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级
2013-01-01陈秀梅
摘要:实现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班级。构建和谐班级,就应牢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做是成长中的人、社会中的人。结合工作实践,本文从理性引导学生、赏识激发学生这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了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方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以人为本 理性 赏识 和谐班级
和谐班级,离不开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更离不开班里每一位和谐的学生。和谐教育不仅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谐,也是每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实现和谐教育,根本着眼点在于人。“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质,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人享受良好的教育,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班级,应牢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作成长中的人、社会中的人,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获得最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从而实现最优化的发展。
一、理性引导学生
2aac8b0ebd45129f562c1a0dc2a0f1dcd9a00df9314385966e02942265fe7c62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说过:“个性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源泉,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孩子是不可想象的。”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朝着良好的方面发展,尤其要关注那些有个性的学生。
记得在高一入学教育时,我就强调学生不能带手机进入教室。可是第二天清早,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李洪明目张胆地拿着手机与其他同学在讨论着,我便对李洪有了深刻印象。再加上,他以前的辅导员跟我说过:“这个小孩很聪明,也很调皮。如果管教得好,他能成材;如果没管教好,可能会影响他的前途。”根据对他的了解,我心里已经想好了对策。我走到他面前,请他交出手机。他嬉皮笑脸地对我说:“我用手机把昨天数学老师讲的题目拍下来了,现在是和同学讨论这道题目的解法。”言下之意,他用手机是为了学习,而不是玩游戏或打电话,我应该允许他使用手机。我心想,这正是我跟他沟通的最好时机,也是对他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时机,而且这件事情处理得好,还能为班里的其他同学做个表率。于是,我请他来到我的办公室,认真地跟他交谈这件事。首先,我表扬了他学习很努力,也很聪明地想到用手机拍下题目回家做的办法。然后,我话题一转:“但是,我并不认同你的这种做法,抄题目并不需要几分钟,还能熟悉题目,而且使用手机毕竟会给学习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也违反了班级的规定。你设想一下,今天你带了手机,明天可能别的同学也会带手机来,这样下去,班里会出现怎样混乱的场面?”接着,我又跟他摆事实,讲了很多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洪最终主动地把手机交给了我,还向我保证他一定会努力学习。
在李洪高中学习的生涯中,我不断地引导他,关心他的成长。在他调皮时,我会督促他;在他表现好时,我会表扬他。李洪也没有让我失望,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年级前二十名,理科综合成绩经常得到全年级第一名。他的父亲跟我说:“高中这两年,他的进步非常大,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也比以前更加懂事了。”
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心灵,教师应该有这样宽广的胸怀,宽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保护他们的自尊,允许每位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真诚地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学生才会演绎出更精彩的人生。
二、赏识激发学生
进入高中以后,学业的加重、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自卑心理。在这个时候,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人类的思想就像电池,它有正极,也有负极。班主任应该及时给学生的思想充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以发挥其积极的功能。黄莉刚进入高中时就很不适应,虽然她学习很努力,但第一次月考的成绩非常糟糕,她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看着她意志消沉,我及时找她谈心。她觉得,班里每位同学都很聪明,她已经尽了力却还是落后于他们,尤其数学、物理和化学是她的弱项,她担心以后会落后更多。听完她的话后,我先分析了她的月考成绩,让她明白其实她的成绩还有提高的空间;然后,我跟她探讨了她的学习方法,她承认自己还是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接着,我又表扬了她的一些优点,如好学、上进、勤奋等。经过一番耐心的思想工作,黄莉充满了信心,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我的办公室。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当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及时表扬她的点滴进步,鼓励、激励她不断前进,使她永远充满自信。两年过去了,黄莉的进步非常大,学习成绩基本稳定在全年级前十名。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之间最微妙的接触。教师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学生会因为教师温馨的谈话、温和的笑容、友好的动作、发自内心的赞美而焕发光彩,找到自我,充满自信。关爱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受到触动,健康地成长,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首要因素,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和谐,如春风般温暖,沁人心脾。和谐的班级犹如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给学生轻松的学习空间和亲密的交流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愉快地学习、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