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教育戏剧融入环境教育的效果初探

2012-12-29张寅

新闻世界 2012年11期

  【摘 要】环境教育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需要环境教育的推动。在全球范围内,环境教育正经历着面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转向,对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策略使用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针对一次运用教育戏剧策略,以有机农业为主题的环境教育活动,探讨使用教育戏剧进行环境教育的效果与可能性。
  【关键词】教育戏剧 环境教育 传播效果
  教育戏剧是一种以戏剧为媒介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学者林枚君概括其过程为,在自然开放的教室中,由一位领导者,运用发问的技巧、讲故事或用道具引起参与者兴趣并透过肢体律动、即席默剧、五官感受及情境对话等各种教学策略鼓励参与者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去想象,且运用自己的身体与声音去表达。团体互动中,每一位参与者必须去面对、探索且解决故事人物或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与情境,由此体验生活,了解人我关系,建立自信,进而成为一个自由的创造者、问题的解决者、经验的统合者与社会的参与者。①
  今年7月,笔者实习所在的公益机构,组织一次针对26名儿童(10-13岁)的生态教育活动。经过讨论,笔者和同事决定结合已有的有机农场生态探访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教育戏剧活动,并希望通过该活动的实施,探索教育戏剧应用于环境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戏剧与环境教育的内涵
  1、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是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以及后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实践学习、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赫兹-麦恩斯的创造力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②
  不同学者对教育戏剧的定义稍有不同:Cottell认为,教育戏剧是儿童将自己融入到经验学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儿童运用想象力,增加创意表达,通过动作、手势、临时创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探索多面的人类经验。③台湾学者陈韵文认为教育戏剧是指在教育场域中的戏剧活动:它通常由教师指导,将戏剧视为教育工具,由师生共同参与并创造,不以最终展演为目的。④学者张生泉认为,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技巧从事教育的一个门类、一种方式。
  综合多位学者的定义,教育戏剧可被理解为把戏剧与剧场技巧用于教育功能的一种教学应用媒介。教育戏剧中的策略多种多样,主要有:即兴表演、暖身、说故事、戏剧性游戏、定格画面、集体绘画、声音轨迹、扮演呈现等。⑤
  2、环境教育
  1970年夏天在美国内华达州卡森市林业学院召开的有关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正式表述环境教育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一个价值认识、概念澄清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⑥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环境教育的内涵也相应变化: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专家认为,在该会议之前,环境教育主体还局限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会议之后,环境教育从内外部两方面重新定向。就外部而言,环境教育要重新思考它与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社会、科学及技术的联系,从中获得支持和帮助。也就是说现在的环境教育把自然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起来,将环境问题置于现实社会各种关系和领域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全球观、目的、目标、指导原则、策略、方法、资料等。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纲要2005-2014》中建议教育者将艺术元素融入可持续发展主题的教育项目中,并提出可将戏剧加入到教学环节中。
  研究者Marie为了检验教育戏剧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尝试将教育戏剧策略融入环境教育的课程中,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做出尝试。研究结果证明,教育戏剧能够帮助儿童更好认识、理解有关垃圾不当处理以及正确回收的知识;同时,教育戏剧对发展积极情绪,帮助儿童表达个人对环境的想法,对自身角色的思考有显著作用;另外,积极参与环保类教育戏剧对于在戏剧之外开展环保实践,以及学习相关技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⑧
  二、研究方法
  虽然有关教育戏剧的研究多采用“前测—后测”实验方法。具有实证研究的优势,但因为存在无法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参与情况等问题,所以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本文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方法。
  笔者与同事经过讨论修改,最终确定教育戏剧方案如下:一、有关有机农业的知识讲解;二、与戏剧情境扮演相关的暖身游戏;三、以故事为背景的教育戏剧创作。
  戏剧策略一:集体绘画——所有参与者根据描述,想象美丽村昔日景象,并将之绘制在白纸上。
  戏剧策略二:定格画面——参与者分成四人一组,分别扮演老农、庄稼、土地和害虫。四人模拟农民施肥的定格画面。
  戏剧策略三——教师入戏。助教扮演专家,再次回到村子里,助教依次走到每个学员身边,让学员以农民身份演出与专家再次相见的场景
  第四部分:分享讨论。
  借鉴Marie Jeanne McNaughton的研究中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标准,按照知识概念认知效果、对所探讨议题的态度与个人生活方式、改善环境状况的实际行动三方面进行教学观察,探讨教育戏剧融入环境教育之后的教学效果。⑨
  三、焦点访谈
  教育戏剧活动后,笔者随机挑选8名学员进行焦点访谈。问题围绕学员对有机农业概念的认知,对这次生态环保教学活动的态度,个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以及改善环境的行为几大问题展开。访谈结果总结如下:
  1、教育戏剧帮助更好理解有机农业知识
  指导者首先询问受访者什么是有机农业,受访者回答比较清楚且不忘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联系。当问到“是怎样记住这些新概念”时,参与者全都提到了在农场的戏剧活动,认为教育戏剧具有很强的学习启发力:“我扮演过“土壤”,在表演“施肥”时,我扮演得很痛苦,因为我感到总是施肥,土壤真的会受到很大破坏。”
  2、对有机农业议题持有浓厚兴趣
  环境教育并不是教学生死记硬背环境知识和生态道德准则,而是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情感,通过陶冶个体道德情操,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关心自然、对自然负责的道德品质,因此指导者通过访问了解学员对有机农业的态度和想法。
  指导者问学员,农民有没有错。学员听到这一话题,争先恐后开始讨论。有学员说“我一直认为不是农民的错,他老了,没什么文化,再加上没人帮他种田,如果不用化肥,他自己也没办法干那么多农活。”指导者追问:“可是一直使用化肥,对乡村环境影响是很大的,农民生活不能没有收入,可是乡村环境一旦破坏,再恢复很难很难,农民怎样能够种好地的同时保护环境呢?”
  该问题引发所有人的沉默思考。不久,有学员打破沉默:“找专家帮忙种田,不是找专家卖化肥给他们。”“农民是种粮食给我们吃的,应该像工作有工资一样,得到很好的待遇。”“应该帮助他们学习更好的技术”。有学员提出,“出台法律,禁止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肥、农药,只要出现推销化肥的人就是违法的。”另一个学员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对农民而言,掌握有机农业技术,争取人力支持,问题还是没解决。
  从学员的回答中发现,他们对于有机农业的利弊逐渐脱离了个人的简单情绪和简单是非判断,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并开始寻找解决方式。
  3、从个人和社会角度建立了改善环境的行动意识和目标
  环境教育的目标中,将对环境问题的反思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必不可少的。指导者说,虽然在教育戏剧活动中,故事围绕一个虚构的场景进行,但是相似的故事正在中国的乡村不断上演,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学员们有何针对个人和社会的行动建议?
  有学员认为,以后一定在购买蔬果的时候仔细辨认,不吃施过化肥,虽然好看,但不健康的食物;也有学员,在课后向家人介绍了使用化肥农药种植的食物的危害。另有一名对生物知识感兴趣的初中生认为,他在活动结束后,和父母在网上一起找寻有关有机农业的资料,他说,如果有机会能把这些知识早告诉农民,让他们了解化肥使用与有机农业之间的利弊得失就好了。他的话启发了其他人,有人说“组织志愿者培训农民。”有的说“自己要去做志愿者帮助他们种地,还可以尝试最新鲜的瓜果蔬菜。”虽然在短短时间内,以及目前现实条件下,学员们只能在讨论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很多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延续,学生也能被赋予更多亲身设计、参与环保行动的机会。
  四、结论与不足
  本文针对的是一次以有机农业、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戏剧活动的行动研究,借鉴国外学者研究中的评价标准,考察利用教育戏剧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发现,不论对知识点的认知、对教育戏剧活动的态度以及课程后改善环境状况的实际行动来看,此次教育戏剧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
  然而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在代表性与效度方面仍有局限。未来应结合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定量方法,了解教育戏剧在环境教育应用中产生的效果;其次,现有研究是针对教育戏剧应用于青少年课外环保教育的,未来需要针对教育戏剧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在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采用更加深入的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①林玫君:《创造性戏剧之理论与实务研究》[M].台北:供学出版社,2003:156-157
  ②岑玮,《教育戏剧的教育意义与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7
  ③Cottrell,J.(1987).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grades 426. Lincolnwood,I8yiJhaUzimCT4o3dTvvSUw==L: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④陈韵文,《英国教育戏剧的发展脉络》[J].《戏剧学刊》,2006(3):39-62
  ⑤张生泉,《论“教育戏剧”的理念》[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9(3):26
  ⑥王民、蔚东英、霍志玲,《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3
  ⑦Re-orien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Summary Report of the Inter-re-
  gional Workshop[R].1995,Athens
  ⑧Marie Jeanne McNaughton. Educational drama in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4,10(2):142
  ⑨Marie Jeanne McNaughton.Educ-
  ational.drama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 pedag-
  ogy in action.Culture & Society,2010(3):297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