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竞技能力比较研究
2013-01-04张兴林
张兴林
(韩山师范学院 体育系,广东 潮州 521041)
自从2004 年雅典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主教练频繁更换,先后经历了王宝泉、蔡斌和俞觉敏3 位教练员。2005 年至2007 年,在各级别大赛中先后输掉15 场比赛;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铜牌成绩;2009 年不仅输掉与“第一集团”队伍(巴西女排、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和俄罗斯女排)的比赛;还先后输掉同“第二集团”队伍(荷兰女排、多米尼加女排、日本女排、泰国女排和韩国女排)的比赛;2010 年“跌到”了最低谷,在当年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仅获得第十名的历史第二差成绩(1974 年墨西哥锦标赛第14 名);2011年第11 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获得第三名,同时也获得了2012 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资格。凭借这个成绩,2012 年1 月15 日的“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中国女排获得了“最佳团队”的称号。本研究以中国女排(季军)、意大利女排(冠军)、美国女排(亚军)和巴西女排(第5 名),在第11 届女排世界杯上的各11场比赛数据为基础,进行对比研究,为中国女排科学备战、参赛提供数据支撑。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等渠道获得同世界女排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撑。
1.2 观察法 多年跟踪调查中国女排,了解中国女排的训练方式方法和训练理念;对中国女排在第11 届女排世界杯上的11 场比赛进行观察分析。
1.3 数据统计分析法 运用Datavolley Project 软件对中国女排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此外,通过国际排球联合会网站(http//www.fivb.org)获得,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比赛场次和结果见表1-表4。
表2 第11 届女排世界杯意大利女排11 场比赛结果及比分
表3 第11 届女排世界杯美国女排11 场比赛结果及比分
表4 第11 届女排世界杯巴西女排11 场比赛结果及比分
2 结果分析
2.1 发球数据对比分析
从战术角度分析,发球可以破坏对手的一传,从而破坏降低其组织进攻战术的能力。可以“找人”发球,可以“找区”发球。“找人”发球主要是赛前通过分析研究对手,发现和找出接发球相对比较差的队员,比赛中发球时,有意识地找这名队员,从而获得较好地发球效果。“找区”发球主要是破坏对手的接发球节奏,比如发前场球和后场球的结合,发斜线球和直线球的结合等。
表5 中国、意大利、美国、巴西女排11 场比赛发球数据
表5 是第11 届女排世界杯,4 个国家女排各11 场比赛发球统计数据。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的发球总数明显多于其他两个队伍。4 个国家女排虽然都是11 场比赛,但比赛结果不同,每个国家的比赛胜负局数不同。从表1 至表4 可以看出,中国女排11 场比赛共获胜28局,负13 局;意大利女排共获胜31 局,负8 局;美国女排共获胜27 局,负10 局;巴西女排共获胜25 局,负16局。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11 场比赛,都是总共进行了41 局,而意大利女排共进行了39 局比赛,美国女排共进行了37 局比赛。这也就是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发球总次数明显要多的原因。由于4 个国家队比赛总局数相差较大,发球总数、得分数、失分数和有效球数就不具代表性,但我们可以从效率指标进行分析。中国女排发球得分率列第2 名,有效球率为第3 名,失分率列第2 名。从3 项效率指标看,4 个国家队之间没有较大差别,说明中国女排在发球环节上不存在较大问题。
2.2 接发球数据对比分析
高质量的接发球是顺利组织各种进攻战术的有力保障,也是进攻成功的前提条件。表6 中的“到位”指能够顺利组织各种进攻战术的高质量接发球,“有效”指一传虽然将球接起,但接发球质量不高,很难组织进攻战术的接发球。从表6 可以看出,中国女排接发球的到位率较高,列4 个队伍中的第2 名。除美国女排外,其他3个国家队的失分率和有效率差别不大。通过观察中国女排的比赛,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前面提到有“找人”发球战术,目前比赛对手对中国女排非常了解,针对中国女排“找人”发球战术应用较多。这一点可以从表7 的数据中体现出来。
表6 第11 届女排世界杯中国、意大利、美国、巴西11 场比赛接发球数据
表7 第11 届世界杯中国女排11 场比赛部分队员接发球数据
从表7 可以清楚地看出,张磊、张娴、惠若琪3 名队员共接发球714 次,占中国队接发球总次数的95.45%。张娴是中国女排的自由防守队员,但接发球次数最多的却是张磊,其1 人共接发球335 次,占全队的44.79%,接发球到位率偏低(57.61%),低于全队的平均水平(60.56%)。通过观察比赛也可以发现,对手有意识地运用“找人”发球战术,这是张磊接发球次数最多的直接原因。对手很了解中国队,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张磊是中国队接发球相对较弱的队员,同时她又是中国女排组织进攻战术的主要队员。对手通过“找人”发球战术,一方面可以降低中国女排的接发球成功率,另一方面可以打乱中国女排的进攻战术。面对对手的这种战术,中国女排训练时应当考虑两个问题:接发球阵型的布置和主要接发球队员的训练。从接发球阵型布置上“迷惑”和尽量“避免”对手的找人战术,加强主要接发球队员的接发球训练,自身主动避免有接发球“偏弱”的队员,从而破坏对手的“找人”战术。
2.3 扣球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排球项目的特点,可以将运动员的扣球分为强攻扣球、快攻扣球和调整攻扣球。
从表6 可以看出,中国女排11 场比赛接发球次数为748 次,那么也就是说中国女排一攻为748 次。表8显示中国女排11 场比赛共扣球1 299 次,那么防反扣球次数应当是551 次。从4 个国家队的扣球数据看,得分率和被防起率差别不大,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的失分率偏高。为了更好地了解4 个国家女排的进攻结构,对每个国家队的扣球进行了区域划分,见图1。
表8 第11 届女排世界杯中国、意大利、美国、巴西11 场比赛扣球数据
图1 进攻区域分布图
半个排球场分为前排的2 区、3 区、4 区,和后排的5区、6 区、1 区。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每个球队的进攻区域分布情况,又把前排的2 区分为2-1 区、2-2 区,3 区分为3-1 区、3-2 区,4 区分为4-1 区、4-2 区。从图1 可以看出,中国女排进攻区域主要分布在4-2 区、3-2 区和2-1 区,这3 个区域的扣球为1105 次,占总扣球次数的85.07%。其中4-2 区进攻次数最多,占3 个主要进攻区域扣球次数的48.14%。中国女排在后排的扣球次数为75 次,是4 个队伍中最少的,而且同其它3 个国家有明显的差距(美国209 次、意大利179 次、巴西177 次)。根据图1 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女排的进攻区域分布不合理,主要以4 号位的强攻扣球为进攻手段。而4 号位强攻历来不是中国女排的“强项”,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应适当考虑增加后排攻和快攻的比例,从而使整体进攻结构更加合理化。
2.4 拦网数据对比分析
随着排球项目的发展和比赛规则的改变,不应将拦网仅看为防守技术,它还是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
表9 第11 届女排世界杯中国、意大利、美国、巴西11 场比赛拦网数据
从表9 可以看出,在4 个国家女排中,中国女排拦网失误率最高,有效率最低。有效率低说明中国女排有效拦网少,这也是中国女排拦网总次数最少的原因。拦网是防守体系的重要技术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防守起球的成功率和防反进攻的成功率,甚至影响到整个比赛的结果。所以目前不管男排还是女排,各个国家队都非常重视拦网技术的训练和应用。拦网要想有好的效果,除技术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拦网前要有预判意识和理念。拦网前预判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比赛对手,清楚对手进攻结构,或者说要了解对手习惯运用的战术手段。意大利女排、巴西女排和美国女排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们充分利用高科技(比如运用排球比赛临场分析软件)分析对手,了解对手的进攻结构,从而在拦网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拦网的有效率。建议中国女排在加强拦网技术训练外,更应加强拦网前预判意识和理念的训练。
3 结论
3.1 中国女排发球不存在较大问题。针对比赛对手的发球“找人”战术,中国女排应考虑接发球阵型的变化,和加强主要接发球队员的接发球训练。
3.2 中国女排的进攻结构不合理,过于依赖4 号位强攻扣球。应适当增加后排进攻和快攻的扣球次数,从而优化中国女排的进攻结构,提高进攻的成功率。
3.3 拦网技术不仅是防守体系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同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巴西女排相比,中国女排的拦网效果较差。除加强拦网技术训练外,中国女排同时应加强拦网前预判意识的训练,和预判能力的培养。
[1]李焕玉.新奥运周期中外女排优秀接应二传个人进攻能力的发展特点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5):55-57.
[2]季平.2011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5-77.
[3]魏文山,杜兆斌.第17 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失利原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75-77.
[4]朱红红.中国女排与2007 年世界杯前三名女排队员非技术因素对比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8,(4):36-38.
[5]World Cup statistics[EB/OL].http://www.fivb.org/EN/volleyball/competitions/World Cup/2011/Worl Cup/2011/Women/Matchinfo.asp#.
[6]马明兵,李毅钧.2010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接发球到位率及阵型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2011,(5):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