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评论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2013-01-01安静
[摘 要]评论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渐渐成为品牌,成为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电视新闻评论是一个媒体的灵魂和影响力所在,是一种以电视为载体传播意见性信息的话语方式,只有在选题的把关、评论员的素质和评论方式上多下功夫,多策划,多思考,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在众多节目中成为“亮点”。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评论展示论据的优势; 评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特质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82 — 02
新闻评论,最早见诸于报刊。后来,随着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电视台都将精力集中在选秀和情感类的竞争上,电视正日渐成为娱乐工具,但随着电视观众日益走向成熟,一味靠单纯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为主的做法将使电视台陷入困境。 虽然从技术手段上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从节目的生产上来说,除央视和少数省级卫视以外,大多数省级电视台打造精品节目、品牌栏目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能否拥有自己的电视品牌,是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
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级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在形式上,也日益灵活多样,大胆创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目前已经成了一个集网络媒介、电子媒介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融合多种表现形式的传播形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直观和立体化的评论方式。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但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在资讯传播渠道多元的时代,一个新闻发生十几分钟后,就有获得的渠道。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视频摄录设备的家电化,使得拍客博客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颠覆了传统新闻学上独家新闻、抢新闻的意义。电视新闻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事实报道的层面,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电视新闻评论是一个媒体的灵魂和影响力所在,是一种以电视为载体传播意见性信息的话语方式,而通过新闻的“述”表现事实,用评论的思维逻辑和方式对事件展开分析、预测和评点,会使电视的媒介功能从浅层次的信息传播向深层次的信息解读功能转换,展示出“大新闻”的理念。海量的信息,各家媒体基本上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相比较而言,“说什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是“怎么说”、“谁来说”。一句话,解读事实,正成为媒体出奇制胜的独门法器。任何一个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与展开,都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托,以深度报道为目标。《焦点访谈》是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采集、选择“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大量反映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成为公众的焦点。
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新闻评论节目对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效果正日益显现,但开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不能单凭主观意志,也不能完全单纯依照观众的口味和市场需求。媒体的政治属性要求它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了解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同时,应当努力把握不同层次的观众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所以,要注意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群众喜闻乐见结合起来;宣传与服务并重,从而实现对舆论的控制和引领。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当前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从新发生的事实入手,一个具体的事件作为评论的载体的;也有将评论隐藏在新闻事实的过程当中,用所选择的新闻事件和与当事人的对话来进行评论的;也有选择一些代表性事件和观点进行评述的;还有采用个性方式如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方式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方式应该和栏目本身的定位相符合。在用新闻事实评论时,挖掘有深度、有代表性的事实。在注重评论时,应该注意点评的客观、权威性,观点来源渠道多,筛选时有侧重,有把关。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关注人们生活习惯、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研究受众特点,借鉴、吸收和利用其它媒介的传播手段,从中选材、利用网络平台等与读者进行及时的互动,在评论方式和反馈方式上追求互动等符合大众传播需求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的方式,还应该结合声音、图像等电视传播的特质,采用最新颖、最符合人们接受习惯的模式进行传播。将枯燥的论述与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相结合,强化评论的内容,让评论充满了人情味和接近性。
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使得它在提供论据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它可以有三种方式提供论据:屏幕形象;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介绍。电视节目的优势贵在视听结合,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屏幕形象动态、具体、形象,其真实性和可视性使观众身临其境。再加上评论员的直接评述,构成了电视评论在展示论据方面的优势。《焦点访谈》节目所有的访谈均围绕某一问题、“事实”进行,利用深度报道的形式层层展现事实、剖析事实,用事实说话,对事件认真调查、深入追踪,对新闻资源蕴涵的深层背景深挖细掘。它寓论断于叙事,通过对“事实”的一步步揭露,让观众在边看边思索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媒体暗含的观点和态度,最终使传播生效,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
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和评论员需要有较高的素质,除了渊博的知识,现场要有应变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政策解读把握能力。评论节目如果需要展现自己的节目特色,还需要评论员能够坚持表达个性化、风格化,有鲜明特色。江西电视台的《传奇》节目虽然不是新闻评论节目,但是主持人金飞在节目中插科打诨的点评,画龙点睛的解说,不拖泥带水的议论与这档节目的火爆是分不开的。
评论员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要素。评论员的素质和表现,直接关系到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要办好电视评论节目,就必须着力培养专职和兼职的新闻评论员队伍,挖掘专业人才。如果说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评论员则是媒体的旗手。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评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极大地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一个好的新闻评论员,能敏锐地感受、吸收、解读新闻信息,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闻附加因素。新闻深度报道要吸引受众,必须办出特色,这就需要有个性化的评论员。评论员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以及深刻的见解、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成为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要构成元素。
媒体的政治属性要求它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了解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同时,应当努力把握不同层次的观众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新闻评论员所具有的宽广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快速解读的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找到最核心的脉络和最本质的原因。这些素质与能力都是由他们深厚的社会背景与经历所决定的,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烈的求新、求实的新闻操守,使得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知识面,获得思维的创新和观点的确立。评论员必须对新闻提供一种独特的评说和判断,这种评论既是符合大众认知需求的,又是个性化的表达。评论员通过自己的眼光来选择和解读当天大事、要事、贴心事、有趣事,努力延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要注意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群众喜闻乐见结合起来;宣传与服务并重,从而实现对舆论的控制和引领。在这场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战中,评论员正日渐成为意见领袖,因此,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既是媒体市场竞争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更是国家舆论引导能力的战略需求。
电视新闻评论的方式,还应该结合声音、图像等电视传播的特质,采用最新颖、最符合人们接受习惯的模式进行传播。评论员在某一专业领域可能不如专家,但是,他在广泛的领域中要是一个“通才”,对各种社会问题,他都具有一定
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能做出基本合理的判断。这就要求评论员有非常广博的知识面和很强的浏览能力、概括能力。最重要的是,评论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特质,并作为“媒介领袖”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受众。小新闻、大背景、细评说、有个性。以小新闻为由头,找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平衡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形成一定范围的舆论氛围,成为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使评论作为一种精神渗透在电视媒介中并使之大众化。
评论员需要不断提高与观众沟通的能力。将枯燥的论述与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相结合,强化评论的内容,让评论充满了人情味和接近性。只有评论员与节目风格很好地融合,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格。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评论员,应该以其理智、睿智、真诚、坦诚、亲和等特质征服观众,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可。这体现在他的语言表达、语句的使用、语气,以及对评论进程本身的节奏把握上。
如果说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主持人则是媒体的旗手。一个成熟、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必然会有自己的名牌新闻评论主持人。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担任着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极大地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一个好的新闻评论员,能敏锐地感受、吸收、解读新闻信息,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闻附加因素。新闻深度报道要吸引受众,必须办出特色,这就需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新闻评论员所具有的宽广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快速解读的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找到最核心的脉络和最本质的原因。这些素质与能力都是由他们深厚的社会背景与经历所决定的,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烈的求新、求实的新闻操守,使得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知识面,获得思维的创新和观点的确立。
只有在选题的把关、评论员的素质和评论方式上多下功夫,多策划,多思考,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在众多节目中成为“亮点”,这就要求评论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新闻专业素养的学习。不要局限与本职工作,应广泛关注社会文史知识、政策动向、百科文化。还要加强对个人认识世界能力的培养,注意观察和揣摩身边和新闻报道中人和事的反思。保持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把自身的学习和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另外,在整个策划流程和团队打造上,也要做到每个环节的配合流畅,每个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很好的发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电视人,应该在策划、评论和拍摄手法等环节上不断创新,才能做出精品,打造好品牌。
〔责任编辑:郭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