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敏结果分析*

2013-01-10王明春郭思玲

关键词:霉素阳性率阴性

王明春 郭思玲

(泰安市泰山区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e,MP)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随着实验室检测手段进步和观察证明,MP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中约占30%以上[1],并且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抗生素大剂量、不规则的滥用,患者家长凭经验自我用药等,导致耐药率和所谓“难治性MP肺炎”大幅上升。因此,对小儿肺炎及时做MP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用药是减少耐药和误治的关键。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90例小儿肺炎的MP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年龄18天至13岁,其中~1岁64例,~3岁71例,~7岁35例,~13岁20例。男101例,女89例。临床症状:发热176例,刺激性干咳184例,黄色粘稠脓痰45例,喘憋51例,咽痛、头晕、头痛19例,胸闷136例,腹痛、腹泻72例。实验室检测:血常规WBC 10~24×10964例,小于3×10921例,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09例,淋巴细胞比例升高58例,PLC大于30×1012者41例,小于10×101212例。MP抗体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浓度升高97例。胸部X线片主要为透光度低、纹理增多和点片状阴影。标本为咽部上皮和分泌物。全部检测MP和药敏试验。

1.2试剂 MP培养及药敏试剂盒购自陕西百盛园生物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药敏试剂药物为: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罗旋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判定标准

1.3.1MP培养阳性和阴性判定标准 ①C+孔培养基变黄色为阳性,② C+孔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③若C-孔阴性C+孔阳性,实验有效,判断余下各孔结果,如C-孔阳性表示污染,实验无效。如C-孔阴性C+孔阴性,表明无MP生长,余下孔不判断结果。

1.3.2药敏结果判定 A孔阴性B孔阴性表示敏感,A孔阴性B孔阳性表示中敏,A孔阳性B孔阳性表示耐药。

1.4培养方法 用棉拭子吸附生理盐水,在喉深部(最好是扁桃体发炎部位)捻转数次。将棉试子立即置于培养瓶内,搅动数次,提取棉拭子,用加样器吹打数次,吸取50 μl加入各药敏孔中,药敏板置于35~37℃孵箱,24天后观察结果。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MP培养结果 19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MP培养阳性109例,阳性率为57.4%,阴性81例,阴性率为42.6%。各年龄段MP培养结果及阳性率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婴幼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年龄段MP培养结果及阳性率

注:与7y~和13y~患儿MP阳性率比较,﹡P<0.05。

2.2MP药敏结果 见表2。

表2 各种药物敏感实验结果[例﹙﹪﹚]

3 讨 论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MP肺炎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2],近年发病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新生儿亦偶有发病报道。本资料婴幼儿肺炎MP培养阳性率约为67.4%(91/135),远高于学龄前以上儿童36.3﹪(20/55)。并且新生儿肺炎MP阳性有6例。说明MP为本地区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本资料MP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刺激性干咳、喘憋和少量粘稠痰等,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对小儿肺炎应该及时进行病原尤其MP的检测,以免漏诊和误诊。

MP作为病原体侵入机体以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刺激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首先出现IgM。MP肺炎的血清学检测仍是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IgM抗体检测作为感染早期诊断指标已经无异议。临床常采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P抗体IgM多于MP感染后1周左右才可以检出,而且可能有非特异性存在[3]。特别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MP感染后产生IgM浓度低,不易被测出。因此,小儿MP肺炎早期诊断常漏诊、误诊。MP分离培养实验为利用培养基中快速生长因子对MP进行增殖,24d即能定性诊断,特异率高,并同时对儿科常用抗MP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指导合理用药,减少了漏诊、误诊和乱用抗生素治疗的现象。本资料IgM阴性的81例患者经MP分离培养有12例诊断为MP肺炎。提示对小儿肺炎尤其婴幼儿肺炎应常规进行MP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

本资料药敏试验用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红霉素为51.3%,罗红霉素为51%,其次克拉霉素为46%,阿奇霉素为35.7%,克林霉素36%;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敏感率最高,耐药率最低,但由于其在动物实验中的严重骨骼和肝脏损害[4],18岁以下儿童禁止临床应用。因此临床确诊的MP肺炎应首选阿奇霉素或克林霉素。而且,阿奇霉素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组织浓度高,炎症部位的浓度较非炎症部位浓度高6倍。一般轻者需要用药7~14天,中度以上的MP肺炎抗感染治疗需4~6周[3]。本地区MP肺炎耐药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为:①一般医院实验室难以完成MP的培养和药敏试验,临床MP肺炎的治疗凭经验用药,滥用广谱抗生素,易引起耐药。②患儿家属凭经验自己用药,症状缓解即停药,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后盲目乱用药,加速耐药菌株的产生。③过分注重副作用。由于大环内酯类固有的胃肠道副作用,部分患儿呕吐、拒食、哭闹严重,患者家属不能按疗程坚持治疗,治疗不彻底。④ MP感染治疗后,咽部可带菌长达5个月之久[3],易引起反复感染。因此,控制经验用药、滥用广谱抗生素和盲目用药、停药是本地区控制MP感染发病率高,耐药菌株增多,耐药率高的关键。

[1] 袁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

[2] 王幕迪.实用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3.

[3] 袁状,董宗忻,鲁继荣,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5.

[4] 晁兰芳,曹凤美,李芳梅,等.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5(11):978.

猜你喜欢

霉素阳性率阴性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