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探析及问题对策
2013-01-03朱惠华
朱惠华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教育系,福建漳州363000)
歌唱是一门特殊的音乐艺术,集旋律、人声、语言为一体,具有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双重性,是带有语言的音乐,是其他器乐所不能比拟的。它用准确的语言、美妙的人声通过优美的旋律把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更直接地传递给观众,感染观众,产生共鸣。因此,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在中国传统唱论中对歌唱语言发声有专门的称谓,即咬字和吐字。古今中外,历代声乐理论家对歌唱的咬字、吐字都有精辟的论述:
“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明代魏良辅的《曲律》
“清晰的咬字,绝对不会对声音有害处,相反会使声音更完美、更集中、更柔和。”——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
“声、情、字、味、表、象、养”,其中的“字”,就是指要讲究吐字。——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由此可见,歌唱艺术的特征不仅以声传情,还得以字达意。要想达到声乐艺术的完美境界,就必须正确掌握咬字、吐字技巧问题。
一 咬字、吐字的含义
“字”在民族传统声乐理论中,可分为字头、字腹、字尾。
咬字,是指字头正确、清晰的发音。清代许大椿的《乐府传声》中说:“喉、舌、齿、牙、唇谓之五音。此审字之法也。声出于喉为喉音,出于舌为舌音,出于齿为齿音,出于牙为牙音,出于唇为唇音。最深为喉音,稍出为舌音,再出在两旁牝齿间为齿音,再出在前牝齿间为牙音,再出在唇上位唇音。虽分五层,其实万殊,喉音之深浅不一,舌音之深浅不一,余三音皆然。”(转引自酆子玲《歌唱语音训练》)[1]其中的“五音”,实际上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部分,共有21个。即:唇音 b、p、m、f;齿音 zh、ch、sh、r、z、c、s;舌音 d、t、n、l;牙音 j、q、x;喉音g、k、h。声母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头。体现在歌唱时就是要发好声母,咬准字头。
吐字,是指字腹到字尾的发音过程。其中字腹、字尾是指汉字的韵母。在我国传统声乐训练中,历来认为吐字训练与四呼的口型、“十三辙”归韵的训练密切相关。所谓“四呼”,《乐府传声》中说:“开、齐、撮、合谓之四呼。此读字之口法也。开口谓之开,其用力在喉,齐齿谓之齐,其用力在齿,撮口谓之撮,其用力在唇,合口谓之合,其用力在满口。”不仅反映韵母的口型变化,而且体现了韵母的着力部位。
二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
如上所述,数百年来,我国戏剧界的前辈在咬字吐字方面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出的“五音”、“四呼”、“归韵”、“收声”等都是歌唱中咬字和吐字方法的精华。因此,在歌唱中就应该懂得出字收声的要点,懂得使用唇、齿、牙、舌、喉等发声器官,做到十二个字“字头清晰,字腹准确,字尾快收”。针对这十二个字借用例曲来谈谈本人多年教学中对咬字、吐字的一些体会。
例曲:《海风阵阵愁杀人》
歌词 海 风 阵 阵 愁 杀 人 哪声母h f zh zh ch sh r n韵 母韵头韵腹 a e e e o e a韵尾i ng n n u n
字头(声母):声母作为一个字音的开始,直接影响到字音的清晰、准确。因此,咬字头时必须做到三字经“快、准、狠”。“快”是指字头发出后,要立刻过渡到字腹,时值短促,出字干净利落;“准”是指字头的发音部位要正确;“狠”是指咬字的力度。观上表,“海”字出声应念“喝(h)”;“风”字出声应念“佛(f)”;“阵”字出声应念“之(zh)”;“愁”字出声应念“吃(ch)”;“杀”字出声应念“师(sh)”;“人”字出声应念“日(r)”;“哪”字出声应念“呐(n)”每一个字的字头一旦念清楚出声后就引长其身,过渡到字腹,即韵母部分。
字腹(韵母):字头的清晰,为韵母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一个字的发音,声母几乎是不发音的,字的发声引长和最响亮的部分直接来源于韵母中的母音,歌声就是靠它唱响传远。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字头、韵头、韵尾,但不能没有字腹。所以有人说“歌唱是母音的艺术”。不仅关系到字音的清晰准确、共鸣大小、音色圆润,更重要是语言的连贯性。观上表:“海”字应引长唱“爱”;“风”字应引长唱“喔”;“阵、人”字应引长唱“恩”;“愁”字应引长唱“欧”;“杀、哪”字应引长唱“啊”。
字尾(韵尾):字尾是一个字的结束,又是字腹的延伸。它关系到字音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歌唱语言的准确完美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字尾的收声归韵。韵尾占的时值一般都很短,不管一个字的时值有多长,它只占最后一拍的后四分之一时值。为了保证字音的完美,应采取十三辙来准确地归韵收声。如上表:“海”字要收“衣(i)”;“风”字要收入全鼻腔(ng);“阵”字要收入半鼻腔(n);“杀、哪”字没有韵尾,要保持“a”口型不变,一韵到底,截气收声。
综上所述,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在演唱时要把握各自特征,做到出声有力、引腹响亮、归韵到位。
三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规律
咬字和吐字是发音时先后发生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步骤。可以归纳为“咬字在前,吐字在后”八个字。这是一个字发音技巧的规律,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否则字、义会面目全非。咬字和吐字技巧各有特征,又是一整体,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对立一面是咬字与吐字分别有不同的技巧要求,咬字技巧主要注重发音部位的准确及发音部位着力点的适度,吐字技巧则是注重气息的支持、喉头的打开与稳定、口腔的开合度。统一一面是两者互为依存,共处于“字”这个统一体中,是一个整体。这样,在歌唱中才能做到咬字清晰,吐字自然,达到“字正腔圆”、“以字行腔”、“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四 歌唱中咬字、吐字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有着深厚的传统声乐文化基础,而且标准普通话也走向普及,但是有些观念和习惯妨碍了咬字、吐字技巧的掌握,在歌唱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对歌唱语言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有些歌者只顾追求声音的共鸣,而忽视咬字吐字的训练,以为歌唱就是发声技巧的技术问题,演唱时忽视归韵收音等问题,从而造成咬字吐字不清晰的后果。
(二)美声唱法的影响
美声唱法因其发声体系科学、完善,已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使得其他唱法都以它为基础。美声唱法的歌唱语言是意大利语,母音多,子音与母音的发音流畅,有利于发声。因此,美声唱法较注重声音,在歌唱时极力追求整体共鸣效果。而我国汉字发音复杂,汉字的子音与母音相离较远,增加了咬字吐字的难度,如果用这种极力追求整体共鸣效果的美声唱法来演绎我国民族的声乐作品,会顾此失彼,造成咬字吐字不清等问题。
(三)地域方言差异的影响
在高校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说话真是南腔北调。由于各种各样的方言习惯,给我们的歌唱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如:鄂西北地方分不清平舌音与翘舌音,常把平舌音(z、c、s)读成翘舌音(zh、ch、sh),把“私人(si ren)”唱成“诗人(shi ren)”;陕西关中地区分不清舌尖中音n与l,将“带(dai)”唱成“太(tai)”,“恼人(nao ren)”唱成“老人(lao ren)”等等。
五 解决歌唱中咬字、吐字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
咬字、吐字的最基本原则是清晰与准确。在民族语言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声乐作品的语言风格、语言系统,对字的“五音”、“四呼”、“十三辙”、“四声”等予以清楚交待,让欣赏者能清楚地了解歌词内容。在歌唱中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以便欣赏者欣赏到民族声乐艺术特有的语言、旋律和韵味之美。针对上面存在的三种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种对策:
对策一:改变观念,提高正确咬字、吐字的意识。
要唱好一首歌曲除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外,还需有准确的咬字、吐字能力。歌唱必须建立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汉斯克尔说:“从歌曲的解释和听众的立场来说,歌唱者的读字比起歌唱者的声音更重要。在歌唱中,扎实的读字是正确发声的重要基础。”[2]“凡曲以晴朗为主,欲令人知所唱为何曲,必须字字响亮,然有声极响亮,而人仍不能知为何语者,何也?乃交待不明。”[3]一定要改变忽视咬字、吐字的观念,没有一定的声音技巧是很难唱好歌的,但光有好的声音和娴熟的技巧而不注意正确咬字、吐字也难以感染听众,达不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对策二:恰当借鉴西洋传统美声的理论和经验。
西洋传统美声大部分声乐论著的主要内容都是以论述“发音”为中心的,吐字问题被放在较次要的地位上,西洋唱法认为“正确的发音方法,吐字必定清晰”。因此是发音决定吐字。这也是他们有利于歌唱发音的意大利语言决定的。母音多,字母的位置准确,元音吐发一般在口腔后部或咽腔完成。而中国的语言结构甚为复杂,由一个个单音节组成,而每一个音节又绝大多数是个独特的音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声调问题,即“四声”。意大利语言是不存在四声问题的。因此,在中国民族唱法中,咬字、吐字与发声一样,同等重要,同样存在能力和技巧问题。因此,在借鉴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策三:寻找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要改变各种各样的方言习惯是一项不易的事情,但并非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可用两种办法来训练。一是养成良好、正确的说普通话的习惯。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曾提出“运用说话来训练歌唱”。说话和歌唱都是同一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都存在着咬字、吐字两个动作。说话时的咬字、吐字是保持自然而然的状态,不用注重着力点和气息的支持,而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在说话的基础上被夸张和强化了。由此可见,说是唱的基础,只要我们运用气息的支持来夸张地说话,就可以更容易、更轻松地正确掌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二是采用朗诵的练习方法。朗诵是把语言艺术呈现给观众,歌唱是把音乐化的语言艺术呈现给观众。朗诵对字的要求严格,读准声母、韵母、声调,读出音变,这也是声乐歌唱中必须强调的“字正腔圆”。在咬字、吐字方面,两者要求相同:清晰、圆润、悦耳。在气息运用方面两者都追求较深的气息支持。因此有人这样说过:“学过朗诵的人学声乐就是走了一条捷径。”
在实施这些对策的基础上,再充分运用前文所说的咬字、吐字技巧,我们相信歌唱中咬字、吐字存在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的。
总而言之,咬字和吐字是歌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只有通过对演唱中咬字和吐字技巧的训练,才能完美地将语言和声乐结合起来,既表现声音的魅力,又表现语言的魅力,达到声音美与语言美的统一,使声乐所特有的美感得以发挥,从而征服听众。
[1]酆子玲.歌唱语音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意]P·M·马腊费迪奥.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郎毓秀,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清]徐大春.乐府传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