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的HR在云端

2012-12-31强音

职业 2012年7期

  前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尽管HRMS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但中国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且HRMS的普及率未超过半数,对SaaS的了解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末HRMS诞生以来,至今已发展为第四代,HRMS对于企业业务发展的战略意义已有大量实证检验,并成为众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标准配置。一些研究报告证实了自动化、信息化方式是解决日常人力资源问题的关键之一,并再次肯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来自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为核心的三个地区的727家企业HRMS的市场覆盖率、市场需求、购买行为及未来计划进行调查,旨在了解HRMS在中国的应用及市场需求情况。研究对象半数以上为外资企业及合资企业,其中35%的企业来自于国内民营企业。所有企业中,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例为60:40,这与中国企业应用HRMS的企业类型分布基本吻合。
  随着高速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和SaaS软件架构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供应商转型进入SaaS市场,该市场的并购交易活动日趋活跃。SaaS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革命性和跨越式更新换代是一个机会,但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了解和确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需求情况,以真正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层面的需求。然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对于这一全新架构的认识普遍不足。
  一、HRMS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1.目前HRMS覆盖率不高,但企业信息化意愿较强
  HRMS在中国企业的覆盖率并未达到此次调查所预期的水平,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拥有HRMS的企业的比例仅为47%。事实上,多年来,这一比例可谓裹足不前——2005年华信惠悦对包括港澳台地区的289家中国境内企业调查发现,当时已有42%的企业采用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而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拥有HRMS的企业比例要高得多,澳大利亚在2008年已经有68%的企业采用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德国HRMS的覆盖率也达到了70%以上。
  中国企业HRMS覆盖率较低,原因在于很多企业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较薄弱。另一重要原因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严重不足,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的水平较低,这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尤其为甚。
  虽然HRMS的覆盖率并未达到满意水平,但是企业接受或考虑信息化方式的意愿仍比较强烈。2009年著名的调研机构IDC发布趋势报告预测,未来5年将有700万家中国中小企业能够在线实现企业管理、企业间协作和社会公共服务。显然,中国有巨大的自动化市场空间,多数企业愿意考虑更换或引进HRMS。本次调查也发现,约30%的企业已有计划或准备计划引入HRMS。有数据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意愿越加强烈。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决策趋于理性,同时HRMS现有的功能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期望存在巨大差距
  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记录人力资源业务信息是目前未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企业引进HRMS的主要驱动力。其中,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企业引进HRMS的第一因素,比例高达82%。而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合规性等也是企业看重的要素。其中,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比例为62%。可见,即使是目前还未使用系统的企业,他们对于HRMS系统的要求也已上升到商业智能阶段。调查还发现HR平时工作花费时间最长的领域在招聘、薪资处理、人事信息记录、绩效管理、组织管理、培训管理等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者日常工作最耗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能反映他们对HRMS的潜在需求。调查显示,人力资源管理者日常工作中最耗时的领域是招聘,比例高达67%,远远高于其他工作事务。同时,在现有的HRMS系统使用者中,认为招聘最耗时的比例为63%,而HRMS招聘功能的覆盖率为29%。说明HRMS的功能与期望需求仍有巨大差距,并且比较耗时的工作目前并不能被现有HRMS的功能所覆盖。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趋于理性的另一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把系统的功能、成本、服务水平作为选择HRMS的关键因素,而供应商的规模、客户数量及其品牌对企业选择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功能是企业在选择HRMS时最重要的因素,而成本对于那些未使用HRMS的企业而言,是除功能外的首要考虑因素,原因在于没有HRMS的企业中,规模较小的企业或民营企业的比例更高,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加看重对成本的控制。
  3.目前大多数HRMS的设计存在缺陷或不足,人力资源管理者们最为期待智能分析等辅助决策功能
  目前,HRMS的功能分布在不同性质与规模的企业中略有差异。国内民营企业和非欧美外资企业中,有招聘功能的比例较高;工作流管理功能较少地出现在欧美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中。而中等规模(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