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我国金融监管改革
2012-12-31丁德圣
银行家 2012年9期
在后危机时代,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探析国际监管改革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从如何改进我国金融监管手段,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提出相应地可行性建议。
次贷危机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挑战。在通胀环境中,社会的信用风险将会持续增加。一方面,企业在产出与投入调整上的不同步,出现一部分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下游企业在经营上出现困难。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
利率逐步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总体部署。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传统业务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利润收入也绝大部分依靠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小。据银监会2012年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19.3%,占比较2011年前三个季度均有所下降。而利率市场化导致的竞争加剧会使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差缩小,对银行利润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利率风险将在商业银行中更加突出,成为主要风险,具体表现在资产负债的差额风险、存贷利率的基差风险、借款人和存款人的潜在选择权风险。
金融脱媒现象给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的挑战。金融脱媒是指在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融资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银行公司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另外,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影响
规模扩张的传统经营方式受到约束
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中投资的比重较大。近年来,为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资料显示,我国信贷增速一般为经济增速的1.5~2倍。“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要保持8%左右的增速,银行信贷必须达到10%~15%的增速。“巴塞尔协议Ⅲ”中对最低核心资本比率要求以及提出的“反周期”资本新要求,使得银行维持监管要求和资产扩展要求所需持有的资本将大大提升;另外,由于对资本补充工具的限制,也使得资本对于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力将更加严格。如“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补充工具一系列关于赎回的限制性规定,对国内银行业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的方式带来较大冲击,增加了长期次级债券发行的难度。从而逼迫银行改变传统的重投入轻效益、重规模轻结构的粗放式经营模式。
以利差为主的收入模式受到冲击
随着利率市场化脚步的越来越近以及内部评级模型的推广与应用,风险定价已经从理论探讨和前期准备阶段迈向具体实施阶段。如果实施利率市场化,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或将面临巨大压力,依靠利差收入维持盈利增长的趋势将受到抑制。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有关要求,一是资本缓冲的要求将使银行利润受到挤压。过渡期之后,银行需要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据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数据,在资本缓冲准备方面,我国银行业平均水平在1.76%。如果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标准,银行将需要提取更多的一般风险准备,从而影响未分配利润水平。二是杠杆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将表内资产大量转向表外,制约银行表外资产的过快增长,逼迫银行进行业务与产品创新,发展不受杠杆率指标控制的新型盈利模式。此外,商业银行还应持有更多的现金和超额准备金等流动性高的资产,如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包括主权国家发行或担保的证券,央行发行或担保的证券等。
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次贷危机后,我国银行业经历一轮信贷投放高速增长阶段,中长期贷款比例偏高,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情况已经暴露出来。“巴塞尔协议Ⅲ”建议建立统一的流动性监管国际标准,引导银行业重新审视目前的资产负债结构。为满足监管要求,银行显然愿意持有更多的零售存款、中小企业存款和一般企业存款,而不愿意持有过多的同业存款。国内居民储蓄率下降也势必对银行长期资金来源产生影响,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合理安排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分析期限和利率定价的匹配程度,都将成为国内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步伐面临众多挑战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走出去”是中国银行业的必然趋势,但从目前中国银行业自身素质、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经验来看,从“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的影响来看,中国银行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许多风险,海外扩展步伐也将面临多重挑战。一是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亟需提高。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跨区域、跨国境经营面临的表外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以及交叉性风险上升,集团整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日显薄弱。二是海外分支机构受到监管冲击。随着全球对银行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我国银行海外分行的发展模式或将转变。未来业务拓展模式的改变以及当地监管要求的升级也将给这些分支机构带来严峻挑战。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
次贷危机后,国际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一些改革。目前为止,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既要关注微观审慎监管,也需注意宏观审慎监管。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一行三会”互不隶属,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尚未明确,监管机构之间职权划分不明,法律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另外,我国金融监管者自身缺乏监督,纠错机制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难以确保金融监管的公正合理,无法持续保证监管的正确性。在实际操作中,微观审慎监管重点关注个体风险,而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核心是系统性风险,协调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可以既兼顾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又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一是适当调整微观审慎监管指标。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传统重微观、轻宏观的金融监管思路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微观审慎监管本身也存在问题。在金融市场自由化的趋势下,原有的各项指标和标准已经不能实现有效的监管,因此需要对微观审慎监管指标做出调整。如8%的资本充足率能否有效地覆盖风险。二是针对单个金融机构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由于金融机构的单体指标会随着宏观经济的状况而波动,单体指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因此,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设立反映评价单个金融机构的指标十分必要。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评估系统性风险,同时考虑正反馈和负反馈两方面因素,尤其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状况。关注重点包括资本充足率、杠杆比率、贷款损失准备率、不良贷款率和客户信用评级分布等。三是建立单个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指标。金融系统内部金融机构间的关联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和传播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正因为过分强调注意力放在个体机构上而忽略个体机构之间的关联,为系统性风险的最终爆发创造有利条件。在调整对单个机构监管指标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金融gewntSELwklSuVVYAlfiqpTOyLBQL9ue6tR5b5rI1VI=系统关联指标的设计,研究一个金融机构发生风险时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同时研究金融机构被卷入危机的可能性。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设计。一是健全审慎监管法制建设,设立专门的宏观审慎监管部门。从法律上明确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权力和职责。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较侧重于微观审慎监管。在新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审慎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金融监管改革提供法律基础。二是扩大监管范围,防范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在单个机构之间的转移。单个金融机构行为具有趋同性,风险只被转移而不被平息,由金融系统和社会承担风险成本,这种行为的趋同性易诱发系统性危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将金融审慎监管的范围扩大,把游离在传统审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系统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监管范围。三是建立逆周期的资本要求。根据宏观经济状况来确定,与信贷增长和杠杆、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有关,对最低资本要求进行调整。同时对某些经济特定部门调整风险权重,提高这些部门的信贷边际成本。根据“巴赛尔协议Ⅲ”,增加了防护缓冲资本和反周期准备资本的要求。四是完善流动性监管。在微观上控制单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宏观层次上避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危机,保证商业银行持有足够的甚至更多的流动性高的资产。
(作者单位:辽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