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素紫砂 气韵流溢

2013-01-04陈旻

茶博览 2013年2期
关键词:壶嘴壶把气韵

■ 陈旻

江苏宜兴工艺美术师洪美华认为落落大方、气韵贯通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紫砂作品。所以,她制作的紫砂壶件件古拙素雅,质朴浑厚,线条简洁,干净利落。

今年四十九岁的洪美华,造紫砂壶已有三十余年。她于一九八零年进紫砂工艺厂学习,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红华,熟习各种砂壶制作技法。一九九三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院,二零零七年跟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耀奎教授学习,二零零九年毕业于美国美联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作品以光素器为代表,更擅长于全手工制壶。

表现个性 注重气韵

洪美华说,紫砂壶之美重在其气韵,而这种气韵为作品浑身所散发出的一股生动的气韵。洪美华认为,这样的气韵是实实在在的,是通过紫砂壶造型的变化,不同形态之间巧妙地过渡、有机的结合,以及细致合理的形态结构,所表现出的不同气势,从而构成作品的个性,形成作品的气韵。

洪美华说,紫砂陶传统的造型中有些非常著名,经数百年几代匠师苦心经营,达到气韵贯通至十分完善的境地。如邵大亨的掇只壶,造型完全以曲线形构成,每一结构,转折变换微妙,整个壶体上没有硬线角,全部采用曲线和缓过渡的形式,壶把、壶嘴和壶体以暗接的方式,从壶嘴到壶把,再从壶把回到壶嘴,造型只有曲面曲线的变化,一气呵成,具有内在活力,令人感到静中有动。壶的嘴部处理十分巧妙,可以点睛之笔相称。

《硕果》壶葡萄含露

洪美华性格爽朗,笑声洪亮。对于紫砂壶制作,从泥料到设计,从工艺到烧成,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己想法。

她制作的一把《硕果》壶气韵饱满、卓尔不群。细观此壶,用料为黄龙山清水泥,红而不艳,润而不腻,壶身为圆体,从壶把处装饰,以“葡萄”为主题,茂盛的枝叶显得生机勃勃,一串葡萄悬挂,硕果累累。令人不禁联想起马钰的词《踏云行》:“枝枝叶叶青青好。三光照曜结云棚,就中几穗非常宝。初似琉璃,终成玛瑙。”

壶把被设计成了枝干状,弯曲的枝干,苍老的纹理,与葡萄的装饰呼应,更显古朴持重。壶嘴呼应壶把,也有相应的点缀,别有一番味道。在壶钮的选取上,设计成了如意钮,壶钮呈心形,多表示吉祥,顺心。

纵观此壶,壶嘴,壶把,壶钮,三点一线,比例协调。洪美华说,之所以取名为《硕果》壶,意在取得累累硕果,整体造型似一成熟的果实,形体饱满,质感玉润,收获丰硕之意隐寓其中。

立意精巧 诗意盎然

不显山,不露水,洪美华的紫砂作品在宜兴紫砂界已经脱颖而出。作品《西施》壶获2007年宜兴紫砂陶全手工制作技艺大赛优秀奖,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梨》壶获江苏省工美金奖。

洪美华以紫砂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她制作的《扁潘壶》,采用老段泥材质,颜色温润橙红,热水沖淋立现娇嫩鲜红特色,神秘迷人。如荷花池间玉立、若冬梅雪中含苞。与传统潘壶不同之处在于,此扁潘壶尽显富态,将那种饱满与沉淀表达得淋漓尽致。

《鹧鸪壶》取自唐代张籍的《湘江曲》的意境: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这款鹧鸪壶做成了提梁式样,提梁状就犹如仰天长鸣的鹧鸪,壶盖采用嵌盖,对工艺师的工艺有很高的要求,整把茶壶看起来大气、别致。

《灵芝供春壶》采用本山绿泥,将传统的供春壶演绎得很经典,而在壶钮的设计上采用一点小巧思,就是做成了灵芝状。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所以蕴含了吉祥的寓意,凹凸有致的造型,表现传统感。

老段泥的《春芽壶》椭圆形,犹如一颗未见光明的种子,在壶钮上就像是小芽头,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露出了芽头,散发秋天的气息。壶身由河北画家田茂怀刻画,文人与紫砂陶结合,延续曼生文化。

《玉笠壶》采用底槽清材质,在传统斗笠的造型上,有所创新,在色调上求古雅淳朴,造型求精致大方,意韵上求深厚沉郁,油画家罗尔纯的篆刻艺术也在整个壶身体现出来。洪美华说,此壶所要表达的也是一种清隐之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如一叟一舟一鱼竿在江边独钓,没有喧闹,没有纷争,青睐于一种清净与安逸。在壶把上做成了浪花状,与江边的情景相呼应。

猜你喜欢

壶嘴壶把气韵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
历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