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银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发展新趋势

2012-12-31陆晓明

银行家 2012年9期


  近十年来,随着市场动态化发展,跨国银行对自身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战略性的重大调整,频度增加、周期缩短。跨国银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涉及的核心内容包括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并建立协调机制:客户/产品/地域,条条/块块,国际化/当地化,集中化/分散化,集权/分权,分行/子行。在次贷危机(以下简称“危机”)之前,许多大型跨国银行就一直在探讨和重组这些关系;“危机”后的环境变化对跨国银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跨国银行出现了新的重组趋势。
  “危机”对跨国银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的影响
  “危机”大大冲击了跨国银行发展,暴露出了银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优劣,也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的经验教训包括:
  首先,银行风险不仅来自资产方也来自负债方,包括:负债相关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展期风险、币种错配风险等。而跨国银行由于涉及多市场、多币种,负债方更容易发生风险。跨国银行不仅需要面对更大的资产(资本)配置挑战,而且需要面对更大的负债(流动性)管理挑战。而在应对这些挑战中,管理模式的合理与否十分关键。
  其次,以区域为中心,在当地分散化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融资管理),更有利于抵御市场冲击。
  第一,“危机”中跨国银行的资产普遍减少,但从资产构成来看,银行间资产下降最快,银行内部资产下降最慢;从币种来看,银行所在地的外币资产下降最快,当地本币资产下降最慢,跨国资产居中。仅从资产方面尚难以完整解释跨国银行抵御市场动荡能力的差异,需要进一步了解资产的融资来源方面。
  第二,海外当地货币资产(融资)比跨国资产(融资)更稳定,当地货币核心存款比市场批发资金更稳定。相应地,从融资管理模式来看,区域分散化比集中管理模式在危机中更稳定。例如,西班牙跨国银行更多采用分散化资产负债管理,在当地从事融资,并以当地货币资产为主,在危机中损失相对较小。而采用集中模式从事跨国资产负债管理的瑞士银行,损失则较重,特别是在储蓄率高的新兴市场更是如此。2011年7月,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表明,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和桑坦德银行(Santander)都取得了“完美”测试结果,BBVA以9.2%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取得第一名。最近,西班牙经济以及银行业整体状况恶化,银行整体难以获得合理价格的短期融资,相应地,这几家银行也受到拖累。但它们的海外业务却相对稳定并逆势而动,使得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和经营业绩好于同业。应该说,当地融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些银行。典型案例如,危机中西班牙的跨国银行在拉丁美洲的子行相对稳定,这种稳定除了资产质量较好外的重要原因外,还在于其融资来源在工具、市场、期限、债权人各方面均高度分散化,且采用当地化负债管理模式,不太依赖短期批发市场和集团资金。
  应对“危机”的实践表明,银行资金来源越多元化、海外跨度越大,越有必要在当地融资、利用当地央行资金、了解当地资金市场和监管要求。
  最后,集中化流动性管理更有助于抵御市场冲击。集约化统一调度资金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提高利息收入、降低利息支出、分散融资来源、合理配置资金和降低管理(IT)成本。这是因为,集中化流动性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海外资金运作,跨国调度集团内部资金,调剂各币种余缺,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更强。日本跨国银行机构在危机中的表现就是此方面的典型案例。
  总之,分散化和集中化管理模式均有优劣,但一般来看,分散化融资管理与集中化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是更佳的组合。
  “危机”后资产负债管理和组织结构环境变化
  跨国银行业在危机前的经营环境有些在延续,有些则出现了变化。
  “巴塞尔协议Ⅲ”和各国监管当局带来的影响
  一是,“巴塞尔协议Ⅲ”要求下的跨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趋势。“巴塞尔协议Ⅲ”和以往历次监管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突破了资本充足监管,将监管外延从资本扩大到流动性,扩大到资产与负债结构匹配,补上了资金这一环,力图全面重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新的资本、资产负债和流动性三维风险管理结构,要求银行对这些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同时达到资本成本和资产负债风险最小化。相应地,负债和融资管理也正在成为跨国银行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银行跨国发展,特别是多国化战略和分散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会更加显著。
  “巴塞尔协议Ⅲ”的逆周期资本运作,要求各国监管机构对系统重要性银行保留0~2.5%的逆周期缓冲垫要求。缓冲垫何时建立以及具体比例由监管机构确定,银行无法控制。这无疑将增加银行资本负担。但增加的程度则取决于银行跨国发展程度,以及银行对母国和各当地市场逆周期缓冲垫的加权计算。由于各国经济周期的不完全正相关性,各地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逆周期缓冲垫要求,在同一时点上也会不一致。此外,各国对经济周期的评估及缓冲垫计算方法也不同。因此,跨国银行有可能通过更频繁地调整该项计算,来部分抵消各市场对逆周期缓冲垫的资本要求,减少资本占用。
  随着赢利压力上升,银行会对资金成本更为敏感。而多国化、分散化管理的跨国银行,则具有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资金来源的优势。
  “巴塞尔协议Ⅲ”认为汇率风险是流动性风险的一部分,并要求银行根据每一主要货币来评估和决定流动性覆盖率,以监控和管理货币敞口的总水平和趋势。这将促进银行从事多币种海外资产配置,而多国化、分散化的跨国银行则更具优势。
  “巴塞尔协议Ⅲ”会增加银行运营成本,跨国银行会更注重在全球寻找低廉资金和降低所得税,以减少利润损失,因而也会更加注重在合规前提下,在低成本地区对某些交易从事离岸簿记操作,离岸簿记中心将进一步发展。而多国化、分散化模式也更具优势。
  “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覆盖率要求跨国银行更多采用分散化结构,在当地融资和增加流动性,这将限制跨国银行通过集团内部跨国调度流动性余缺的运作模式,从而推动其从一体化的集中模式向分散化的独立模式过渡。
  二是,各国监管状况对跨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各国监管机构一方面期望融资来源多元化,这会对外资银行可能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则会加强直接监管,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冲击,因此,各国监管可能会更加要求外资银行采取子行形式,推动银行机构的资产和负债当地化。
  各国在危机后都加强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如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采取国民待遇,对待包括分行和子行在内的全部外资银行,并且采用资产规模而非机构形式来划分系统重要性外资银行,对所有的系统重要性外资银行实行属地监管。
  由于美国银行业外资分行的负债大部分是行内、批发市场资金,“巴塞尔协议Ⅲ”和美国监管新要求将会迫使这些机构调整资产负债表,分散化管理资金和流动性。
  《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还规定,当某个外资银行“对美国的稳定带来风险”时,若其母国未采取措施减缓风险,美联储可终止其在美分行的运营。英国金融服务局(FSA)要求所有的外资银行包括分行、子行在流动性上均“自给自足”。有些国家则要求所有的外资分行、子行都独立满足流动性指标。
  东道国监管机构会更加要求外资银行符合当地流动性规定,促使跨国银行采用放权、分散化融资管理,在当地分散持有流动性,而非依赖集团内部资金。
  总之,“巴塞尔协议Ⅲ”和监管改革加大了跨国银行集中化与分散化两种管理模式间的矛盾,也放大了它们的优劣势,并对分行也采用类似于子行的当地监管,包括风险资本要求、杠杆率规定、流动性要求、信贷风险敞口集中度披露和压力测试等。
  市场环境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更多从贸易向直接(金融)投资转化。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的国际业务、资产与商品流动和实体经济越来越脱节,而更多受到资金流动、资本流动的影响。这一趋势在危机后可能延续,如图1所示。
  全球科技、产业进步,使得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结构性变化。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同一产品不同工序间的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银行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也从国际贸易更多转化为直接投资、价值供应链、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等。
  在金融脱媒驱动下,目标客户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间重新组合。其特征为:大公司更多依赖市场融资,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成为银行的更重要功能。
  这些因素正在并将继续影响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它们对跨国银行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解决当地、分散化融资管理与跨国、集中化融资管理间的矛盾,如何处理条线/地域、集权/分权、分行/子行组织结构间的关系。由于其中许多是新问题,银行业对此尚未形成成熟的应对经验。但从银行业近两年的变化中仍可探查到一些趋势。总之,在上述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危机前跨国银行的某些发展趋势会继续,某些会改变,同时,也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跨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资产管理方面
  一是,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银行海外机构当地货币、当地资产增幅及其全球GDP占比超过国际资产。危机后这一趋势仍然继续,如图2所示。
  从地域来看,跨国银行在新兴市场的资产中,当地货币、当地债权占比超过对发达市场资产投放,如图3所示。在东中欧,这一状况尤其明显。
  二是,跨国资产中银行间、市场交易类(如证券化产品)债权占比下降,对私有机构债权占比上升,如图4所示。危机前,银行业曾倾向于采用市场运作从事资产活动,这类业务更适于远程操作。危机中,这类业务占比下降,对私有和公共部门的信贷资产,特别是零售资产,占比上升,这一趋势将会延续。这类业务更需要通过在当地设立机构,直面客户完成。
  三是,跨国银行海外当地业务更加以家庭、中小企业融资等零售业务为主,跨国银行要继续服务当地客户,需具备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零售银行业务超过批发业务成为银行跨国发展的目标。而大公司、跨国公司业务更多与市场融资相关,跨国银行要继续服务这类客户,则需同时具备参与资金、资本市场业务运作的能力。
  负债、融资、流动性管理方面
  跨国银行将会更注重融资来源在债权人、市场和地域方面的多元化,以降低资金来源集中度风险。将更多采用当地资金为当地资产融资,将更加注重提高负债的期限和稳定性。负债项目会和资产出现反向调整:对资产提高流动性期限,如针对现金、存放央行资金和政府债券;对负债则延长期限、增加稳定性和缩短流动性。
  跨国银行业采取的主要举措有:减少机构间跨国拆借在融资中的占比,即使是银行间资金也集中在6个月以上的长期存款。负债中来自批发市场的融资还会增长,但有可能出现非银行间资本市场资金占比可能上升,以及银行通过其设在金融中心和离岸市场的分支机构筹集的资金占比上升等情况。主动负债这种形式仍会继续,但可能更加集中在从属债务等期限较长、较为稳定的资金。
  此外,日内现金管理会越来越成为监管的要求,跨国银行业需要提高对全球流动性的监控和报告频率,开展日内甚至实时流动性管理,随时掌握现金头寸和资金缺口状况。跨国银行对IT系统和数据的要求及管理难度将超过其他银行。
  最后,集中化和分散化管理的压力同在,跨国银行业可能更倾向于采用混合模式。关于混合模式,是集中化和分散化模式的结合,其更具有弹性。各国银行可能采取在集团层面,集中资金和流动性的信息、账户、技术管理;同时,融资来源可能更加分散化、当地化。
  所谓集中化模式,是指跨国银行将更多采用资产负债、流动性、资本三者综合管理替代分离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为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对盈利的影响,跨国银行将更倾向于在集团层面合并流动性管理和资金监控,以及对抵押品和应急负债的管理和监控。如在集团内部调度资金、减少外部融资,建立动态资产组合、现金流量分析预测能力,以及采用轧差手段减少对流动资金头寸的需求等。这一趋势使跨国银行分行、条线组织结构的优势更加突出。而所谓的分散化模式,是指跨国银行融资来源及其管理可能更倾向于分散到各市场、各分支机构。
  实际上,海外地域跨度大的银行,更有可能围绕一个全球流动性中心或几个区域中心组织海外运作。这些均要求跨国银行同时具有当地融资和通过市场融资的双重功能。
  在此方面运作较好的巴克莱银行,其跨国资金管理模式即具有典型的混合模式特征。巴克莱旗下的全球零售、巴克莱公司、巴克莱财富和总部功能等业务线的资金结构,包括当地客户存款、股权资本及其他长期资本。巴克莱资本则采用担保、无担保批发市场资金。该银行将日内实时流动性监控和管理视为关键程序,如对各币种的支付流及其抵押都实时监控,确保在任何时刻都有充足的抵押和流动资金保证按时支付。且定期监控和维持流动性来源的地域、产品、期限和币种多元化。这些都要求跨国银行流动性管理在集团层面高度集中,而将融资来源及其管理分散到各地。
  组织结构方面
  和上述资产负债管理的挑战和冲突密切相关,跨国银行在组织结构方面也面对挑战和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条线/地域、分行/子行间的两难处境。
  母国和东道国监管机构都更倾向于要求跨国银行当地化,海外机构相对独立,并与集团其他部分保持隔离,在当地融资和从事资本、流动性管理,以防止某地危机出现时扩大到集团其他部分。
  由于地域中心组织结构在销售和客户服务方面可以更贴近当地市场,许多地域跨度较大的跨国银行在危机前,已出现了从业务条线管理模式,向区域中心模式倾斜的回归趋势。危机后的监管和市场环境变化,则更加强了这一趋势。
  法律形式方面
  外资分行与子行相比,在监管严格程度及监管成本上的优势正在下降,但在业务限制方面的劣势反而更加突出。因此,跨国银行更有可能倾向于采用子行形式扩展海外业务。这也使得跨国银行的区域管理中心模式优势更加突出,因为这种模式要求建立当地司库,分散融资管理,以满足当地融资需求。
  分行并不适合当地化,而更适合集中流动性管理,其在内部资金调度方面更具优势。典型案例如2011年7月至8月间,欧洲债务危机恶化,银行间美元货币市场吃紧,融资困难,成本上升,银行只能通过央行获得高价美元资金。而那些在美国设立分行的欧洲银行则显示出优势:它们通过美国分行拆入低成本美元资金,并调回母国,支持美元资金需求。这一过程可能导致外资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流动资金短缺,其与美国监管机构对外资银行资金自足的要求相矛盾。但它同时反映出分行是跨国银行仍具有管理优势的组织形式,跨国银行不可能放弃这种形式。更合理的选择是采取“双轨制”,充分利用两种形式的优势。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纽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