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不息,教育不止
2013-01-01黄丹
中职生正值青春年少,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是他们常被人们认为是考试的失败者。因此,中职教师应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让中职生学会尊重与关爱他人,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服务祖国的远大抱负,使他们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树立自信。结合多年的中职生教育实践,笔者谈谈对中职生关怀教育的若干看法。
一、勇当关怀教育的主体,切实关爱中职生
中职教师是关怀教育的主体,而每一位学生则是关怀教育的客体。关怀教育不仅体现在教学中,也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勇当关怀教育主体的中职教师应时刻牵挂着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为学生分担压力与尽力解决问题的状态,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正处于被关心的状态中。“被关心”是关怀教育的重要部分,只有每一位中职生切实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心,才能使关怀教育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淡化教师的职业观念,积极关爱中职生
作为关怀教育的主体,中职教师应当完全融入被关怀者之中,而不能以教育者的姿态来对待中职生。因此,中职教师要逐步淡化职业观念,把教学从狭窄的教室空间和固定的上课时间中解放出来,以博爱融入到中职教育中去。另外,中职教育也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教师只有淡化职业意识,才能与家庭及社会各方进行有效合作,实现全面协调的教育模式。不从职业要求着手,而从人类的本性角度实施中职关怀教育,建立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宏观联系,或许才是中职教师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三、加强师生对话,用心关爱中职生
对话交流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渠道,也是创建与保持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但是,对话交流这种方式却很少用于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以权威者的形象面对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却唯独缺少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笔者坚信,对话交流对中职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真诚地与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的想法,坦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与家长进行真挚的对话,用心与家长沟通信息、交流想法,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促进中职生的协调发展。此外,中职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主题形式,丰富与学生对话的内容,如从信仰到理想、从亲情到爱情等都可以成为师生对话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全方位的关爱。
四、多创造实践机会,引导中职生自主参与
为中职生创造实践机会,是中职关怀教育的实践基础。有些家长会在家里饲养宠物,借照顾宠物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感,是指学生在无人告知的情况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情感,如每天按时、定量喂食宠物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纠正学生的陋习。如让学生修理门窗或破损的设备、参加种植或饲养活动,或者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成为教师的助手等,都可以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并感受到被他人关心。
在对中职生进行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最大的关怀,为他们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品德,这样才能培育出合格的现代化人才。
相对高中生,中职生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中职教师应担当起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重要职责,尽心帮助每一位中职生走好成长与学习的每一步。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