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白介素-8水平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2013-01-10张福业

关键词:脂联素抗炎阻塞性

张福业

(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低水平炎症性疾病,以血清中各种炎症标志物,包括CRP、IL-6 和TNF-α 等升高为特点[1-2]。目前有研究显示脂联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抗炎作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改变,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及病情预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白介素-8(IL-8)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9例,稳定期患者39例,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男5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4±8.9)岁,诊断与临床分期标准参照我国2007年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3],据此分为稳定组及急性加重组。并入选4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患者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不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伴有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伴有消化道、泌尿道等感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同意接受此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把入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稳定组及急性加重组。并入选4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监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脂联素、IL-8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

1.2.2实验室检查 (1)血清脂联素及IL-8水平的测定:入选者实验前未服用任何药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向试管内注入30 μl的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及抑肽酶20 μl,将其混匀,3000 r/min,低温离心15 min ,收集血清-20°C冻存待测,用酶联免疫法一次性测定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及IL-8水平,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2)血气分析:抽取股动脉血,采用ABL725型血气分析仪(丹麦Radiometer公司)测定PaO2,PaCO2。

1.2.3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间关系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三组患者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体重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三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及IL-8的比较 COPD稳定组及急性加重组患者血清IL-8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较COPD稳定期患者IL-8的水平亦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及IL-8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稳定组比较,#P﹤0.05。

2.3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IL-8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分析发现脂联素与PaO2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226,P值为0.006;IL-8与PaO2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408,P值为0.000。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且不可逆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COPD 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实质是由呼吸道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4]。亦有研究表明COPD的炎症反应并不局限于肺部,而是一种持续和低强度的全身性炎症反应[5],主要的促炎因子有白三烯,白介素-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近期研究发现,脂联素(AP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APN 可能刺激气道上皮细胞表达化学趋化因子如 IL-8,发挥潜在的促炎症效应[6]。IL-8是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的主要趋化因子,它可激活、趋化中性粒细胞聚集于气道内,导致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清IL-8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较COPD稳定期患者IL-8的水平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白介素-8参与了COPD炎症反应,随炎症的加重其水平增加,是重要的促炎因子。

脂联素是由脂肪特异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具有抗炎、对抗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最近研究发现脂联素在 COPD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抗炎作用。对于脂联素与COPD 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外观点并不一致。Krdar 等[7]认为 APN 在COPD急性加重期是增多的,而 Krommidas 等[8]则认为APN 在 COPD 急性加重期是减少的。到目前为止,脂联素引起COPD 的细胞机制尚未完全阐明。Tilg 等[9]研究发现,在 COPD 患者中脂联素抗炎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活性,且抑制巨噬细胞产生 IL-6 和 TNF-ɑ 等促炎因子实现的。此外,它还可减少淋巴细胞增殖,降低淋巴细胞的反应性,诱导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IL-10和IL-1 受体拮抗剂等抗炎因子。通过本研究发现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且COPD急性发作患者亦较稳定组降低,进一步证明了脂联素与COPD的关系,它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并且在本研究中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进一步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目前有研究显示,APN还是一种兼有促炎和抗炎双重作用的细胞因子,Tilg 等[9]研究表明, APN作为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参与体内炎症的调节, 但最近研究也提供了其具有促炎特性的依据, Miller 等[10]研究发现在肺气肿型 COPD 的病人肺内 APN 高度表达,与此相反,暴露于烟草烟雾未患 COPD 的人群中 APN 的表达受抑制。脂联素在COPD 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发挥抗炎和促炎的双重功能,但在 COPD 的变化过程中, 究竟哪种作用起主导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本研究中还发现:COPD患者体重指数较健康人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11], 进一步说明了营养缺乏是 COPD患者的常见问题,考虑患者饮食摄入的减少、 能量消耗的增加、 组织缺氧等与其体重的下降有关。此外COPD组患者血糖较健康组升高,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提示 COPD 患者可能存在糖代谢异常,这与吴文彬等[12]研究相一致,COPD患者体内长期的慢性缺氧或(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其中包括内分泌代谢方面的紊乱有关。

[1] 黎静,萨丽塔纳特·贺纳亚特,多丽红·马合木提.COPD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 3 种血清细胞因子变化[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10):929-930.

[2] 谢娟,邓星奇,龙威,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与白介素 17 的相关性[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1):21-2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46(3):254-261.

[4] Shapiro SD. Evolving concepts in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lin Chest Med,2000,21(4):621- 632.

[5] Tsung-ming Lee, Mei-shuvilin, Nen-chang chang, et al. Usefulness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as predictors of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ceiving pravastatin[J]. Am J cardiol, 2008, 101:530-535.

[6] Sood A,Dominic E,Qualls C,et al.Serum adiponectin is associatedwith adverse outcomes of asthma in men but not in women[J].Front Pharmacol,2011,2:55.

[7] Krdar S, Serter M, Ceylan E, et al. Adiponectin as a biomarker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smoker patients with stable and exacerbation ph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9,69(2):219-224.

[8] Krommidas G, Kostikas K, Papatheodorou G,et al. Plasma leptin and adiponectin in COPD exacerbations:associations with inflammatory biomarkers[J]. Respir Med,2010,104(1): 40-46.

[9] Tilg H, Moschen AR. Adipocytokines: mediators linking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and immunity[J].Nat Rev Immunol,2006,6(10):772- 783.

[10] Miller M, Cho JY, Pham A, et al. Adiponectin and functional adi-ponectin receptor 1 are expressed by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 Imunol, 2009,182(1):684-691.

[11] Marquis K, Debigare R, Lacasse Y, et al. Midthigh muscle cross-sectional area is a better predictor of mortality than bodymass inde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6: 809 -813.

[12] 吴文彬,陈昌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糖血脂的表达特征[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2,5(5): 420-425.

猜你喜欢

脂联素抗炎阻塞性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