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3-01-18刘伯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常州市常州装备

□文/刘伯超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一、常州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常州市五大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之一,也是常州工业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积累了较多的工业资产、较高科技含量的研发能力、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平均每年递增29%,2010 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389.7 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37.2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总量的32%,实现利税219.4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35.7%,利润148.8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的36.7% 。 分 别 比2007 年 增 长109.7%、108.8%、123.3%和114.7%,在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中所占比重分别达50.5%、50.4%、52.1%和51.2%。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了输变电设备、现代农业装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和车辆、数控机床及基础装备等门类齐全、上下游配套的产业特色。

二、常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SWOT分析

(一)常州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S)

1、区位优势明显。常州地处苏南地区,位于沪宁连线中部,同时受到上海、南京两大都市圈的经济辐射,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优势明显;便于与南京、上海的经济联系,接受其装备制造业技术扩散。同时,常州相对于无锡、苏州来说具有更加临近省会南京的优势,对常州制造业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2、产业基础良好。装备制造业是常州工业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总量占工业经济总量超过40%。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产品种类全,基础好,配套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

3、优势产业鲜明。常州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除了在全国具备极强竞争力的变压器制造业、工程机械行业外,在轨道交通、风力发电设备、农业装备、基础装备等行业同样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4、创新氛围良好。常州市政府非常重视企业创新,在企业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以常州科教城为载体,促进企业创新工作,大力推广产学研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了鲜明的常州特色。

此外,常州装备制造业还具有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较高、产业布局和开发区建设较为合理、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等优势。

(二)常州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劣势(W)

1、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常州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装备制造业,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的规模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超百亿企业只有2 家,中小企业居多。装备制造业有着明显的链状经济特征,一批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可以极大地带动地方产业链做长做强。在2009 年江苏省百强企业排名中,常州仅有5 家企业入围,而且入围企业中,装备制造业企业只有常林工程机械集团,而常州的左邻右舍:南京、苏州、无锡三市入围的企业分别是35 家、20 家、20 家。

2、缺少大型项目带动。就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说,装备制造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先进的现代装备需要精良的制造业装备保证,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常州在装备制造业投入上具有影响力的大项目较少,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例还相对不足。尽管常州在装备制造业有效投入方面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但在很多领域尚需改进。

3、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常州企业在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关键技术领域相对欠缺,急需突破。其中,工程机械行业最为明显,作为全国工程机械主要的集聚区常州在液压系统、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上存在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工程机械向行业纵深发展。

4、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政府营造创新氛围的同时,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中,除企业技术中心外,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还是比较欠缺,与整个装备制造业在常州经济的比重不相适应。产业核心技术依靠国外的多,所需要的先进设备,仍主要依赖进口;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常州装备制造业还有资本市场运作的能力不足;部分产品区域结构趋同,优势特色不明显;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散乱,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等问题。

(三)常州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机会(O)

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机遇。我国经济的长期较快发展为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机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也为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面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结构调整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旋律,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制造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常州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为常州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四)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外部威胁(T)。随着“调结构、促转型”向纵深推进,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势必成为各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经济的重点,国内在装备制造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城市不在少数,而且比常州具备更加优越的条件和资源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各地的招商引资也是各出奇招,对类似装备制造业这样的优势产业项目的争夺趋于白热化,这些也构成了常州发展装备制造业最大的外部威胁。(表1)

三、常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

在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SWOT 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常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劣势与威胁,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一)加强政策扶持和聚焦

1、加速落实产业政策。在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及江苏省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加快装备制造业振兴步伐,加强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的领导与统筹协调工作,建立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工作制度与机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增强财税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里专项扶持资金,帮助企业申报国家及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装备制造业发展等各项专项资金。指导企业用好《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及其实施细则和“一核八园”扶持政策。

3、拓宽融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多形式、多渠道的增加资金投入。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要将装备制造业符合条件的好项目推向市场,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市场化融资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

(二)引进央企及外资大项目。结合央企新的产业布局,花大力气做好与央企的对接,同时做好常州的产业推介与宣传,力争引进具有更大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央企装备制造业大项目。强化国际资本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大胆引进世界500 强企业中的装备制造业大项目与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市场资源、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与外资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三)加快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输变电、冶金机械、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集聚整合各类资源,做强做优产业集群。按照产业集群的要求,加快产业链的招商引资工作,建设一批空间集聚度高、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产业园区。依托骨干企业,按照“专、精、特、优”的要求,建成若干个产业链完整、各具特色的重点工业园区。

表1 常州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SWOT分析

(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和政策性银行要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活动,特别是重大装备的研制、引进高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提供政策性融资支持。

2、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和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每年优选若干家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建成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建立研发中心,引导重点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并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3、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国际合作、联合制造、并购国内外先进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增加创新研发投入。

(五)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点路径。围绕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组建产业联盟,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按照以项目为载体、以资产为纽带,以企业战略联盟等不同形式,积极探索组建产业集团,探索输变电、农业机械、轨道交通、冶金基础装备等企业的整合途径,发挥龙头带动、品牌效应、科技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等优势,建立产业战略联盟。

(六)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对已进入上市流程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对有上市意向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帮助制订发展方案,对高成长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帮助引进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已上市企业的示范效应,转变企业对上市的认识,利用资本市场迅速把企业做强做大,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树立企业的全新形象。

(七)加快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培养富有创新能力、掌握现代设计理念的专业人才,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保障。紧紧抓住培养(培养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吸引(引进高素质装备制造人才)、用好(加强员工在职培训和本地化)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装备制造企业中的关键作用。

(八)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体系。建议政府帮助本地的一些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建立以主要骨干企业为主体的输变电、农业机械、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行业协会,在此基础上,树立各行业协会威望,规范运作,明确职责,发挥其数据统计、技术咨询、信息收集、调查研究、项目评估、检查监督和成果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起面向社会、服务行业、协助政府的支撑服务体系,为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筹资融资、人才培训等服务。

[1]赵阳华.自主创新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科技投资,2008.8.

[2]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2011.2.

[3]常州市统计局.201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2.3.

猜你喜欢

常州市常州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港警新装备
常州的早晨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防晒装备折起来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常州市
常州梳篦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