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外部冲击 推动银行转型
2012-12-31
银行家 2012年9期
编者按:当前,由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仍未平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遭受外部巨大冲击而增速降低。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增长与转型、改革和稳定等多重权衡。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经受考验,央行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及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举措表明,宏观经济的政策方向已经由“防通胀”转向“稳增长”。在这样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下,结合“十二五”规划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经济转型已刻不容缓。对国内银行业而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转向以及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突出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都对当前及今后的银行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顺应经济转型,推动银行自身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为及时把握国内外最新经济形势,银行家高峰论坛将会议地点转移到中国民营经济与小微金融活跃的宁波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有关领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集聚宁波,共同探讨,并寻求应对之策。本刊特摘登专家和银行家的观点,以飨读者。编排以发言顺序为例,所以文字根据发言速记整理而成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刘奇:魅力宁波 打造全国经济洼地
宁波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金融业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曾是中国东南沿海唯一的金融中心。近年来宁波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创新不断推进,金融生态不断优化。目前已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11家,是全国第十个存贷款双向达万亿的城市,也是全国8个信贷资产质量“三A”城市之一。宁波越来越成为资金集聚的洼地以及海内外金融机构竞相开拓的热土。
一年一度的中国银行家论坛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在国内外金融领域的权威性强,影响力大,是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创新的风向标,本次活动移师宁波,首次在北京以外城市举办,充分体现了国内金融界对宁波金融改革发展的肯定,增强了宁波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的信心,也将进一步扩大宁波金融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我相信各位专家学者的演讲定会给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思路,给地方政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新的启迪,给宁波加快打造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带来新的动力,有力地促进全国金融业为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真诚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宁波的建设和发展,宁波愿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更为广泛、更加紧密、更有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创造更加优质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在甬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互利共盈,共筑辉煌。
(作者系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宁波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松奇: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可以更大一些
宁波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城市,我最近看新闻报道,今年7月16号宁波市政府做出惊人举动,推出包含26项内容的经济刺激计划,宁波市政府推出这个计划之后,很快,7月23号南京市政府推出相应的计划,7月26号长沙市政府也推出号称8千亿元的刺激计划。在本轮中央政府还没有下决心的时候,宁波市政府非常迅速地提出这样一个刺激计划,说明宁波市委、市政府对经济非常敏感,水平很高。我们这次将论坛举办地选在宁波,就是到宁波学习来了,宁波市历来有一股积极向上、学习进取的风气,相信这次论坛肯定能取得成功。
我们这次论坛是在非常特殊的形势下召开的,这个特殊的形势就是7月13号到16号温总理在成都进行经济调研并在河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五省区经济座谈会上讲的那句话,叫做“经济回升态势还没有出现,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特殊的形势下,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要考虑。首要问题就是形势判断,然后才是对策问题,大家看7月16号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态说,社会消费增长14%左右,外贸平稳正常,所以不能说出现通货紧缩,但是我认为温总理在经济调查会上的讲话可能更切合实际。从中国今年的宏观经济情况看,主要威胁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要对付如何扭转经济下行趋势,怎么样拉动经济的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工业增加值乘以0.7的系数大体上就是年度GDP的增长率,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0.5%,因此如果不出台相应政策2012年的GDP增速可能会略高于7%,在中国有一个国情,经济增长速度不能低于7%,低于7%后方方面面的矛盾都会激化。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形势判断上,与其看得乐观一些还不如看得悲观一些;在应对政策上,我们与其慢慢等不如先采取一些行动进行及时微调;在手段运用上,与其轻描淡写不如采取一些带有矫枉过正倾向的措施。
在对策方面,主要有四点:
首先是货币政策。我们的货币政策大家知道多年来一直以“稳健”名之。中国的稳健货币政策就像一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面装,2011年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严厉紧缩,2012年又是稳健货币政策,现实出现的却是降息、降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改善经济增长的货币条件,货币政策应该更明确一些,放松的力度应该更大一些,两次降息还不够,还应该继续降息,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现在20%的存款准备金率,从国际范围来看是太高了。我们现在到各地基层调研,普遍感觉到货币管制太紧,近年来出现的很不正常的高利贷现象实际上追本溯源都与紧缩政策有关,当然也与金融管制政策有关系。所以现在要改善经济增长的货币条件。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多少为宜呢·就是GDP增速加8个百分点,这是我们多年来总结出的一个经验。从今年的情况看,M2增长率四月份12.8%,五月份是13.2%,六月份是13.6%,每个月递增0.4%,速度有些慢。所以应该采取手段,让M2增速再快一些。
其次,我认为在宽松的货币条件下,仅有信贷放松、货币放松还不够,我们的政策工具篮里还有很多的工具可以运用,例如财税政策等等。在当前困难形势下,我们可以考虑对小微企业减免税,对民营科技企业完全免税,对那些投向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实行一些金融政策支持,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
第三是选择哪些突破口来放松政策。过去一些年我们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国外的经济学家也一直在诟病我们的经济模式,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外需萎缩,内需不振,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想到,首先要拉动消费需求。但是从现在情况看,国内消费需求在短期很难起到显著的经济拉动作用,因为消费需求的扩张需要消费能力的培养、消费预期的形成、消费热点的培育、消费环境的改善等等,它需要一整套配套政策。而且你分析中国的消费需求,每天消费2美元到20美元的群体大致占人口的66%左右,这些群体的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80%,这部分的群体在经济下行期、困难期基本上都要捂紧口袋。所以现在我们想来想去还是要靠投资、靠项目拉动,这一点应该非常明确。靠投资、靠项目拉动有一个大的问题。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出台的时候,我们曾经留下一大堆的后遗症,现在再靠投资拉动、项目拉动会不会出现一些什么鬼城、无效的高速公路、无人用的机场等等。其实,通过投资方向的控制,这些问题实际上可以得到解决,可以把我们现在的项目拉动、投资拉动立足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配套上,放在生活水利、生态水利项目建设等等这些能为中国经济长久发展带来好处的项目。退一万步说,即使效益不是太高,但是肉烂在锅里,我觉得投在国内的项目不管怎么弄,都会形成国内各部门的派生收入。相较之下,拿一万多亿美元买美国的债券,看看现在美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美国的资金平衡表,实在让人担忧。所以投资要坚决投到国内项目上,在项目上做好选择,投资对经济会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只要将副作用、将风险稳定在可控范围内就没有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谁来拉动。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是中央政府提出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是支出牵头主体,但是我们从这次宁波、南京、长沙提出地方版刺激经济政策,看到一条新的路线图,即:财政收入状况好、经济情况好的地方政府提出这样的刺激计划,中央政府包括银行给予一定的支持,只要掌握好刺激扩张度,会形成一个经济刺激的良性循环。
我历来认为,在中国经济的困难期,只要我们设计一个恰当科学的政策组合,这个困难期会很快过去,中国经济还肯定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银行家杂志社主编)
李扬:面对国际低迷形势 多方向促进经济转型
今天是谈金融问题,最近大家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说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正确的命题。金融业如果只谈自己就只是数字,离开实体经济的金融应该说是无所依凭的。近期我和我们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大家知道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债务危机,是由金融业过度杠杆化造成的,如果纳入资产负债表的框架来看的话就是负债过多了。如果说这次危机会对金融理论产生新的推进的话,那么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扩大使用将是其中之一。从中国的情况看,我们通过编制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发现,作为一个整体,目前我们的资产负债表还是很健康的,但是中国的杠杆率提高速度非常快。
进一步分析这个资产负债表,从政府、企业、居民这三块来看的话,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还可以接受,把所有收支放在一起来看,我们政府这几年的收支状况是改善的,有一个佐证,最近媒体也在报道,财政部在银行的存款三万多亿元,有三万多亿元存款的政府而且存量是不断增加的,谈何赤字·赤字只是局部少数的收支活动的结果,所以中国政府还不会出现像欧洲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中国企业的负债率高企依旧,OECD企业的负债如果占GDP的90%就危险了,而中国在2011年的统计数据是107%,这个时候如果再采取缩小版的“四万亿元刺激计划”,企业的负债率还会进一步升高。如果说中国金融界存在近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所有措施造成的企业高负债率问题。现在美国经济尽管有那么多的问题,但它的企业负债率依然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只有60%多,说明它的企业很健康,企业的问题无非是资金不足,对经济信心不足。中国企业则恰恰相反,大家拼命干,这样的结果是可能把当前的GDP搞上去了,但是潜在的危险进一步埋下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呼吁一下现在中国的企业,把过高的企业负债率降下去。
关于宏观经济的另一个课题是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探讨了不少,从上个世纪就开始说要转型,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等。但是大家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转型并不特别成功,关于转型还需要下大气力去做,这个问题关乎中国未来的命运,转型问题需要认真对待而不是浮夸的空谈。
纵观全球形势,我觉得未来五年到十年全球经济应该在低迷中波动。造成这次危机的一些主要原因:储蓄消费结构不合理、金融的运行模式问题、财政赤字等等,目前来看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让本次危机延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一定程度上说恰恰是这些措施让危机后的经济恢复变得更加困难。比如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大家分析原因认为在市场最需要的货币的时候货币当局却采取了紧缩的政策,于是作为一种救助手段,各国都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而后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我们国家也是一样,2007年以后两年发行了以往几十年的货币量,货币政策已经相当宽松了,但是效果却并不显著,不恰当的货币救助政策导致现在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越来越少,政策空间也越来越少。再比如救助危机过程中很多国家采取了很多非常规的措施,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工具,使危机不至于集聚恶化,但是市场秩序却因此破坏殆尽。我们对危机的延续时间需要再做出清晰的判断,并做好长期打算。
那么全球经济形势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这两年最显著的现象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在减速,而新兴经济体在增速,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剪刀差,在这个剪刀下面出现了两个变化趋势:一个是2013年全球GDP中,发达国家占比很可能低于50%,而新兴经济体要超过50%,从而改变了以往几个发达国家占据全球大半经济比重的状况。另一个变化发生在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角色将发生变化。以往的情况历来是发达经济体充当债权人,而新兴经济体作为债务人,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输出资本,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完全相反,那些握有钞票和权力的发达经济体成为债务人,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成了债权人。另外,以往发达经济体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新兴经济体则按6%~10%的速度增长,现在跟随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下降,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也下降了。印度经济增速下降很快,俄罗斯则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增长。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经济减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很难指望在有过去三年这样9.7%这样的高增长,经济增速可能维持在8%左右。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太低,我们的增长是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大量的资金铺垫下去来取得的。所以经济减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很多人提出了包含相应经济刺激计划的方案。但需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诸如地方政府版的“四万亿刺激计划”还是应该谨慎对待;二是转型的核心应是提高经济效率。那么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可以把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归纳为三个:
第一个方向是以美国为代表,在推进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服务业的可贸易程度。服务业传统上是一个可贸易程度很低的行业,因为它难以保存、很难贸易,所以全球的服务业中可贸易部分是20%以下。现在基于科技特别是IT技术之上,大量服务业变为可贸易。所谓服务业可贸易的问题,是要让信息技术和工业化深度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们的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服务业化,这是一个世界的趋势。美国人说要争取十年把服务业的可贸易性20%提高到50%,中国服务业目前的可贸易程度非常低,所以要在进一步扩大经济服务业化的同时要推动服务业的可贸易性。
第二个方向是以欧洲代表的绿色发展趋势。欧洲虽然目前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碳税依然在推行,金融税也在推行,根据它们的研究,我国经济要想完成转型,从传统的非绿色转到绿色需要三十年时间。这包括设备的转型,设备的低碳化,消费的绿色化,其中就有大量的新型制造业的投资,生产绿色生产设备,初步估算,对经济的推进至少在3个百分点。
第三个方向是由中国代表的高端制造业。目前中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引领了最新的发展趋势,党中央对此也是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充分应用中国高端制造业优势,充分发挥它在促进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而通过怎样的制度安排来推动转型就变得异常重要。中国通常的做法是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当中国仍处在一个很低的发展水平,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前,就可以直接借鉴那些被检验的成果。但是当我们走在前沿的时候,哪些可开发哪些不可开发,就需要谨慎选择。我们研究过很多的产业政策,发现政策引导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且产业政策的配套措施副作用大,产业政策出台,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就业政策等等一起配套出台,那么成本的提高就压榨了收益的空间,所以我们始终还是要坚守提高效率这个基本点。
靠产业政策这样的措施来推进所谓产业的调整是一个低效率的手段,甚至是一个以丧失效率为代价的制度安排,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历史给了我们机会,在国际上我们的经济占比在上升,作为债权人的地位在不断巩固,这更需要我们稳健发展,解决经济低效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才能跨过目前的种种障碍,从而走向发达国家的行列!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罗熹:抓住利率市场化机遇 加快银行业经营转型
近期人民银行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并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其中,允许存款利率适度上浮,这对利率市场化以至整个金融改革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手段,体现了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权和客户的选择权,反映了差异性、多样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按照“先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16年,目前已进入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关键阶段。利率市场化将对国内银行的盈利增长、经营模式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深远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国内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在所难免,但在正视压力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战略机遇。银行业应当适应变革,抓住机遇,沉着应对,开拓创新,经受利率市场化的洗礼,实现更加科学、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内银行业的利润增长较快,但发展模式还是存款贷款、赚取利差、提取拨备、获取利润,在利率管制的前提下,银行间比拼的是做大规模的能力,缺乏核心竞争力。2011年,五家大型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接近75%,中型银行达到83%,城商行更是高达90%,银行业同质化经营特点明显。利率市场化对传统的存款贷款模式冲击巨大,需要银行业加快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收窄是大的趋势。有关统计表明,日本银行的存贷平均利差由1984年利率市场化前的3.15%收缩到1994年利率市场化后的2.33%,减少82个BP;香港2001年完成利率市场化,2009年零售银行整体净息差1.48%,较2001年下降超过60个BP;台湾地区存贷款平均利差在利率市场化后也减少了100个BP左右。表面看,利率市场化大幅降低了银行业盈利能力,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存贷利差收窄只是对银行竞争能力进行了真实还原,给了我们更加清楚、准确评估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机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是指以高质量的金融产品、技术、网络、团队,为客户提供综合、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银行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力量。历史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能够促进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1980年3月美国制定《存款机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决定分6年取消Q条例,1986年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前美国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约1.3%,1981~1986年上升到1.39%,1987~1991年利率市场化成熟期为1.67%,比利率市场化前提高约30%。同期美国银行业存贷利差先升后降,利率市场化后大约下降了200个BP,但通过经营模式调整,其净息差一直在稳步扩大。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长期保持较低的名义利率,但2007~2011年的数据比较表明,国内大型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仍远低于国际大型银行的整体水平。这说明充分利用好利率市场化、培育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的银行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更具盈利能力。
其次,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前,国内各家银行的存款都执行基准利率,贷款主要投向风险低的大客户、大项目,追求的是贷款低风险、资产高质量和稳定的存贷利差。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的平均付息成本上升、各行差异加大,传统“贷长、贷大、贷集中”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各家银行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定位,有选择地拓展业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利率定价和成本控制看起来是存贷款定价问题,实质上是风险管理能力的问题。一般来说,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如果银行的资金运用要获得高收益,就必须要控制好高风险,做好风险的对冲、分散和转移,这样才能赚取高利润。有关统计表明,美国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高息差、高中间业务、高信用成本的特征十分明显,上世纪60年代美国银行业净息差3.53%,80年代后期上升到3.98%,同期信用成本率从0.18%上升到1.54%。高息差中隐含了高风险偏好,体现了银行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美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净息差能保持稳定,重要的一点就是银行调整了风险偏好、开展特色经营。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为银行业加快经营转型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如果国内银行业主动顺应利率市场化和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卡、个人贷款等零售业务,就有利于优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