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生情感、动作隐喻产出对比研究

2013-01-19刘振前石磊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源域语料隐喻

刘振前, 石磊

(1.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0; 2.山东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0)

中国大学生情感、动作隐喻产出对比研究

刘振前1, 石磊2

(1.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0; 2.山东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0)

本研究从认知隐喻学角度,运用隐喻产出问卷,对不同目标域(动作、情感)与引导词(“是”、“像”)对中国大学生隐喻产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目标域中,比喻性的“像”比名词性的“是”,引导出更多的隐喻;在相同引导词条件下,情感域比动作域引导出更多的隐喻。较之名词式引导词“是”, 比较式引导词“像”激发的隐喻产出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而新奇性较低;较之动作域,情感域引导的隐喻产出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而新奇性较低;较之模糊隐喻,透明隐喻的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新奇性较低。同时,从所收集的语料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动作这样的概念经常通过形象的动物隐喻来理解;产出的概念隐喻多于概念转喻。

概念隐喻;隐喻产出;目标域;情感隐喻;动作隐喻

1.0 引言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最近20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发展和逐步成熟,中国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现有研究在进行理论探讨时,运用“静态”语料多,“动态”语料少。前者指现有的文献资料,即书面语料,后者指通过问卷等方法收集到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语料。相比较而言,“动态”语料研究较之“静态”研究有较大的优势,它能更好地反映人们大脑中概念构建的实际状况,并能对隐喻的使用频率等变量进行定量的分析。鉴于此,本研究即采用此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们的隐喻产出,分析不同目标域及引导词对隐喻产出的影响。

2.0 文献综述

纵观隐喻研究的历史,其理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修辞观及认知观两个阶段。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如Aristotle,1984;Richards,1936),隐喻是一种特殊的修辞现象,是事物之间基于相似关系的比较,或者是名称的替换。认知语言学(参见Lakoff,1987,1993;Lakoff & Johnson,1980,1999; Lakoff & Turner,1989等)的兴起,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该理论以“经验主义(Experientialism)”为其哲学基础,倡导三个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以及思维的隐喻性(Lakoff & Johnson,1980,1999)。其中,概念隐喻理论是其核心。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投射的结果。其中,始源域往往由表达具体事物的概念构成,而目标域则由表达抽象事物的概念构成(Lakoff & Johnson,1980)。例如,在“时间是金钱”这个概念隐喻中,“金钱”是始源域,“时间”是目标域,人们将对金钱的理解与认知,投射到时间上,因此,产生与“时间是金钱”相关的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隐喻能够建立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它能够帮助人们从较熟悉的隐喻载体出发,逐步接近进而理解新的概念,是从已知到达未知,从而认识未知的桥梁(Ortony,1993),是人们观察世界的途径(Black,1979;Ortony,1993)。

因为语言中的隐喻性表达与人类大脑中的概念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语言表达来探究人类的思维体系(Lakoff & Johnson,1980:7)。认知语言学家正是通过分析大量的语言理据,总结出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运行机制这一结论的(Lakoff,1993;Lakoff & Johnson,1980,1999;Lakoff & Turner,1989)。然而,以往研究所分析的大多是“静态”语料,研究者多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寻找语言理据,从而总结、发现语言和思维中概念隐喻的现状,如蓝纯(1999,2003)对空间隐喻、覃修桂(2008)对嗅觉隐喻的研究等;较少有收集、分析“动态”隐喻材料的研究,如Levorato & Cacciari (1995,2002)、Xie (2004) 以及周榕(2000,2001)等在研究中通过问卷收集被试的隐喻产出,进而分析所收集的“动态”语料的特点。相比较而言,“动态”语料的研究较之“静态”语料的研究有较大的优势,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认知语言学本来就是基于使用的研究(usage-based approach),强调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因此,“动态”语料更能反映出人们大脑中概念构建的实际状况;第二,由于认知隐喻理论自身的原因(如学界尚未建立标准化的概念隐喻分类体系,无法保证隐喻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等),“静态”研究较难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因此,这种研究只能笼统地描述书面语言中概念隐喻出现的情况,而无法对实际隐喻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的对比与统计分析。相反,“动态”研究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实际产出的语料,进而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控制主题、语境、目标域等变量,对收集的隐喻语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鉴于“动态”研究的上述优点,本研究即采用此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们关于特定目标域实际使用的隐喻,并通过分析这些“鲜活”的隐喻语料,了解人们隐喻产出的特点以及影响隐喻产出的各种因素。

3.0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动作和情感为目标域,探讨在名词式引导词和比较式引导词两种条件下,中国大学生隐喻产出的特点,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以期探明目标域和引导词对隐喻产出的影响。之所以选择动作域和情感域,是因为根据定义,隐喻是从具体的始源域到抽象的目标域的投射,动作域与情感域分别为具体域与抽象域的代表,这样可以验证概念隐喻的投射方向以及目标域对隐喻产出的影响;之所以采用名词式引导词和比较式引导词,是因为以往的研究将隐喻的范畴扩大化,涵盖了所有非字面意义的表达方式,忽略了不同的隐喻形式之间的差异。“是”与“像”体现了传统修辞学中关于明喻与隐喻的差异,通过对比其对于隐喻产出的引导力,可以研究不同隐喻格式的差异及其对隐喻产出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同类型引导词对隐喻产出有何影响?为什么?第二,两种目标域对隐喻产出有何影响?为什么?第三,被试所产出的隐喻有何特点?

4.0 研究方法

4.1 受试

受试为山东某高校一年级本科生400名,其中男208人,女192人,平均年龄19.8岁,所有的受试均为汉语本族语者。

4.2 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用的问卷基本是依据Levorato & Cacciari (2002) 研究所使用的问卷设计出来的。为了避免语言的影响,问卷中所有题目均译成汉语,并根据汉语文化的特点对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问卷中所涉及的九种动作与情感均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概念(Levorato & Cacciari, 2002)。其中,动作域包括“告密、撒谎、伤害朋友、背叛朋友、犯错误、睡得太多、打扰朋友、花光储蓄、做无用功”;情感域包括“快乐、丢脸、伤心、害怕、愤怒、嫉妒、惊讶、感兴趣、羡慕”。研究要求被试在30分钟内完成问卷调查。

本研究有两个被试内变量。根据引导词,问卷被分为:名词式引导词问卷,如“告密是……”;比较式引导词问卷,如“快乐像……”。每种问卷均包含九种基本的动作域和情感域。为了避免顺序效应,每种问卷的目标域都随机排列。被试的任务是在问卷中写出任何能够由目标域所联想到的语言(词语、短语、句子皆可)。被试随机做任一引导词类型的问卷。

4.3 调查程序

正式调查前进行了初测,参加者是某高校60名大学生。初测持续时间为30分钟。其中13人(约占21.7%)由于没有理解产出问卷中启发任务的含义,未能完成问卷。因此,研究者在问卷指导语中增加了隐喻产出(与所施测的目标域无关)的例子。正式调查在山东某高校安静的教室内进行,调查人员宣读完指导语后,开始答卷,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4.4 分类标准及评判程序

分类标准参照Levorato & Cacciari (2002)以及Xie (2004) 的研究,并由专业的材料分析小组进行分类。所有的产出结果分为“隐喻”与“字面义”两类,其中“隐喻”类中包括“透明隐喻(transparent metaphor)”、“模糊隐喻(opaque metaphor)”、“转喻”以及“习语”;“字面义”包括“解释”、“举例”、“原因/结果”,无法分类的语料归为“无法分类组”(详见表1)。

为了在最大限度上保证研究结果评判的信度和效度,由三位熟悉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专业研究人员,组成专门的原始材料分析组,并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培训,统一评判标准与规范程序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判。最终的研究结果取小组成员达成一致的分类评判(对于部分不一致的分类评判结果,研究者组织小组成员讨论,以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为标准)。

表1 隐喻产出结果分类标准及释例

除了对隐喻产出进行“量”的统计之外,研究还对产出进行“质”的评价。10位认知语言学研究人员将研究所收集的隐喻从多个纬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隐喻的可理解性、恰当性和新奇性。其中,可理解性指隐喻意义被理解的难易程度;恰当性指隐喻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比较的合适、恰当程度;新奇性指隐喻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比较的熟悉程度。这些维度是评价隐喻质量的最重要的特征(Tourangeau & Sternberg,1981;Johnson & Malgady,1979),并在多个隐喻理解的实验中(如Katz et al.,1988;Tourangeau & Rips,1991;许保芳等,2012)被用作隐喻评价的基础。

笔者在隐喻产出结果中选取样本,选取的隐喻类型为“透明隐喻”与“模糊隐喻”,样本涵盖每种目标域与引导词。最后组成的评分量表中,隐喻产出选自8个类型的样本,即分别为“动作域-透明隐喻-像”、“动作域-透明隐喻-是”、“动作域-模糊隐喻-像”、“ 动作域-模糊隐喻-是”、 “情感域-透明隐喻-像”、“情感域-透明隐喻-是”、“情感域-模糊隐喻-像”、“情感域-模糊隐喻-是”条件下产出的隐喻组成为评判量表。

评判人员从“可理解性”、“恰当性”、“新奇性”三个维度对各个评判量表进行评判,每个维度分为七级量表。笔者统一培训10位认知语言学研究人员作为评判人员,使他们的评判标准一致,减少误差。在评判中有争议的项目将会统一讨论后再决定。

5.0 结果与讨论

材料分析组将调查收集的隐喻进行了分类后,统计其数量及百分比。从表2可以看出,在动作目标域中,“像”引导的隐喻产出占34.40%,而“是”所引导的隐喻产出仅占13.71%;同样,在情感目标域中,前者的比例高达39.12%,而后者仅占18.97%。由此可见,在相同的目标域中,比喻性的“像”比名词性的“是”,引导出更多的隐喻;在相同的引导词条件下,情感域的隐喻表达均比动作域的隐喻表达在全部的隐喻产出中所占的比例高。

表2 隐喻产出结果分类描述统计

(注:SM: synecdoches and metonymies 转喻; TM: transparent metaphors 透明隐喻; OM: opaque metaphors 模糊隐喻; ID: idioms and variants 习语及变体; Ex: examples 举例; PAR: paraphrases 释义; C/C: causes/ consequences 原因/结果; Co: comments 评价; NC: non-classified 无法分类)

5.1 隐喻产出量的比较

5.1.1 比较式引导词与名词式引导词两种条件的比较

在调查中,被试随机做任一种引导词的问卷。两种问卷仅引导词不同,其他项目均一致(目标域相同,且均随机化排列)。因此,两种问卷中隐喻产出结果的差异是由引导词不同导致的。

结果显示,在任一目标域中,比较式引导词“像”,均比名词式引导词“是”,引导出更多的隐喻。在情感目标域中,比较式引导词引导的隐喻,比名词式引导词多228个;在动作目标域中,该数字为241。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极其显著(Χ2=56.809,df = 1,p<0.001)。由此可见,比较式引导词的隐喻引导力较名词式引导词更强。该结果与Levorato & Cacciari (2002)及Xie (2004)的调查结果相同。

比较式引导词“像”,比名词式引导词“是”,引导出较多的隐喻产出,由此可以看出引导词“像”能促进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这一结果与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定义或者功能相一致。隐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一个域来理解另外一个域,这个过程是通过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结构映射来实现的(Lakoff & Johnson,1980,1999)。“像(like)”在句子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role of a hedge),缓解了隐喻中“始源域与目标域并列引起的冲突”(Guttenplan,2005:206),有利于建立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概念投射,进而帮助人们表达那些难以或不可表达的概念,解决“不可表达的难题(ineffability problem)”(Fogelin,1988:79)。在本研究中,“像”引导的概念隐喻数量、种类均多于“是”。例如,在相同的目标域“高兴”条件下,“像”能够引导出方位概念隐喻“高兴是向上EUPHORIC STATES ARE UP”,而“是”则没有引导出同类概念隐喻的语言表达。

两种引导词隐喻产出引导能力的不同,间接反映了修辞学上所谓隐喻(metaphor)与明喻(simile)之间的差异,同时也为隐喻理解的比较观(comparison view)与范畴观(categorization view)提供了依据。前者认为隐喻与明喻是对等的,而后者则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隐喻都能用其对等的明喻形式来表达(参见刘振前,1999,2000;Glucksberg & Haught, 2006)。“像”引导的隐喻句子为始源域与目标域的比较。其中,隐喻的载体(vehicle)指代的是字面的概念,如在“我的律师像条鲨鱼”中,“鲨鱼”指自然界中食肉动物的一个物种。而“是”引导的隐喻句子始源域,多为目标域抽象的范畴,如在“我的律师是条鲨鱼”中,“鲨鱼”所指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食肉动物了,而是一种隐喻范畴,它已经将鲨鱼的特征投射到人的身上,形成了新的具有鲨鱼某些特征的人的隐喻范畴(Glucksberg,2008:71)。正是由于这种所指上的差异,隐喻与其相对应的明喻产生的意义是不能完全对等的。隐喻的作用是提出一个抽象范畴的概念,而明喻则是强调其相似性(Glucksberg & Keysar,1990)。

总之,引导词“像”与“是”具有不同的引导映射的能力。“像”能够直接突出始源域的一些特质,建立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对始源域与目标域进行比较;而“是”所引发投射的始源域已经不是具体的事物本身,而是由其所引申出的隐喻性范畴。因此,两个不同的引导词所引发的两个域之间的投射是不同的。

5.1.2 情感域与动作域的比较

在两种引导词条件下,情感域的隐喻产出均比动作域多,在名词式引导词条件下多产出69个隐喻,在比较式引导词条件下多产出56个(参见表2)。卡方检验结果(Χ2=38.935,df=1,p=0.000﹤0.001)表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概念隐喻的单一方向性(unidirectional),通常是从具体的始源域向抽象的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能起到通过具体、已知去认识抽象、未知的桥梁功能(Lakoff & Johnson,1980;Kövecses,1990,2002)。尽管有学者(如Fauconnier & Turner,2002)对隐喻的单一方向性论断提出了质疑,认为目标域对于始源域的映射同时具有反馈效应(feedback),产生概念整合(blending-like)或非单一方向性(non-unidirectional)现象。但是,本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上述观点,这也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采用的方法限制了反应的方向性。然而,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投射这个大的趋势是毫无疑问的。

在不同的目标域条件下,隐喻产出能力不仅体现在总体数量上的不同,而且在始源域映射的种类上也有体现。情感目标域的始源域种类较动作目标域多,向情感目标域投射的始源域包括“空间”、“物体”、“自然”、“动物”、“身体”、“热量”、“液体”、“颜色”、“气”等九种,而向动作目标域投射的始源域仅有“空间””、“物体”、“自然”、“动物”、“身体”以及“颜色”等六种(如图1所示)。总之,相对于动作域而言,无论是从总数量上还是种类上,情感域都能够引导出更多的隐喻。

图1 动作、情感隐喻始源域投射差异

5.2 产出隐喻的“质”的评价

如前所述,研究还对产出从“可理解性”、“ 恰当性”,以及“新奇性”三个维度进行“质”的评价。从表3可以看出,较之名词式引导词“是”, 比较式引导词“像”激发的隐喻产出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而新奇性较低;较之动作域,情感域引导的隐喻产出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而新奇性较低;较之模糊隐喻,透明隐喻的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新奇性较低。

表3 隐喻产出“新奇性”、“恰当性”、

如前所述,比较式引导词“像”能够直接突出始源域的一些特质,建立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对始源域与目标域进行直接比较;而“是”所引发投射的始源域已经不是具体的事物本身,而是由其所引申出的隐喻性范畴,因此,前者激发的隐喻产出其始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比较更为熟悉,合适,理解也比较容易,相应的,前者引导的隐喻产出的可理解性和恰当性较高,而新奇性较低。目标域对于隐喻产出质量的影响可以从隐喻的定义得到解释。隐喻大多是从具体的始源域向抽象的目标域进行投射。较之具体的动作域,抽象的情感域激发的隐喻投射更易于理解,更为恰当,熟悉度更高,相应的,其可理解性、恰当性较高,但新奇性较低。较之模糊隐喻,透明隐喻其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投射较为清晰,因此更易于理解,更为恰当,熟悉度也较高,而新奇性较低。

5.3 隐喻产出的特点分析

从本调查所收集的隐喻产出数据,可以分析出概念隐喻的很多特点,如普遍性、系统性等。这些特点均在前人的许多研究(如赵艳芳,2001;刘振前、史煜,2002等)探讨过,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本调查发现的两个突出特点进行分析。

5.3.1 动物隐喻在动作概念构建中的作用

虽然情感目标域引导的隐喻产出多于动作目标域,但后者引导出更多的动物隐喻产出(见表4)。以往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较多关注抽象目标域(如情感)的隐喻使用,较少关注具体目标域(如动作)的隐喻使用情况。从表4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动作这样的概念经常通过形象的动物隐喻来理解。在这些动物隐喻中,一些是较为简单的利用动物本身来表达动作域的某一概念(如“撒谎像狐狸”等),而有一些则是较为复杂的概念隐喻,如用“偷油喝的老鼠”来比喻“告密”,这是将动物的动作行为本身隐喻为“泄露秘密”。总之,被试通过动物隐喻,赋予动作以具体的动物形象或动物的行为,从而构建出关于动作的形象概念。

(表中括号内数字表示隐喻产出的数量)

5.3.2 较少使用概念转喻

本调查中概念转喻的产出数量很少,而且产出的转喻类型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如表2所示,在九个动作目标域中,“像”引导出转喻产出仅17个(占其所有隐喻产出的1.51%),“是”引导出20个(占1.90%);在相应的情感目标域中,该数字分别为37(占3.28%)、38(占3.37%)。在Xie (2004)的研究中,被试使用最多的是“原因-结果”型转喻,而本研究收集的隐喻产出语料中最典型的概念转喻则为“情感的生理反应代表情感(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N EMOTION STAND FOR THE EMOTION)”,如“害羞是脸红”、“害羞是低头”等。究其原因,可能是由隐喻与转喻理论自身的问题所导致,如其定义模糊、过于宽泛等(参见Katz et al.,1998),这都直接影响了不同研究者对于隐喻产出结果的分类及评判。

6 结语

本研究从认知隐喻学的视角,通过产出性问卷调查,对不同目标域(动作域、情感域)以及不同引导词条件下(“是”、“像”)中国成年人的隐喻产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引导词与目标域都对隐喻产出有影响。比较式引导词比名词式引导词能引导出更多的隐喻;情感域比动作域更利于引导隐喻的产出以及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较之名词式引导词“是”, 比较式引导词“像”激发的隐喻产出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而新奇性较低;较之动作域,情感域引导的隐喻产出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而新奇性较低;较之模糊隐喻,透明隐喻的可理解性与恰当性较高,新奇性较低。此外,所产出的隐喻有以下特点:第一,人们对于动作这样的概念经常通过形象的动物隐喻来理解。第二,被试较少使用概念转喻,但产生这样的结果有可能是由于隐喻与转喻定义模糊不清、没有定论等理论自身的问题所造成的。

需指出的是,由于时间及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对于隐喻产出结果的分类需做进一步细致的划分。这首先需要解决目前隐喻研究中存在的定义宽泛、模糊不清等理论问题,否则对于隐喻分类及评判标准的进一步细化无从谈起。第二,本研究仅仅对动作域及情感域的隐喻产出情况进行了调查,今后需要对更多目标域(如时间、空间等)进行隐喻产出的调查研究。第三,被试人数及所收集的隐喻产出数量对概念隐喻的全面分析非常重要,调查的样本越大,结果就越有说服力。

[1] Aristotle.ThecompleteworksofAristotle,TherevisitedOxfordtranslation[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Black, M. Afterthoughts on metaphor Ⅵ: How metaphors work: A reply to Donald Davidson[A]. In S. Sacks (ed.).Onmetaphor[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19-41.

[3] Fauconnier, G. & M. Turner.TheWayWeThink:ConceptualBlendingandtheMind’sHidden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4] Fogelin, R. J.FigurativelySpeaking[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5] Glucksberg, S. How metaphors create categories - Quickly[A]. In R. W. Gibbs (ed.).TheCambridgeHandbookofMetaphorand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67-83.

[6] Glucksberg, S. & C. Haught.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taphor and simile: When comparison fails[J].Mind&Language, 2006,(3):360-378.

[7] Glucksberg, S. & B. Keysar. Understanding metaphorical comparisons: Beyond similarity[J].PsychologicalReview, 1990,(1):3-18.

[8] Guttenplan, S.Objectsofmetapho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Johnson, M. & R. G. Malgady. Some cognitive aspect of figurative language: Association and metaphor[J].JournalofPsycholinguisticResearch, 1979,(8):249-265.

[10] Katz, A. N. et al. Norms for 204 literary and 260 nonliterary metaphors on 10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J].MetaphorandSymbolicActivity, 1988,(3):191-214.

[11] Kövecses, Z.EmotionConcept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0.

[12] Kövecses, Z.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3] Lakoff, 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14]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In A. Ortony (ed.).Metaphorand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202-251.

[15] 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6] Lakoff, G. & M. Johnson.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17] Lakoff, G. & M. Turner.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8] Levorato, M. C. & C. Cacciari.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asks 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idioms in children[J].JournalofExperimentalChildPsychology, 1995,60:261-283.

[19] Levorato, M. C. & C. Cacciari. The creation of new figurative expressions: Psycholinguistic evidence in Italia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J].JournalofChildLanguage, 2002,29:127-150.

[20] Ortony, A. Metaphor, language, and thought[A]. In A. Ortony (ed.).Metaphorand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1-16.

[21] Richards, I. A.ThePhilosophyofRhetoric[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36.

[22] Tourangeau, R. & L. Rips. Interpreting and evaluating metaphors [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 1991,30:452-472.

[23] Tourangeau, R. & R. J. Sternberg. Aptness in metaphor[J].CognitivePsychology, 1981,13:27-55.

[24] Xie, Y. H.ADevelopmentalStudyofMetaphorandMetonymyinTaiwanMandarinSpeakers[D].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04.

[25]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7-15.

[26]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7] 刘振前. 隐喻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J].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60-63.

[28] 刘振前. 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18-21.

[29] 刘振前,史煜. 日常英语中隐喻的普遍性及其与认知的关系[J]. 外语教学,2002,(1):3-8.

[30] 覃修桂. 英汉语嗅觉隐喻及其投射范围[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2):107-112.

[31] 许保芳,袁凤识,王立非. 认知风格与隐喻理解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12,(4):56-61.

[32]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3] 周榕. 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J]. 现代外语,2000,(1):58-66.

[34] 周榕. 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88-93.

Comparison of Chinese Adults’ Action and Emotion Metaphoric Production

LIU Zhen-qian1, SHI Lei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0, China;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0, China)

This study is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dults’ metaphoric production between different targets (actions vs. emo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instruction types (A is B vs. A is like B).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comparative instruction triggers more metaphors than the nominal one, and emotion targets elicit more metaphors than action ones. The comparative condition elicited metaphors are rated as more comprehensible and appropriate, but less novel than the nominal condition elicited. Metaphors produced for the emotion targets are judged as more comprehensible, more appropriate, but less novel than those for action targets. Transparent metaphors are judged as more comprehensible, more appropriate, but less novel than those opaque ones. What is more, many animal metaphors are used to constitute action concept, and the number of conceptual metonymie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Conceptual metaphor; Metaphoric production; Target; Emotion metaphor;Action metaphor

2013-02-10

本文为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大中小学生认知隐喻能力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BYY04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体系隐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09CWXJ24)、《山东省青少年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状况研究》(项目编号:12CQSJ03)的部分研究成果。

刘振前(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等。 石磊(1980-),女,讲师。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

H05

A

1002-2643(2013)06-0008-07

猜你喜欢

源域语料隐喻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