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32玻璃微球与I-125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比较

2012-12-31孟令祥常克力朱殿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半衰期微球放射性

刘 江,孟令祥,常克力,朱殿清,薛 军

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外照射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很大,放射性同位素内照射治疗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另一重要发展方向[1]。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由于效果明确、操作简便、无明显严重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控制。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5月期间,我院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利用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与I-125粒子植入两种方法治疗89例晚期无法外科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并比较二者的特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9例,入选标准为:(1)肿瘤无法用其他方法治疗;(2)已有转移,无法手术切除;(3)术后多次复发;(4)原发灶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组32例,其中肺癌16例、肝癌10例、颈部淋巴转移癌4例、上颌窦癌1例、腹腔转移癌1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7~71岁,平均52岁。I-125粒子植入组57例,其中肺癌33例、肝癌8例、前列腺癌6例、直肠癌3例、纤维肉瘤3例、乳腺癌2例、脂肪肉瘤2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31~78岁,平均48岁。

1.2 方法 放射性核素P-32玻璃微球及I-125粒子(放射性活度0.8mCi/粒)均为北京原子高科有限公司产品。常规行B超或者CT引导,经皮穿刺,将P-32玻璃微球或者I-125粒子导入肿瘤组织内。

1.3 辐射剂量 P-32玻璃微球辐射剂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前提假设放射性核素在肿瘤内的分布是均匀的,利用此公式所计算出的辐射剂量D均偏大,在临床中应根据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校正):D=34.6×T×C×A。式中,D:靶器官的总平均吸收剂量(rad);T:核素的生物半衰期(d);C:起始的放射性浓度μCi/g;A:平衡吸收剂量常数g·rad/μCi·h。应用CT或B超等影像学方法测量肿瘤体积,并根据P-32玻璃微球处方剂量0.3~0.5mci/cm3及辐射剂量计算公式控制肿瘤组织的总辐射剂量在100~150Gy左右。I-125粒子植入利用TPS(粒子植入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依据病人的CT或MRI图像资料,确定靶区、中心平面,制定肿瘤周边处方剂量为65~145Gy,设计粒子植入治疗方案。

1.4 疗效评价方法 (1)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示明显缩小;(2)代谢水平变化,18F-FDG PET显像SUV值降低或葡萄糖高代谢灶区域缩小;(3)穿刺活检,镜下发现大量坏死组织细胞。以上符合任一标准并伴临床症状缓解,视为有效,反之则视为无效。

2 结果

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30/32)及I-125粒子植入(52/57)治疗后1~6个月,经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见图1、图2。分别有5/32例、6/57例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大量坏死肿瘤组织。治疗有效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详见表1。

图1 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治疗胃癌术后多发肝转移

图2 I-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

表1 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与I-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比较

3 讨论

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是,依靠其所释放的射线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其特点是生物学效应强而射程短(<1cm)。为了使其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并对正常细胞的杀伤降至最低,其理想分布是核素100%分布在肿瘤细胞,而正常细胞则无明显分布。达到此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肿瘤局部注射。P-32玻璃微球由于其本身特点,在肿瘤内照射治疗中有很多优点:(1)发射纯β射线,平均能量为0.59MeV,最大能量为1.71MeV,组织内平均射程2mm,最大射程8mm;(2)半衰期为14.3d;(3)其87.5%的能量在42.5d内完全释放,且药物保存期较长,运输方便,便于临床使用。不仅对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同时有使微动脉内壁渗出增加、血栓形成、管壁变厚、血栓机化、管腔闭塞等作用,导致瘤体血供不足、缺血缺氧而坏死,达到治疗目的[2]。I-125粒子在肿瘤内照射治疗中,具有以下作用:(1)释放γ线,平均能量为28KeV,属于低能放射性同位素,有穿透到局部组织间的作用,疗效好且损伤小。(2)半衰期较长,约为60d,可提供200d左右的持续照射(3个半衰期),便于临床的使用和保存。(3)半价层为0.003cm的铅,操作人员易于防护[3]。(4)靶治疗体积以外放射剂量迅速衰减。I-125粒子治疗肿瘤的机制,在于利用其释放的低能射线,连续不断地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双链,使之断裂,从而使肿瘤细胞失去增殖能力[4]。

在肿瘤的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中,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与I-125粒子植入均能取得类似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3.8%和91.2%)。治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放射性药物是否能均匀引入肿瘤中,一旦引入成功,则其所释放的射线必定会杀伤肿瘤,致使肿瘤出现坏死,瘤体缩小。多数情况下,病灶一次治疗后即可得到有效控制,同一部位如需再次治疗可根据两种放射性同位素不同的有效半衰期重复进行,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间隔2个月,I-125粒子植入间隔6个月。如在原治疗病灶外出现新的复发或转移灶,可短期内多次进行治疗。如距离原治疗病灶较近,则需根据其有效射程控制导入范围,避免射线叠加效应致使靶器官受损。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更适用于囊性肿瘤及癌灶与正常组织界限明确的实性肿瘤,以利于其在瘤体内的均匀分布。治疗肝癌时,可经肝动脉介入灌注发挥其局部栓塞的作用,亦可用多孔穿刺针直接注入癌组织。由于其液态流动性特点,局部注射时应避免在癌灶与正常组织之间形成通道致使药物流出引起放射性损伤。I-125粒子植入最早应用于前列腺癌、直肠癌的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囊性以外的所有实性肿瘤,尤其适用于局部或区域性癌症的延伸扩散部分,累及重要脏器难以手术者或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残灶治疗,另外还可用于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术后缝埋进行预照射来替代外放疗。由于I-125粒子在肿瘤内的分布需借助植入组织本身进行固定,故囊性的,脆性基质及血管丰富的肿瘤不适用。两种放射源均有脱落时引发肺栓塞的风险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I-125粒子植入的放射性药物价格是P-32局部注射的10~15倍。由于P-32有效半衰期短,射线能量高,更适用于增殖期较快的恶性肿瘤,如肝癌[5]、肺癌等[6-7],而I-125粒子植入则应该用于增殖期较慢的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等[8-9]。因此可以推论,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应能在肿瘤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中取得满意疗效。

[1]蒋宁一.肿瘤核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82.

[2]Guimaraes CC,Moralles M,Sene FF,et al.Dose-rate distribution of 32P-glass microspheres for intra-arterial brachytherapy[J].Med Phys,2010,37(2):532-539.

[3]柳江燕,陈雪红,胡金贵,等.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杀伤肿瘤细胞体外实验研究进展[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1,35(1):5-8.

[4]Ma JX,Jin ZD,Si PR,et al.Continuous and low-energy 125I seed irradiation changes DNA methyltransferases expression patterns and inhibits pancreatic cancer tumor growth[J].J Exp Clin Cancer Res,2011,30(1):35-46.

[5]Gao W,Liu L,Teng GJ,et al.Internal radiotherapy using 32P col⁃loid or microsphere for refractory solid tumors[J].Ann Nucl Med,2008,22(8):653-660.

[6]Wang XM,Yin ZY,Yu RX,et al.Preventive effect of regional ra⁃diotherapy with phosphorus-32 glass microspher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urrence after hepatectom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4):518-523.

[7]王效民,尹震宇,于仁祥,等.局部内放疗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3(4):240-243.

[8]Miki K,Kiba T,Sasaki H,et al.Transperineal prostate brachyther⁃apy,using I-125 seed with or without adjuvant androgen depriva⁃tion,i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risk prostate cancer:study proto⁃col for a phase III,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BMC Cancer,2010,21(10):572-578.

[9]张万福,帅晋豪,李波,等.碘-125粒子对乳腺癌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5):656-658.

猜你喜欢

半衰期微球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多维度旋转耦合场制备Si3N4微球的模拟分析及试验验证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基于CNKI数据的历史学学科半衰期探究*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