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韬——开创文人论政之先河

2012-12-29申湘华

新闻世界 2012年11期

  【摘 要】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的我国近代著名报刊《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报刊政论而名重一时。他冲破当时中国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藩篱,首开我国文人论政先河,由此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而声名远扬。王韬的论政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深远。本文从内容上、文风上和文体上对王韬的政论文展开讨论,进一步论述王韬对文人论政的开创性。
  【关键词】王韬 文人论政 《循环日报》
  一、王韬政论文的内容
  1、鼓吹社会变革,评说洋务新政
  19世纪70至80年代,正值我国洋务运动蓬勃发展时期,社会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洋务新政的举措迭出。这些变革主张和措施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中保守势力的恐慌和仇视,遭到了他们多方的反对和阻挠。驳斥顽固派的反动谬论,宣传洋务派的自强“新政”,已成为具有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知识分子的责任。王韬主持的《循环日报》率先成为当时的一面旗帜,10 年间,他发表了许多思想积极的政治新闻言论,包括抨击保守势力,反对因循守旧,倡导社会改良等忧国忧民、令人振愤的言论,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近代中国提出“变法”的第一人。另外,王韬还提出变专制制度为立宪制度的主张。王韬认为,19世纪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经济反差的原因就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因此,学习西方、改革旧例、除弊兴利、变法自强成为王韬撰写提倡社会改良类新闻言论的核心思想。他冲破了“洋务”救国的藩篱,更进一步地关注政治制度的不同和国家强弱的关系,较早地提出在中国开议会、通民情的主张,并借助报刊媒介将这一主张在全国传播,带动了一批如宋恕、郑观应、汤震、陈炽等早期维新知识分子发出要求开设议院以张国势的呼声。
  2、探讨国际形势,关注中外关系
  在王韬撰写的大量新闻言论中,阐述这类问题的言论数量最多,占《循环日报》同期言论总数的一半,充分显示出王韬对这方面问题的关注。这些新闻言论在分析各国政局变化时,一般都不是孤立地谈论个别国家的个别事件,而是在各国的相互关系中去考察和评述他们之间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预测政局发展的趋势,尤其提示了对中国的威胁。如评述欧洲各国军事力量消长的《论西国兵额日增》,分析欧亚时局和发展前景的《论亚洲已半属欧人》,探讨制约强国称霸对策的《合六国以制俄》等,都是这类新闻言论的代表作。与谈论国际时事的评述相比,王韬探讨中外关系的新闻言论更富激情,反映出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王韬主笔《循环日报》期间,西方列强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化期间,“他们一个个虎视眈眈,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地大物博的中国早就是列强争夺的主要对象”。面对强敌压境,危机四伏的严峻形势,王韬针对当时中国边陲“强邻环视,伺隙而动”的险恶形势,多次提出“今时之所急,惟辑强邻、御外侮”这一爱国思想和主张。
  他的这些文章站在民族主义立场,抨击外国政府歧视、虐待华人的政策,为维护海外华人的权益而大声疾呼,集中反映了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历史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日俱增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激情。
  二、王韬政论文的文风和文体
  在中国近代报刊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人仍以八股文为进身之阶,以模仿桐城派文章为时尚。这种封建、凝固、僵化的文章模式,内容空泛、故作深奥,根本无法适应近代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对于报人来讲,就更需要突破这种脱离现实的章法束缚,寻求一种报刊政论写作的新表现手法。王韬大胆冲破了封建义理章法的束缚,或痛击黑暗、或臧否人物、或倡导改革,篇篇言论观点鲜明、言之有物;论据充实、段落有序;短小精悍、清新生动。这种独特的文体风格,使读者如饮甘泉,耳目一新,不仅适应了报刊的需要,还开创了一代新的报刊政论文风。这种现代报刊政论文体,即后来的社论体,成为了中国人在这一领域里最早的尝试。梁启超的“新文体”正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1、以新式政论为主的言论形式
  各个时期报刊的言论,都是当时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或与这种斗争相适应的思想斗争的产物。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在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复杂化、尖锐化的时候,报刊言论最为活跃。早期中国报人所处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清朝渐腐朽衰败之时,报人们希望通过办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政治影响和推动改良运动发展。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早期民营报刊言论严格来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而是政论文。政论即评议时政得失,与报纸评论接近。王韬对当时报纸的政论文体作了深刻思考,他认为报刊政论不仅要继承古代杰出政论的优点,还要结合当前现实,发挥创造性。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辞达而已”。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王韬力求政论能破除“言不论政”的陈规,摒弃桐城古文刻意追求义理、章法、辞章的做法,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此认识,王韬在行文中很少使用典故,而是采用浅近文言,不用艰难语词,不务典雅,不拘泥于章法,不墨守成规,唯求畅达,纪事述情,自抒胸臆,从而使“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王韬的努力促使早期报刊逐渐从“代圣人立言”、“托古证今”的程式中摆脱出来。虽然《循环日报》的政论仍带有时代的烙印,论说极少与新闻结合,但《循环日报》第一次较好地将中国古典政论文体与近代报刊评论特性结合起来,开创了适应中国读者需要的政论文体——王韬体。王韬的政论在报刊言论沿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确立了不拘一格的政论文风
  王韬的政论文风,一扫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气息。清初以来,封建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文化思想界的气氛令人窒息。乾嘉学派的诠释经义、考证史籍成为学术时尚;桐城派脱离现实,执意于义理章法,刻意追求格律声韵的文风风靡全国,成为“时文”。而王韬崇尚龚自珍、魏源的“经世致用”学说,认为文风要适应社会变化,不能拘泥章法,墨守成规。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王韬的文章极少引经据典,毫无刻意雕琢之嫌,开创了崭新的报刊政论文风。他的政论短小精悍、观点鲜明,冲破了桐城派、八股文的封建义理章法的束缚,篇篇联系实际,直陈时弊。为便于日报刊登,王韬的绝大多数政论在1000字左右,辑录于《弢园文录外编》中的179篇政论文,超过1500字的仅占10% 。遇到有重大问题的论述,如变法问题,在报上则采用上中下三篇的连载方式,每篇约计1200字。他不求辞藻华丽,行文流畅简洁,论述时多采用单刀直人、开门见山的手法。
  3、摒弃了“言不论政”的陈规
  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出色的写作实践,在八股时文仍旧猖獗的时代,敢于突破各种清规戒律,标新立异,以清新自如、纯朴务实的文风,把古代政论这种传统文体移植到报刊上,并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于表达崭新的思想内容,这不能不说是王韬对中国报刊新闻言论发展的一大贡献。另外, 在中国内忧外患的非常岁月,王韬勇敢地面对现实,摒弃了“言不论政”的陈规,为其他已经存在和即将问世的现代报刊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当时和后来的报刊新闻言论写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维新运动中的改良派报刊政论,是对王韬开创的报刊政论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梁启超便是继承和发展了王韬的政论体,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结语
  由于时代的局限, 在王韬身上也不可避免地留有许多历史陈迹。在思想观念上,他并未能自觉地把报刊政论作为一种影响社会舆论的工具,其主观动机还是出于面向当权者,而不是面向广大受众传播意见信息,有些地方还流露出不少较浓厚的唯心主义观点。在写作实践上, 王韬也没能完全突破“代圣立言”的变种,“托古证今”的老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高压,他的政论在国内不能广泛传播。上述局限性表明, 脱胎于传统文体的中国报刊新闻言论,其发展道路的漫长曲折,要完全挣脱因袭的重负和消极的影响,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渐完善和成熟。但王韬的这些历史局限性并不能抹去他所做出的贡献,王韬留下的新闻言论,依然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①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和晚清的改革》[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②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③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⑤夏良才:《王韬的近代舆论意识和〈循环日报〉的创办》[J].历史研究出版社,1990
  ⑥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J].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⑧袁新洁,《〈循环日报〉及王韬报刊思想评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⑨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⑨曾建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⑩丁淦林:《中国新闻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