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2012-12-31陈芝水

考试周刊 2012年73期

  摘 要: 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比较高,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实验教学。本文就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探讨,以便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动手实验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物理实验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思维较活跃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安排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使学生在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谈谈见解。
  一、改变传统的实验,对有些实验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及一些课外小实验给学生的感觉总是离生活较远,不贴近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有些事不关己的感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如: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实验的器材。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可以进行实验。在讲压强时,书本上使用小凳、砝码、海绵做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他们身边的铅笔、小刀、橡皮来完成这个实验。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明白物理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其实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既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使学生产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为实验而实验,更不能跟着教材走,应对现有的实验进行大胆的创新。
  二、重视演示实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几乎每节新课中都设有演示实验,物理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和规律都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且演示实验教学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它使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具体。在课题的引入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较生动有趣的且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或能让学生感到意外的实验进行演示,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光的色散时,教师可以一开始就用三棱镜在教室里做出太阳光被色散的效果,学生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自然会有想学的欲望,从而认真地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及对规律的认识,更好地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凸透镜的成像时,如不采用演示实验来辅助讲解,学生就很难理解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也很难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从而影响到光学中其他部分的学习,如照相机原理、放大镜原理、幻灯机原理等。
  因此,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及总结相关的规律。但是,在教学中不是演示实验越多越好,过多过杂的实验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效果。演示实验一定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
  三、加强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在我国,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一直相对较弱,因而在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养成动手实验的习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可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学习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基础。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应该不怕麻烦,尽量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实验过程的严谨性。首先,要求学生明白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熟悉实验中用到器材的规范操作。其次,要求学生对本次实验进行设计,包括实验步骤的设计、怎样记录数据等。最后,要求学生处理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数据的处理来得到一定的物理规律。例如:在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个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充分地预习书本,知道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找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引导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基本步骤进行设计,能够准确地把物距分成u>2f、f  四、进行随堂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随堂实验,即边学边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对于一些可见度不高,不宜演示的重点实验和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的小实验,如:三棱镜色散现象和一些仪器刻度的观察等;或适合学生动手探索规律的实验,如:初三的欧姆定律或对于有些基本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如:电表、秒表、温度计、滑动变阻器等。随堂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激发其兴趣、促进其知识的掌握具有很好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形象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五、重视小实验与制作,多开展课外活动。
  物理教材中很多的“小实验”、“小制作”都非常有趣,也非常实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以应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些小制作或小实验,让学生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制作简单的仪器。例如,学过光的反射后,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学过浮力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个潜水艇模型;学过温度计后,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温度计;学过电动机原理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电动机模型,等等。这样的制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好地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总之,充分地应用物理实验教学,不但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好地培养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老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学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