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是顺其自然的

2013-01-01陈美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3期

周国平说:“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由此可见,两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也在于此。

在《庄子·秋水》篇里,河神河伯与海神北海若有一段对话。北海若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顺乎天然,乃是一切快乐和善良之所由来;而服从于人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由来。

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但它们有个共同点,即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同样能感到快乐。《庄子·逍遥游》篇叙述了一个大鹏和小鸟的故事。大鹏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小鸟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都感到勉强。但是,当大鹏和小鸟各尽所能地飞翔时,都感到非常快乐。这说明万物本性生来就不是一致的,强求一致也没有必要。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这是常识。可是“断鹤续凫”、“络马穿牛”,强求一致的教育戕害了孩子的天性,徒劳无益还算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浇灭了他们天赋的火花。

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这是一片安静的天地,没有大奖,也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数学有很多简单而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人废寝忘食,经年不决,一旦发现了光明,其快乐是不可形容的。”可如今,孩子们游弋在“奥数”的世界里,痛苦万状,“数学之美”变成了遥远的神话。孩子们如饥似渴地弹钢琴、学画画,却欣赏不到音乐和绘画的美。“音色,就像没有云朵的晴空一样,无比透明;超凡的瞬间变化和动态响应,纯净无瑕。”音乐老师是这样描述音乐的,可孩子的体验却是“差不多练到皮开肉裂,才能算修成正果”。

我们本该明白教育应该做什么: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鼓吹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传授技艺。就像大自然可以让千花万树呈现至美的景致一样,教育也可以凭借大自然的力量,把人培养到极致,在学生进取的欢乐中、在我们如释重负的赞叹中,你会感到眼前一亮:教育原来可以这般美好!

教育是顺其自然的,教师帮助学生扩张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把自己生命内在的规范发挥出来,纵横捭阖而不逾矩,使得生命得以激扬,并且走向正确和正义的境界,教育也由此得到了最充分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