有人FcεRI的CHO细胞系3D10细胞具有良好的结合,与野生型IgE没有显著差别。体外研究表明,FcεRI介导的DNA摄取和蛋白表达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体内实验发现,EPL-AraH2 DNA注射后小鼠在AraH2蛋白免疫后其应答显著低于对照,提示EPL-AraH2 DNA疫苗对后续蛋白免疫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研究提出靶向树突状细胞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新策略,并有望建立治疗感染、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新平台。

哮  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室内气传生物污染物可诱导免疫功能异常和炎性反应导致哮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中哮喘的发生远较发展中国家多见。韩国POSTECH生命科学部的Yoon-Keun Kim教授和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唐宁波教授对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机制和管理分别进行了讲解。

T辅助细胞在过敏性哮喘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韩国POSTECH生命科学部的Yoon-Keun Kim教授指出,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韩国哮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和居住方式有关。目前的居住方式易导致室内生物污染物增加,如尘螨过敏原和细菌内毒素的增加。轻、中、重度哮喘的炎性反应类型明显不同,所涉及炎性细胞和介质不同。这些炎性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参与的T辅助细胞,这些细胞和活化的炎性细胞共同发挥作用。现已明确,T辅助细胞(T-help cell,Th)除Th2细胞外,其他均与哮喘发病有关,尤其是Th1和Th17在气道中性细胞炎性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激素抵抗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未来开展哮喘针对免疫细胞的治疗。

“教育+管理”在哮喘控制中的作用

近10多年来,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应用于临床,哮喘的整体治疗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获得最好的治疗、取得良好的哮喘控制。依从性在哮喘的长期治疗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唐宁波教授就“教育+管理”在哮喘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报告。她在报告中强调患者的依从性在哮喘控制中的重要性。要提高患者依从性,需首先对患者进行教育,举行定期哮喘防治常识讲座,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唐宁波教授还同时强调,应对哮喘患者加强管理,建立哮喘门诊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和治疗经过,有利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另外,强调了肺功能测定及峰流速监测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只有反复进行“教育+管理”,才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哮喘的控制目标才能够实现。

其  他

IgE抗体的特异性及滴度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当今社会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很多人体内存在常见过敏原(如尘螨、猫、蟑螂等)的IgE抗体。研究表明,特异性IgE抗体的滴度既是哮喘的主要预测因素,也是预测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感染对肺功能影响的重要指标。另外,在许多热带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中,生活在卫生条件落后地区的儿童,其肠道感染及寄生虫疾病发生率高,虽普遍对尘螨致敏,但因尘螨特异性IgE滴度较低,很少引起哮喘等疾病。因此,可以认为特异性IgE滴度同临床症状相关。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虽然这些落后地区儿童哮喘发生率低,但其总IgE滴度却相对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皮肤是诱导产生高滴度IgE抗体的重要途径,这同蜱、疥螨、血吸虫过敏有关。以蜱叮咬为例,同蠕虫等寄生虫类似,蜱叮咬及其他节肢动物进入皮肤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寡糖(α-半乳糖)IgE,同时可以使总IgE滴度升高,这与严重过敏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却不会导致鼻炎或哮喘。对于存在α-半乳糖特异性IgE的严重过敏反应患者或慢性荨麻疹患者,其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均正常,哮喘发生率无明显升高。因此,寄生虫IgE应答反应不会导致或增加哮喘的发生风险。

综上,目前人们认为,对于临床表现而言,IgE的滴度同其特异性同等重要。

壳多糖酶CHIL1在韩国儿童遗传性过敏体质中的作用

已知壳多糖酶CHIL1(YKL-40)与炎性反应和过敏的发病机制有关。韩国Yonsei大学的Myunghyun Sohn教授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对CHI3L1启动子区域g.-247CT和第7内含子IVS7+82CT的多态性研究表明,其与遗传性过敏体质间具有相关性。携带有g.-247T风险等位基因的个体明显具有较高水平的YKL-40和IgE。在1项应用THP-1人类单核细胞进行体外启动子分析揭示,g.-247 C到T的转换诱发报告基因有2倍以上的增长;且g.-247等位基因增加了对CCAAT黏合蛋白的亲和性。因此,与携带g.-247CC基因型个体相比,携带g.-247TT基因型个体的外周血中CHI3L1mRNA表达要高2.5倍。这些结果都提示,CHI3L1启动子区g.-247CT基因多态性和遗传性过敏体质高度相关。

慢性荨麻疹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郝飞医师就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化进行了探讨。

首先,正确寻找并分析慢性荨麻疹的原因。慢性荨麻疹多为特发性,部分与体内肥大细胞膜表面抗体或受体的自身抗体有关。另外一些物理因素,如寒冷、压力、热、皮肤划痕等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相对与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或诱因)复杂而模糊,I型过敏反应所致慢性荨麻疹比例低。国际荨麻疹共识明确指出,询问病史在寻找可能原因或诱因中起重要作用。慢性荨麻疹一般无须开展相关检查;通常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严重或治疗反应较差的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关检测。

其次,准确建立慢性荨麻疹的分型诊断。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较为简单,但不同类型荨麻疹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有差别,正确分型也是明确病因或诱因的基础。慢性荨麻疹分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和其他类型3类,其中物理性荨麻疹和部分胆碱能性荨麻疹均属于可诱导的荨麻疹,这些荨麻疹即使病程不超过6周,也明确属于慢性荨麻疹范畴。可见,单纯靠发病时间长短而划分急慢性荨麻疹不合理。

最后,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重要的手段,合理规范使用十分关键。抗组胺药成为治疗的基本措施,第2代抗组胺药是荨麻疹治疗的首选。当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时,国外指南中通常主张合理增加剂量为优先选择,尤其对于成人患者。同时,要客观评价第1代抗组胺药在控制荨麻疹中症状的作用,有些疗效可优于第2代。因此,第1代抗组胺药为国内联合治疗的优先选择。为减少停药后复发,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后的维持治疗是关键。

难治性慢性鼻窦炎与超抗原假说

随着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及围手术期规范化治疗的深入发展,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临床治愈率已达90%,但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发现,约10%的个体无法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这类患者通常被称为难治性慢性鼻窦炎(refractoty chronic rhinosinusitis,RCRS)。RCRS的难治性在于多种复杂致病因素共同参与,例如过敏反应、超抗原、细胞生物膜、炎性细胞因子等,目前这些方面是国际鼻科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程雷教授对RCRS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细胞生物膜和过敏性炎性反应是导致RCRS的重要相关因素。生物膜常导致感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gE介导的经典过敏反应存在于一部分急性鼻窦炎患者中,但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过敏反应是CRS鼻窦炎性反应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非IgE介导的真菌超敏反应和非过敏反应相关的炎性反应在某些CRS的病理机制中起作用。鼻息肉患者细菌超抗原sIgE水平增加,可能与调节嗜酸粒细胞性炎性反应有关。

程雷教授等曾对金黄色葡萄球肠毒素在CRS及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产生的肠毒素B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金葡菌超抗原对CRSsNP和CRSwNP病理生理过程中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性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皮肤点刺试验在吸入过敏原所至过敏反应中的临床应用指南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已被广泛应用于速发型IgE介导的过敏反应。SPT是过敏反应领域中主要的的诊断工具。2012年1月Allergy杂志,刊登了46名专家联合发表的“皮肤点刺试验在吸入变应原所至过敏反应中的临床应用指南”,该指南文件是全球变态反应和哮喘欧洲协作网和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成员之间达成共识的结果(简称SPTs指南)。

沈阳军区总医院林小平教授对该指南所阐述的SPT方法、结果判定、应用过敏原浸液及适应证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儿童和发展中国家。该指南明确了以下21个问题:(1)SPT的临床适应证;(2)临床推荐的SPT方法;(3)SPT的作用;(4)SPT的技术操作;(5)哪些治疗会抑制SPT;(6)疾病对SPT的影响;(7)过敏原浸出液的选择;(8)检测过敏原的种类;(9)SPT部位的选择和点刺间距;(10)SPT的阴性和阳性对照;(11)SPT阳性结果的判定;(12)SPT与血清sIgE的比较;(13)SPT结果的解释;(14)推荐应用于青少年和成人的SPT方法;(15)老年人选择的SPT方法;(16)年幼儿童推荐的SPT方法;(17)SPT在基本医疗中的作用;(18)SPT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19)过敏原SIT随访治疗是否需要SPT;(20)SPT在科研中的作用;(21)展望。

脾脏与免疫相关疾病

脾脏是一个神秘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复杂。目前的观点认为,脾脏虽然不是生命所必需,但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意义重大。脾脏作为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并且是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内其他脏器密切联系,甚至影响其重要功能的发挥,可能在许多疾病尤其是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李宗芳教授对脾脏与免疫相关疾病进行了探讨,综述了脾脏在诸多免疫相关疾病包括哮喘等过敏反应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在这些疾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李宗芳教授指出,脾脏通过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参与了过敏反应的发生发展。关于脾脏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分阐明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开辟新视角。研究成果也有望为脾脏相关疾病的治疗新思路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荨麻疹过敏原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