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2013-01-04吴丛霞
薛 红 吴丛霞
(江苏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226000)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临床的常见病,常规的保肝、利尿及对症治疗疗效差,如果肝炎病毒复制活跃、肝细胞炎症及肝组织纤维化、肝硬化呈进行性发展,可能合并肝肾综合症及上消化道出血,最终引起肝衰竭,少数患者发展成肝癌。如能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延缓肝硬化和肝衰竭的进程极有帮助。本研究观察了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0岁~59岁。HBeAg阳性16例,HBeAb阳性l4例。诊断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入选标准:(1)ALT>2倍正常值上限;HBVDNA>105拷贝/mL。(2)均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均为核苷类初治。(4)除外合并肝癌、酒精性、免疫性、代谢性及其它病毒引起的肝硬化。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保肝、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素比伏,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600mg口服,1次/日,治疗24周。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定期检测肝功能、PT、血清HBV—DNA定量,收集l2周及24周的数据。肝功能检测采用美国RA2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1.4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替比夫定组的ALTAST和TBIL水平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血生化和血清病毒学指标的改变16例患者在治疗12周和24周时血生化指标改善明显(P<0.05,表1);在治疗12周时,3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HBeAg阴转,24周时3例患者出现HBeAg阴转和2例HBeAg/HBeAb血清转换。在治疗l2周和24周分别有66.67%(20/30)和80%(24/30)患者HBVDNA在检测水平(<1000copies/m1)以下。(见表2)
表1 30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s)的变化
表1 30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s)的变化
TBIL μmol/L ALT(U/L)AST(U/L)ALB(g/L)PTA(%)64±8 85±20 97±25 26±10 60±12治疗后12周 42±14 72±13 76±16 28±10 60±13治疗后24周治疗前31±7 43±11 50±16 33±12 76±19
表2 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
2.3 不良反应 替比夫定治疗期间患者耐受性好,有2例出现血肌酸激酶升高(无不适主诉)其余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肝衰竭和肝细胞癌的促进因素,故长期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是新上市的强效抗病毒核苷类似物,是一种合成的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具有强而选择性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实验及早期临床研究均证实其是一种特异而高效的抗HBV药。本组病例应用替比夫定治疗24周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0例完成治疗的患者24例HBV—DNA均<1000copies/ml,说明乙肝病毒的DNA复制得到良好抑制,并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其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替比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较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9:56—62.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1):8-18.
[3] 林之莓,谢青.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叨.微生物与感染,2007,2(2):l15 -117.
[4] 梁月兰,黄春新.治疗慢性乙肝新药—素比伏(替比夫定片)[J].中南药学,2007,3:285—287.
[5] 许洁,陆志檬.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I21:958 -960.
[6] 7HouJ,Yin YK,XuD,et a1.Telbivudine versus Lamivudinein Chi—nese patientswith chronic hepatitisB:Results at 1year of arand omized,double—blind trial[J].Hepatology,2008,47(2):44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