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非银行化及其影响

2012-12-31周莉萍

银行家 2012年10期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曾在2011年10月发布《加强监管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建议》的文件,从金融功能角度界定影子银行体系的基本范畴和核心特征,提出影子银行体系是发挥商业银行核心功能——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信用中介。并以此为依据,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首次进行统计和监测。但是,FSB没有对影子银行的类银行核心功能运行机制给出更为详细的解释,本文尝试解析此问题及其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
  由于一直存在商业银行特许权及相关法律,在任何一个国家,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业务模式都是商业银行的垄断特权,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被严格禁止从事银行业务。在此背景下,影子银行却从事类银行业务,发挥商业银行的两个核心功能。其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包括金融体系之外的因素,也包括商业银行内在变化因素。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非银行化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与银行本身的经营模式和货币市场微观结构的演变等背景密不可分。本文以美国的影子银行为研究对象,对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非银行化过程及其冲击进行深入剖析。
  期限转换功能的非银行化
  期限转换是商业银行的第一个核心功能。指商业银行借短贷长进行负债经营,将短期负债转换为长期资产,在存款人存款合约到期期限和贷款合约的到期期限之间实现平衡。能实现期限转换功能的不只是商业银行,还包括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并非所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有此功能。这类机构可以统称为期限转换金融中介。早期的商业银行特许权法等将商业银行的短期负债——吸收存款垄断化,但是,随着现代货币市场的发展,存款这种被动负债的劣势逐渐显现,并被多种形式的货币市场负债方式所代替,商业银行逐步依赖货币市场的主动负债。
  期限转换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创造货币。商业银行通过期限转换创造了双重的货币要求权,即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要求权和商业银行对贷款人的要求权。双重要求权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搜寻成本等交易成本,而这正体现了货币产生的最基本原因。
  影子银行的期限转换功能发生在货币市场,具有典型的货币创造功能。影子银行机构利用ABS管道机制、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回购工具,向货币市场基金等机构进行超短期和短期融资,并将资金投资于期限长于负债的信贷和其他长期债券资产。影子银行体系的期限转换功能也创造了多重货币要求权——各类货币市场工具,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这种货币要求权与普通存款的相同之处,都是一种与货币直接相连的债务凭证,要根据债权人需求随时兑现转换为现金。与普通存款的不同包括:第一,不能直接用于满足交换,即是一种流动性不及现金的准货币。第二,属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凭证,而不是居民、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务凭证。第三,影子银行机构不受法定监管制度如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率要求等约束,从而没有硬约束解决期限错配,只是依靠不断提高所持负债的信用等级不断展期,高度依赖货币市场新的融资,由此才避免了被迫将资产货币化的挤兑风险。可见,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
  从实际操作来看,期限转换功能非常容易实现,可以由银行之外的个人、企业、机构操作。但是,并非所有的债务凭证持有人都像银行存款持有人一样受到中央银行金融安全网的保护。无论主体的性质如何,期限转换功能即货币创造的安全性取决于主体的信用,而主体的信用取决于其投资的长期资产的价值,或者其拥有抵押品的价值。
  由于单纯依靠资本金制度和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无法满足随时出现的流动性需求,期限转换功能包含内在的流动性风险。由此,也衍生出另一项业务,即银行通过出售资产和二次出售打包资产获得市场流动性。只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一直具有流动性、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出售资产和二次出售打包资产最终不会改变资产的长期性特征。出售资产而不是一直持有到期,成为弱化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关键因素。
  当金融市场充斥越来越多的可以投资的盈利性长期资产,如被兜售的打包信贷资产或者长期债券时,投资需求能诱致资金的供给,各类主体都可能通过借短贷长来延续投资行为。而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和各类金融公司通过贷款出售,向金融市场释放了大量的长期资产,虽然形式并不都是长期的房地产贷款,但各种被包装后的长期资产(如MBS、ABS、CDO等)都是贷款资产的衍生品。在此之前,依靠国家信用支撑的国债和优质企业的公司债券是金融市场中长期投资的主打产品。这些长期投资资产的供给活跃了货币市场融资,而且,通过各类金融创新技术和信用增级手段,使超短期、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与普通人可以小份额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相关联,而后者的性质与普通存款非常类似。由此,在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通过影子银行机构的期限转换功能,也实现了全社会盈余资金主体和资金短缺主体的联通。
  货币市场的批发性融资不仅促成了期限转换功能,也能衍生出新的功能,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影子银行,一旦批发性融资成为主要的负债方式,都将大大增强其杠杆。因为批发性融资灵活富有弹性,能释放金融中介自身的流动性,强化期限配置。反过来,只要这些机构依然依赖批发性融资,去杠杆化的过程就难以进行。例如依然深陷危机的欧洲,由于其商业银行依然过分依赖批发性融资,因此,其去杠杆化的过程比美国要漫长得多。
  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非银行化
  流动性转换是商业银行的第二个核心功能,其实与期限转换是同一个过程,并由期限转换功能衍生而来。流动性转换量是高是低,其衡量指标是流动性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与期限转换功能不同,流动性转换强调商业银行将存款人不流动的资金转换为随时可以提取的富有流动性的活期存款,同时将这些富有流动性的短期负债再次转换为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资产,从而两次改变资产的流动性状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都非常重要。流动性转换是一个信用创造、流动性创造的过程,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急需的流动性,为金融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便利。由此,经济才能实现发展,金融体系才能高效率运行。
  流动性转换是一个承担流动性风险的过程,因此伴随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升水收益。流动性风险即存款人可能随时提取存款,从而使商业银行面临不能及时兑现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升水收益俗称“利差”,则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基本理由之一,也是商业银行最初的盈利来源。
  与此同理,影子银行机构将货币市场基金等机构不流动的资金转换为富有流动性的回购协议合约,同时又用这种短期资金购买并持有长期不流动的证券。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转换过程的区别是,影子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受到各种条件约束,并且不受最后贷款人和金融安全网保护,流动性风险很高。其约束条件体现在,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一般投向AAA级优质商业票据,影子银行机构的融资门槛显然高于商业银行。存款虽然是被动融资,但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安全网的存在,商业银行吸取存款的门槛非常低,只要短期之内没有影响其声誉的重大问题存在,都有可能吸引到存款。这种流动性转换过程对市场波动和投资者信心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冲击。
  流动性转换对于影子银行机构而言,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依靠流动性转换,影子银行机构利用货币市场基金的优质资金,并将其用于购买各类长期贷款或信用类衍生品,从房价的长期攀升中分享收益。这种流动性转换没有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转换程度,因为商业银行也在从传统的流动性转换过程(存款-贷款)转向影子银行的新型流动性转换过程。虽然很难用直接的数据来刻画新型流动性转换的程度和结构,但可以肯定,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早在“脱媒”现象开始之际,就不再被动依赖储蓄存款,而是转向货币市场融资。新型流动性转换过程与金融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兴起紧密相关,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脱媒”过程相伴而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影子银行机构在复制商业银行,而是如经济学家高顿(2010)所说,影子银行体系成为真正的银行业。也就是说,影子银行体系顺应了金融体系变迁的过程,并在监管者尚未界定其具有商业银行性质并纳入监管之前,通过新型流动性转换获取收益,攫取来自金融体系的监管套利。
  商业银行固守的传统流动性转换过程已经伴随美国实体经济周期性变化过程,走过了曾经的黄金时代,步入了低利差时代。但是,这一传统流动性转换过程不会被完全替代而消失。原因包括:其一,吸收储蓄存款依然是商业银行的特权,影子银行机构会分流储蓄,但没有权利直接吸收存款。其二,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提供坚实的安全网,使传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转换过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影子银行体系的新型流动性转换过程非常脆弱,容易引发货币市场的挤兑风险。其三,实体经济需要商业银行贷款,而最廉价和安全的核心负债之一依然是存款。影子银行机构将短期资金投向住房抵押贷款,但如果商业银行拒绝出售,这一过程将被动结束。商业银行依然是流动性转换的主体,影子银行体系新型流动性转换过程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出售等行为,而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表外实体完全将这一行为内部化,从而在保留传统流动性转换方式的同时,进军新型流动性转换过程并分享监管套利,这是传统流动性转换过程存在的根本理由。
  核心功能非银行化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商业银行通过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创造了经济价值,但是,这两个核心功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被突破、泛化。随着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金融创新理财工具导致了“脱媒”现象,商业银行的低融资成本优势逐步丧失,批发性融资逐步成为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核心负债方式之一。同时,金融创新能力的强化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步掌握信用风险估算和分解的技术,结构金融使得复制银行核心功能成为可能。最终,贷款市场的垄断被外部因素首先破除,加之其为转移信用风险而打包出售贷款的行为,商业银行由此丧失贷款市场份额。
  简而言之,商业银行核心功能非银行化的直接冲击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传统利润下降。此后,商业银行要么因利润萎缩而倒闭、退出市场,要么寻求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激烈竞争中生存的商业银行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发掘利润的过程中,一部分银行开始涉足高风险贷款领域如杠杆收购交易、高风险的房地产贷款,为衍生品市场提供贷款融资或直接从事衍生品交易等,以弥补传统利差收入损失;另一部分银行则在表外活动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非利息收入或中间业务收入。面对日益丧失的贷款份额,商业银行非但没有停止贷款出售,重新强化传统利润优势,还顺水推舟,大力发展金融创新,在表外市场开拓证券化业务。最终,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金融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行为等多重因素,反过来再次助推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弱化。与此形成镜像的另一个过程是,商业银行核心功能非银行化既是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降低的后果,反过来也再次加速了其特许权价值贬值的过程。
  如果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因素缺失,都会缓解或消除这一强化复制银行的过程。例如,当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时,这一过程取决于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而后者不仅取决于资产风险和收益因素,也取决于人们的风险偏好和其他文化、习俗等主观因素。在东亚高储蓄国家,即便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理财产品高度发展,个人储蓄行为也不容易迅速被改变。因此,基于零散资金盈余者的货币市场不够庞大,而批发性融资也必然难成气候。再例如,加拿大和美国都拥有庞大的次贷市场,但加拿大金融监管制度因素和其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促成整体依附于商业银行体系的次贷市场形成并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没有形成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从而弱化商业银行核心功能。但是,美国的金融体系没有破坏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此强化了复制银行的过程。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核心功能被弱化,并不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个别国家金融制度调整的偶然产物。但是,金融创新是促成商业银行核心功能泛化的根本性因素。因此,金融创新和发展的既有路径若被复制,其他国家很有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美国的情况。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华尔街及其所代表的金融创新路径是全球各国效仿的榜样,代表一种金融生产力。次贷危机之后,这一趋势并没有随着五大独立投资银行的分解而消失:在美国,无论是从投资银行、ABCP(资产抵押商业票据)等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是从涵盖影子银行体系的国家金融活动指标,都可以看出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是,美国的影子银行机构业务规模下降的速度已经减缓,商业银行虽然因表外管道机制等遭受重创,但其迅速被迫去杠杆化之后,已经富有弹性地恢复,而新的表外创新方式尚没有产生。而为所有期限转换金融中介服务的批发性融资市场——货币市场,也已经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状况
  总之,从商业银行角度来看,核心功能泛化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传统利润的下降,以及特许权价值的降低。但是,复制银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创造经济价值,因此,这一现象增加了期限转换行业的竞争、提高了全社会的融资效率。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考虑如何尽量不泛化其核心功能,挽回“失地”。而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则必须纵观全局,考虑如何应对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泛化问题对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带来的宏观挑战。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