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快乐识字的六种方法
2013-01-01申昭义谭柳青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适宜的识字教学活动,既能抓住有利时机,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汉字数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幼儿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结合教学经验,笔者从涂鸦、临摹、说话、游戏、奖励与说故事这六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其意义十分深远。
一、把识字与涂鸦结合起来
幼儿的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对周围事物认识和理解的深入,他们产生了用自己的双手来勾画和表达美好事物的想法。于是,幼儿的涂鸦活动便开始了。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合理地在涂鸦中进行汉字或其他语言文字的教学。幼儿的涂鸦主要是画画,就汉字学习来说,可以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一边教幼儿画画,一边在幼儿所画的画旁边写上相应的汉字,以此作为对画的题词或说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理解了这些汉字的意思,可谓一举两得。
二、把识字与临摹结合起来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识字方法,它可以让幼儿领略到汉字间架结构的神韵,还可以培养幼儿写字的手感。当然,在识字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本笔画开始,到汉字的笔画、结构以至神韵,一步步地教幼儿临摹,以达到逐步提高的识字效果。
三、把识字与说话结合起来
有时,教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让幼儿不停地写、反复地写,他们自然就能掌握。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使幼儿会写这个字,但他知道这个字如何使用吗?”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将认识汉字与说话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汉字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基础。
四、把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
如果让幼儿形成了“学习就是端正地坐着、不停地写着、不停地读着”的心理定势,那么他们就会从心理上拒绝学习,这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和形式来进行引导,培养幼儿“乐学”、“能学”和“好学”的精神。教师可以设置游戏活动,把识字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如在“跳房子”这个传统游戏中,教师可以把“目、品、田”这些带边框的汉字融入游戏当中,寓教于乐,其乐无穷;又如教师可以设计写有汉字和偏旁部首的卡片,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发明汉字,这样不仅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更增加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把识字与奖励结合起来
当幼儿在识字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时,教师应给予情感上的激励。心理学表明,激励是最好的老师,给幼儿多一点激励,少一点责罚,是帮助幼儿成功学习语言文字的必要心理准备。因此,每当学习结束后,教师都应该按照“享受劳动成果”的原则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奖励。
六、把识字与听故事结合起来
听故事可以丰富和发展幼儿的语言文字水品。蕴藏着无穷乐趣的故事会自然激发幼儿学习语言文字的愿望,教师只需启发和引导幼儿:“带给我们动听故事的,正是那些一个个神奇的、会说话的汉字。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文字,我们不但可以读到更多有趣的故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其中的乐趣。”这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文字的热情。
(申昭义系湖南省芷江县新苗育儿园副园长;谭柳青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