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略谈

2013-01-01陈燕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3期

摘要:作为师生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能体现教学的智慧性和艺术性。课堂提问方法得当,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提问的趣味性、针对性、留白性和创造性四个方面,简要地谈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技巧

课堂提问是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渠道,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深入地研究课堂提问的技巧,没有细致地分析提问的细节,也没有精心设计提问,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小学生的理解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必须注重提问的趣味性。通过有趣的问题和通俗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时间的时、分、秒”时,笔者以一个谜语作为课程的导入:“三个兄弟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说不用嘴,他们会跑不用腿。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上学。请问他们是谁?”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谜底是“钟”后,笔者展开了这堂课的教学。这个提问不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巧妙地导入新课的教学,可谓一举两得。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围绕重点、消化难点、扣紧疑点、有的放矢的提问才算有效提问。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接后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这个逐层深入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把他们的思维引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另外,提问的针对性还体现在回答对象的选择上,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学生回答、小组讨论回答及自由抢答的方式来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倾听,以便及时进行补充。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有留白性

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空间。如果问题设置太浅,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来,就无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尽量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找到学生的最佳思考区,把握课堂提问的度。如在教授“8的乘法口诀”时,笔者出了这样一组题目:“4×8+8=_,5×8=_,6×8+8=_,7×8=_。”如果只要求学生算出结果,显然要求太低了。因此,笔者在学生计算完之后,接着提问:“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两组题,自己重新编一组题目?”这个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思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找到最佳的成功路径;又如在教授“11~20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1个10和几个1组成十几”的概念,笔者顺势提问:“这里有15个鸡蛋,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方法,让人一看就知道是15个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给了学生极大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思考1个“10”和5个“1”之间的关联。

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有创造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教师可以用“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是否相等”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通过裁剪、叠整、测量等方法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得出“上下两个底面能够完全叠合”、“两个底面的半径、周长相等”等多个结论。只有创造性地解答数学问题,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能力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朱大禹.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江苏教育,2006,(6).

[2]徐玮.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