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气体为什么难以离开地球

2013-01-11张俊岭熊建文

物理通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对流层引力温室

张俊岭 熊建文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人们对温室效应的关注由来已久,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与深入,我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全面.但是,为什么温室气体可以长期的积累在大气中,而不是及时逃逸出地球大气呢?以温室气体CO2为例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1 气体逃逸地球大气的条件

式中k是一个普适常量——波尔兹曼常量.再根据高斯积分

计算出代表体系能量量度的方均根速率为

万有引力阻止地球上的气体逃脱,而分子的热运动促使气体向外逸散,上面计算出的两个速度

(1)

已经有资料表明,K值在6~8之间未能阻止H2和He的逃离,而K值大到22~24时能很好的将N2和O2留住[1].再结合地球上其他气体的情况,一般认为,气体离开地球向外逃离的条件是稳定系数K值小于10.

2 温室气体的K值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根据稳定系数K的公式判定,影响某一种气体分子K值的因素有:距离地心的距离r和所处温度T.另外,大气的垂直结构告诉我们,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同,温度的变化也不同.依据中纬地区大气的垂直结构分析温室气体CO2的K值的变化规律.

依据地球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将大气圈分为5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自地面至高空11 km左右为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递减,其平均递减率大约为0.006 4 K/m[2].假设地球表面大气温度为287 K,则对流层范围内气体温度T=287-0.006 4h,式中h是距离地面的高度.结合r=6.37×106+h,将T和r代入式(1),可得对流层范围内系数K的公式

先求解出括号内二次函数的对称轴

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当h≥-3.16×106m时,K值随h的增大而增大,当h从零升高到11 km,计算出K值从27.75增大到31.99.

离开对流层顶至约50 km高度为平流层.平流层内11~20 km间为等温层,温度基本保持在216 K,该空间内

根据此时K的公式分析,随着高度增加K值有所下降,在20 km处下降为31.91.从20 km上升到32 km高度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增加到230 K左右,根据公式计算得K值下降到31.02.而在32~47 km高度间由于臭氧含量减少,太阳紫外线辐射作用增强,温度随高度迅速升高至270 K,K值经计算最小为28.50.

进入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经过计算与比较,K值随高度及温度出现表1所示变化.

表1 K值随高度及温度变化表

地面以上约80~500 km高度范围,叫做热层.这个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先是不变,后随高度增加迅速升温.热层的等温层出现在约80~90 km高度内,K值随高度增加略有下降.90 km高度以上温度迅速增加,气体稳定系数

在高度和温度的影响下迅速下降.在300 km处,假设温度是1 273 K,代入式(1)计算得K值约等于13.03.由于实际温度已经超过1 273 K,因此K的实际值要小于13.如此推算,当到达热层层顶,K值很可能不足以10甚至是9.根据1中所得气体离开地球的条件推测,CO2到达这个高度后就很容易克服地球引力逃离到上层大气中.

根据对热层的分析,到达逸散层的CO2气体,因温度和高度的增加稳定系数更低,更容易向外逸散,最终该层CO2极其稀薄.

3 温室气体不容易离开地球

依据以上分析、计算,处理相关数据,得到中纬地区温室气体CO2的K值随高度变化的趋势图,如

图1所示.

图1 CO2的K值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图1显示的信息与我们上述分析一致,CO2的K值在不同高度空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在11 km和79 km两个高度左右出现了K的峰值,分别是31.99和34.89.图1还告诉我们从地面到热层的整个范围内,K值均大于25,直到热层的上层K值大小才满足气体逃离的条件,CO2气体分子可以离开原来的高度进入到上层大气中.也就是说,出现在地面至热层上层空间内的CO2气体,能足够稳定地被地球引力留住而不致向外逃离出去.不过,若产生的CO2气体因此得不到向上运动的机会,那么出现在上层大气中的CO2气体又是怎么回事呢?按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解释,气体中速率大过,甚至远大于方均根速率的分子,依然可以摆脱地球引力逃脱到上层大气中.即使这样,CO2气体分子想要离开地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在保住大气总质量80%的对流层内,距离地面越远K值越大,这表明地球引力在CO2分子向上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作用越来越强,随着高度的增加,只有越来越少的气体能够克服引力作用,最终穿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逐渐向外层大气逃去.

上面以CO2为例,通过分析,比较它们稳定系数K的变化规律,了解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温室气体能够在大气层特别是对流层内稳定存在.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分析其他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例如CH4和O3.尽管由于分子量不同气体随高度的具体分布会有所不同,但垂直结构的分布规律是相同的.如此一来,温室气体由于不容易逃离地球大气而大量积累,使得温室效应不断恶化.

参考文献

1 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约翰·M·华莱士,彼得·V·霍布斯著.大气科学.何金海,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对流层引力温室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郴州地区对流层顶气候概况
延安新引力
陇南地区对流层顶气象特征研究
陇南地区对流层顶气象特征研究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实时干涉测量中对流层延迟与钟差精修正建模
感受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