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3-01-11芦朝霞李海星侯彩霞任华良

关键词:后测适应能力实验班

芦朝霞,李海星,侯彩霞,任华良

(太原理工大学 学生处,山西 太原 030024)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上大学对年轻人而言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和改变,他们对崭新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但进入大学校园后外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使新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是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2];太原理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报告也表明,大一学生普遍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是适应能力问题,因此应重点做好新生的新环境适应工作。

新生环境适应工作中团体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3]。团体辅导是运用团体的情境,设计出活动、课程、内容,用来预防个体在发展阶段中,因碰到各类问题所引发的一般性困扰[4]。本研究拟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方式对新生进行心理干预,探索其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太原理工大学大一新生班级两个,专业相同,辅导员老师也相同,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有27人,男生17人,女生10人,对照班有25人,男生17人,女生8人。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对实验班进行为期2个月共8个单元的团体辅导,每周进行一次,每次1.5~2小时,对照班则不安排任何形式的活动。

研究工具: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该量表是方晓义等人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编制的。它由7个分量表构成,分别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与自我适应和满意度,共有60个项目,5个选项,采用自陈作答方式。大学生适应量表总分由各题得分相加而得,各适应分量表的分数由属于该分量表的项目的得分相加而得,分数越高,说明适应现状越好。量表总的α值(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9,重测信度为0.996,量表具有很好的构想效度、区分效度和实证效度[5]。

实验程序:(1)选定实验对象。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团体辅导前《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测量工作。(2)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方案以大学新生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辅导主题为小组建立、自我认识、自我接纳、人际提升、问题解决、情绪探索、生涯规划、成长分享。(3)进行实验,开学后第7~14周对实验班开展团体辅导。(4)进行团体辅导后对实验班、对照班按照《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内容进行测量及实验班自我评估工作。(5)数据分析。将问卷结果建立数据库后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班、对照班前测和后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评估班级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二、结果与分析

(一)班级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适应能力得分比较

班级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适应能力的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班级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适应能力得分比较(M±SD)

注:t1值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比较,t2值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比较,t3值为实验班前后测比较,t4值为对照班前后测比较;*P<0.05,**P<0.01。

由表1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适应能力的前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班后测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对照班后测得分。尤其是适应能力总均分和校园生活适应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适应能力总均分、人际关系、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及满意度因子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具体讨论如下。

1.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比较

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测比较来看,二者在干预前基本一致,存在同质性;从二者的后测比较来看,实验班在总体适应能力上,尤其是更独立地去适应外在环境的能力显著好于对照班;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后测比较来看,实验班择业适应能力与学习适应能力后测分数比前测均有所提高,而对照班择业适应能力分数变化不大、学习适应能力分数下降,说明班级团体辅导有利于新生在择业适应和学习适应能力方面的提高。

2.实验班前后测比较

从实验效果来看,班级团体辅导在实验班实验前后适应能力的提高上效果最明显。其中人际关系因子后测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前测得分,说明班级团体辅导最大的优势在于极大地提高了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它为成员营造了一个互动的团体环境,使他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多了解,也促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适应能力总均分、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及满意度因子后测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说明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也起到以下作用:一方面使新生能更好地定位自身的角色,能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更独立地去适应外在环境;另一方面唤醒了他们的生涯兴趣和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有利于新生树立长远的理想和目标、更高效地学习和生活;此外,团体活动还舒缓了新生在平时紧张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新生在以上几方面适应能力上的提高,增进了他们对大学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适应能力。

实验班学习适应、自我适应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得分,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班学习适应能力分数下降相比较,实验班的分数反而有所上升,说明团体辅导活动对成员的学习适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因为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新生对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还没有适应,如果学生本身自制力差,时间抓得不紧或注意力过多分散,都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就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去提高学习适应能力,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6];而自我适应涉及自我及人格的完善,或许需要学者更深度的心理探索工作。自我适应能力经过辅导后是否能有显著提高,包括对整个实验的长期效果进行追踪,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实验班自我评估情况

实验班学生自我评估情况见表1。

>

由表2可知,实验班新生认为,班级团体辅导的最大作用在于获得心理成长和更多地了解了他人;其次是得到更好的发展、丰富了生活;排在第三位的是人际沟通,还有生涯意识的开启:对将来的职业有了更多思考。实验班自评情况结合辅导员老师的评价可知,新生的学习非常紧张,但适时的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使大家感觉很放松、很快乐,他们也更愿意参与班级和学院的活动。实验班同学是这样描述参与活动的感受:“全班同学的心也不知不觉间拉进了许多”、“使我们的集体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团体活动见证了我们大一刚来的所有心理成长”、“团体活动让我丢掉了包袱,放松了心灵,直面问题并勇于解决”、“我们学会了奉献,学会了分享;收获了友谊,收获了自信;更加了解人生的意义,对未来有了更好的规划”。

三、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班在心理干预后,总的适应能力要好于对照班,有利于新生在择业适应和学习适应能力方面的提高;新生各项适应能力分数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在人际沟通方面,说明班级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新生适应能力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此外,班级团体辅导也使新生获得了心理成长与发展、促进了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有利于生涯意识的建立、班级凝聚力的加强,值得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海星,刘 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31.

[2] 杨艳玲.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3.

[3] 张新奎,王 卫.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适应能力的作用研究[J].学理论,2010(31):271-272.

[4] 黄惠惠.团体辅导工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6.

[5]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6-97.

[6] 钟向阳,韩云金,张 莉.班级团体辅导对高校新生的影响力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53-154.

猜你喜欢

后测适应能力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沙漠里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