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学校中的性别平等问题述评

2013-01-01王星霞

理论观察 2013年2期

[摘 要]性别平等问题关系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实现性别平等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学校是实现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以色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色列学校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性别平等在以色列学校中的现状、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原因、促进性别平等采取的政策以及对我国的一些启示做简要分析,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以色列;学校;性别平等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42 — 03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以色列妇女的地位就得到了切实地保证。以色列的国家独立宣言这样叙述到:“以色列国家……将保证所有居民的社会、政治权利的完全平等,不论宗教、种族或性别。”这份文件上面有两位女性的签名。二十年后,其中的一位,果尔达·梅厄(Golda Meir,1898-1978年),成为以色列的首位女总理,果尔达·梅厄是以色列创国者之一,她曾经担任劳工部长、外交部长及第四任以色列总理(1969年—1974年),她也是世界上第三位女性领导人。很多女性在以色列议会(Knesset)任职,许多已经进入政府的最高层。以色列政府和社会经过不懈努力,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某些领域还比较突出,本文以学校领域为例分析以色列的性别平等问题。

一、性别平等在以色列学校中的现状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性别平等是教育公平的一个弥足重要的方面。以色列作为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也非常重视学校中的性别平等问题。早在1983年,Dvoretzky委员会报告了关于以色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性别的差异:在12年级,只有15%的女学生在大学入学的考试中数学取得了好成绩,而30%的男学生在大学入学的考试中数学取得了好成绩。〔1〕在2000年,以色列教育的首席科学家发布了详细的关于性别差异的报告,该报告显示在中学数学和科学方面,与人文学科相比,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仍然继续存在。例如,在1999年,60%的中学女生和52%的中学男生参加了3级大学数学入学考试——但是仅仅14%的女生参加了更高级的5级大学数学入学考试,而25%的男生参加了更高级的5级大学数学入学考试。这些不同也发生在物理、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与计算机中等学科领域中。在物理学,男生比女生多两倍参加了5级大学物理学入学考试,相反,女生比男生多5倍参加了5级大学文学入学考试。〔2〕

在最近三十年,以色列的女性上大学的比率上升的很快。在1979-1980学年,女性占获得学位的学生总数的45%,而在2004-2005学年,比率上升为59%。今天,女性占以色列大学生的一半以上。最可喜的是,女生获得高层次学位的比率上升的也十分明显:获得硕士学位的女性从1979-1980学年的38%上升为2004-2005学年的57%;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则从1979-1980学年的27%上升为2004-2005学年的52%,比率提高了近一半。〔3〕尽管女性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人数超过了男性,但是在以色列,大多数女生学习习惯上被人们认为女性的专业领域,例如教学、护理、人文和社会科学。那些所谓的男性专业领域,例如技术、科学、工程和医学专业,她们往往很少学习,而这些专业通常是毕业后能带来更多工资收入的专业。

二、以色列学校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原因

虽然以色列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一直努力在学校教育中实现性别平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性别不平等在以色列学校中还存在着,并在一些领域显得较为突出。以色列学校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课程中的性别歧视

课程反映着社会认为重要的适合的知识,社会普遍认为这些知识应该在学校传授。当社会变化的时候,课程也随着变化,也就是顺着社会认为什么知识有价值的方向发展。因为人们认识上的局限和习惯、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课程和教学实践可能再产生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等思想和实践。〔5〕因此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利莫尔·莉夫纳特(Limor Livnat)任命一个委员会审查了以色列教科书中的性别成见问题,该委员会的主席是埃拉·基拉(Adv. Ella Gera),前以色列妇女网(Israel Women's Network,IWN)的执行理事。该委员会呈现给教育部部长利莫尔·莉夫纳特(Limor Livnat)的研究结果在2002年3月24日公布。根据该报告,96.4%的以色列教科书至少在性别歧视和成见的一个方面没能满足该委员建议的标准。该报告还指出以色列为青少年学生设计的教科书包含有大量的性别成见,而青少年阶段正是个人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6〕

(二)教师的言传身教

无数的研究显示,在社会和教育中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不同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不同,通常是因为社会、文化和历史影响到群体认同,而不是内在的倾向的原因。而教师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他(她)的语言、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可以想象,持男权主义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学生。可以这样说,学校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关键存在于教师手中。无论课程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女孩被阻止发言,如果男孩吸收了大量的教师的知识,如果外部的环境没有支持平等地接近教育,(男女)平等就不能取得……课程只有当教师很好地讲授它时,才有作用。尽管学校外存在着大量的性别不平等,但是教师在学校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实现性别平等)。〔7〕通过改变教师对待男生和女生的方式,从幼儿园到大学日积月累,能帮助在社会中塑造平等主义的价值,让男性和女性都能完全实现他们的潜能和抱负,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三)旧的文化和习俗

传统上犹太人对女性并不歧视,在犹太人历史上女性始终是生产和劳动中的重要力量,根据犹太教法,犹太人身份的确定是根据母亲而不是根据父亲,但是以色列国家的文化仍然是一种性别不公正的文化。例如,社会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有能力从政,对女性的期望较低,女性更适合干一些女性化的工作,如护士、教师等等。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对以色列妇女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当时的研究表明,以色列自建国以来,妇女在政策制定上面发挥的影响不大。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女人没有被认为是制定宏观计划的重要力量,这表明以色列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色列外交部长利夫尼(Tzipi Livni )于2009年3月12日在以色列议会开会期间说到:“以色列在实现男女之间平等方面仍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女性在议会中的人数较少是一种羞耻”。〔8〕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机构,同样也不是无性别的或是超性别的,也在有意无意地传播着性别不平等的思想。正如布迪厄所言,“被学校制度传输的文化……直到最近还一直不停地输送陈旧的思想方法和模式,如使男人成为积极成分、使女人成为消极因素的亚里士多德传统。”〔9〕

三、以色列为在学校中实现性别平等所采取的对策

为了促进学校教育中性别平等,实现人性的资源共享,以色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利莫尔·莉夫纳特(Limor Livnat),在上任后不久,表达了她致力于在学校系统中的灌输男女之间的平等性政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为性别平等项目预算增加了三倍,并要求所有的学校都要制定计划来改善性别平等。以色列政府为促进实现学校中的性别平等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修订教科书,消除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

以色列过去的教科书或多或少包含有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等对女性不利的思想,这些教科书通过教师或其它渠道传播着性别不平等的思想,对在学校中实现性别平等的理想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以埃拉·基拉(Adv. Ella Gera)为首的委员会于2001年10月提交了一份中期报告给教育部。该中期报告陈述到,自1978年以来大量的研究和报告显示以色列的教科书和学校不断促进、加深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它阻碍了在学校中实现性别平等的教育目标。该中期报告也陈述到先前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部报告从没有被实施或没能很好贯彻。在这份中期报告中,该委员会建议:使用一个标签来表明授权使用的教科书没有含有性别刻板印象;努力增加整个教育系统中每个人的意识和敏感性,针对在教材中出现的公开的和暗示的性别刻板印象;要求校长和教师确保在课堂使用的所有教材都是经过批准的。〔10〕

(二)培训教师,树立性别平等的思想

教师是实现学校中性别平等的教育目标的关键角色。教师实现性别平等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的言语和行为,它反映了教师的价值观、标准,以及包含有先前的经历和教学风格。在学校教育中实现性别平等要求教师具有一种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能理解性别平等的意义和重要性。

以色列的教育系统发现那些经过在职培训的教师从现存的培训项目中学习到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人类和民主的价值。他们逐渐认识到性别歧视教育和对待不同性别的不平等方式对女生所引起的日积月累的伤害。这些教师开始有兴趣学习如何避免性别歧视,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就业方面。通过在职培训,能帮助教师摆脱传统的偏见和老套的教学方式,改进课堂互动。如果需要,实行介入计划,目的是改变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意识和先期规划,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帮助在男生和女生之间实现平等的机会。

另外培训教师平等对待男生和女生,要考虑文化的不同。培训教师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拒绝传统的价值或思想、技能发展、成就和选择的情感因素,而是努力扩大男生和女生在一些领域的选择机会,来确保他(她)能做出客观的选择,以实现他(她)各自的潜能。

通过培训教师,使教师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能用平等的方式在学生中间来分配职责、学术和社会任务;教师必须明白每一个性别之间的情感、社会和认知的构造的不同和相似之处,满足这些因素产生的不同需要;用平等的和尊敬的方式对待不同的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在交谈和书写中平等地对待与性别相关的问题;发展教师的性别平等的行为意识;发展和培养教师在学校和社区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关于直接和间接的性别成分的敏感性和临界性。

(三)改进学校政策,促进性别平等

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深远。为此,以色列政府建议在学校开展一些努力培养性别平等的文化项目,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推动让所有学生(不分男女)拥有平等的机会,在生活的所有方面、在平等的条件下、在一个尊敬和发展的氛围下;在人、财的资源利用方面提供平等的机会;创建一个关于性别的情感快乐和信心十足的社会氛围。

在教学、学习和评价方面,过去的教学、学习和评价方式也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特点,不利于在学校教育中实现性别平等。为此,以色列政府建议使用促进机会平等的教学、学习和评价方法,这些方法与男生、女生拥有相同的风格和需要相兼容;批判性地审视当前使用的学习教材;发展详细审视性别问题的教学单元;在教学、学习和评价中,书写和话语必须平等地对待男生和女生。〔11〕

四、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性别平等问题关系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女性的地位、实现性别平等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学校是实现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在以色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女性接受教育的总人数和比例不断扩大,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和层次明显上升等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以色列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实现深层次的性别平等。

回顾我国女性受教育问题,我们会发现,我国的女性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在接受教育的总人数和比例、接受教育的年限和层次、接受教育的质量和条件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改善和提高。“2006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教育在校女生达到835.69万人,是1978年的40多倍,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8.06%,男女在校生比例由1978年相差60个百分点缩减至不到2个百分点。同年,全国女研究生人数突破48.6万人,是1978年的587倍,占研究生总人数的44.01%,比1978年女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提高了34个百分点。”〔12〕但是我国女性在学校教育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以色列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例如大多数女性习惯上学习被人们认为的女性专业领域,较少涉足那些所谓的男性专业领域。而且与以色列相比,我国学校教育中性别平等问题更为严重:2006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教育在校女生达到835.69万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8.06%,还没有达到与男性持平的程度,而以色列在2004-2005学年,女性占获得学位的学生总数的59%;在高层次学位获得方面也存在着差距,2006年中国女研究生人数突破48.6万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44.01%,而以色列在2004-2005学年,获得硕士学位的女性占学生总数的57%,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占学生总数的52%。

针对我国学校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要求我们也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确保女性受到平等的学校教育,例如修订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成分,培训教师使其具有性别平等意识,改变社会、学校中性别不平等的做法,发展性别平等的文化等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保证女性在学校教育中享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和机会,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在学校中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许多代人不松懈地长时间努力。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