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广告公关的协同

2012-12-29聂昊

新闻世界 2012年11期

  【摘 要】本文以《二十四城记》为个案,在呈现民间对于影片多方“争议”的同时,通过对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台本分析阐释其对企业广告公关的协同传播效果。
  【关键词】《二十四城记》 植入式广告 企业公关
  一、争议:电影、纪录片还是商业广告
  《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一次大胆的实验,它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片。本片讲述了发生在名为成发集团的国营老厂里三代“厂花”的故事和五位讲述者的真实经历,演绎了一座国营工厂的断代史。同时,大胆地将纪录片和故事片以及公司商业植入式广告杂糅在一起,吸收了装置行为、艺术行为、音乐电视等多种艺术表达元素和企业植入式广告公关手法,使其具备明显的“越界”特质。从曹雪芹的古典诗歌《红楼梦·葬花词》到欧阳江河、万夏等人的当代诗歌《玻璃工厂》、《本质》以及受访当事人的老工作证、收藏的粮票、老照片以及工厂厂志(《成发集团发展史》)等极具纪录片特质的物件呈现、影片投资方的植入式广告……诸多文艺实录特色和夹杂商业气息的镜头全都混杂在这部电影中,显现出形态繁复的吊诡气质,并因此连带出一系列指向影片“电影、纪录片还是商业广告”的民间争议。
  这部作品不能用“电影”、“纪录片”或者“商业广告”的简单定义进行概括。首先从艺术的具体表现范畴和表现手法来看,“影片容纳了挪用、置换、戏仿等艺术手法,呈现出多元的艺术情境,而恰恰是这些,让这部影片不再是一部单纯的叙事意义上的‘电影’或者‘纪录片’。”①其次,就影片的现实意义来说,贾樟柯近身于“房地产改造”这个当今最能反映时代特点和现实情景的社会领域,使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一次反映民生话题的艺术实践。贾樟柯对影片的定义是:“一年的采访,40万字的采访笔记,历时一年的剧本创作。”②
  对于影片饱受争议的商业气息,影片在公映之前作品曾被部媒体读解为“一次强大的商业法则统领下‘艺术委身于商业’的应景之作”。贾樟柯对此的回应是:“当你真正去看这个电影,就知道楼盘不过是个结局,是这块土地的命运。回避商业,回避现实,是没有勇气的做法。如果没有‘二十四城’,我根本就不会拍这个片子。当然华润也参与了投资,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应,这是一个共赢的事情,没必要拒绝,VtCWhFo1v1BAKCBCc9Y67jPC35yHIvrT6W84Jg6MPIY=挺好的。”本片虽然引发争议,然而不可否定其深厚的人文价值和时代价值。
  二、解析:电影植入式广告对企业广告公关的协同传播效果
  美国广告学权威学者威廉·阿伦斯认为“企业公关是一项侧重于企业与其他群体(称之为公众)之间培养相互好感而建立关系和进行沟通的管理职能。”③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广告公关作为企业公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法逐渐转向以电影、电视为主要传播载体,以电影、电视植入式广告为传播手段的公关方式。“电影植入式广告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既而达到营销的目的。”④
  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广告公关的协同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主要缘于二者之间的互补性。植入式广告与电影相互融合,共同建构出受众的现实生活,将商品或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手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值得肯定的是,就电影《二十四城记》而言,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广告公关的传播组合在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电影植入式广告凭借其与电影浑然天成的糅合在无形中增强了影片投资方的公关效果,并主要体现在对企业自身形象的建构上。《二十四城记》中出现的四处植入式广告分别对企业品牌形象的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做了深度的阐释,达到了电影植入式广告对企业公关的协同传播效果。
  1、提高品牌形象知名度——凭借片中出现的晚间新闻节目中的情节植入获得
  “晚间新闻”以真实和时新见长,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将华润置地房地产公司植入影片是对华润置地品牌形象知名度的升华。报道内容时长25秒,内容主要凸显了华润置地的经济实力,并引出对新开发的楼盘的公关广告:“现代化的社区二十四城,将在这片热土上拔地而起。”对于由此产生的对于提高地产公司品牌形象知名度的实际效果,“华润置地(成都)有限公司负责二十四城销售的一位老总告诉记者,‘的确有客户听说这么个电影(《二十四城记》),知道了二十四城后找上门来,有的还买了房子,(影片)对整个(楼盘)项目知名度的传播是起到一定作用的。”⑤
  2、加深品牌形象认知度——电影中的“成发集团迁出老厂区暨华润置地接受土地仪式”的条幅以及“华润·二十四城”楼盘工地现场的画面植入影片的广告中
  二者分别作为故事发生的道具以及场景组成部分在电影中出现。全景式“条幅”预示着历史和现代的新旧置换,成发集团的领导在条幅下的大礼堂舞台中央向员工做最后一场带有挥别性的讲演,俯拍的全景镜头从视觉上将接收方华润置地推到了相对强势的位置;第二处近景的“华润·二十四城”楼盘现场更宣证了一种现代财富的力量感。一边是蓬勃向上的城市领地的拔地而起,另一边是成发老厂处于拆迁状态中的黯淡破败。这两处画面植入,从某种意义上强化了观众对于华润置地“超前的开发理念、雄厚的人才、经济实力、勇于承担起快速建设时期的社会责任”⑥的形象认知度。
  3、增强品牌形象联想度——萌发于关于“二十四城”名称的由来的台词植入
  在影片的台词设计中,“客户”用成都方言问:“咋就想取个24城”的楼盘的?”,售楼小姐答:“24城它是来自于一句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短短片言然引发人们无限联想。此处的植入式广告台词属于费尔劳克所说的“信息——告诉——销售”的语篇。“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文案制作者会在‘告诉’中,借助于强势的他者话语来进行说服。”⑦笔者认为,用如此款款诗意的语句牵发人们心中对于往昔故地美好的联想和想象,借以提升企业品牌自身的文化内涵是电影植入式广告对企业广告公关协同传播效果的写照。
  三、反思:处于争议中的电影和电影中作为企业公关手段的广告
  面对处于争议中的电影和电影作为企业公关手段的广告我们需要反思。 因为“华润”房产和贾樟柯这种合作模式在国内并不多见,产生民间争议在所难免。面对争议,我们首先要肯定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这部极具人文情怀的影片借助于一座代表中国特色和社会标签价值的军工厂的兴衰,通过对时代变迁下的个人命运的原生态采录,使观众在导演的美学观念和现实个体面对当下生活的具体生活经验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从而完成了一次不太多见的隐含商业表达却又极具艺术价值的影像实践。
  至于电影中作为企业公关手段的广告,笔者认为恰恰是这部影片的价值所在。虽然影片中有多处涉及投资方的植入式广告,然而它们不同于之前任何一次单纯以商业宣传为目的的广告宣传。“华润置地”和“二十四城”一方面作为敏感的具有商业性的视觉符号出现;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就是作品真实记录的载体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片从历史维度转向现实维度的纽带。正是它们为贾樟柯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素材,为中国的社会变迁找到了藏匿于现实社会的珍贵文本。
  如今通过电影和产品广告的结合,即利用电影植入式广告回收电影成本已是业内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首先,在房地产销售的淡季,地产商正在寻求新的营销模式和概念。而“口红效应”却使得娱乐产业逆势上扬,受到更多的追捧。在这种形势下,房地产业和娱乐业走到一起,新的娱乐营销模式(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公关的协同传播策略)应运而生。”⑧另一方面,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公关的协同可以实现二者利益的同步扩增。电影植入式广告多为赞助性质的广告,其特点为成本低廉,不需要支付较大的制作和传播费用。对于电影片方来说,出色的电影植入式广告,既不会影响故事情节,也不会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反而会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成为影片票房收入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正是其中隐含的具有双赢结局的运作,加速了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公关的融合。
  电影植入式广告与企业广告公关的融合在国内尚显稚嫩,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反思总结。在二者协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做到以电影为本,电影创作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关照以及观众审美情趣的培养,并将其内化成观众的欣赏取向,而不能为了短视的“商业表达”,用“突兀”的硬性植入损伤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以至于影响观众对于电影自身的评价。
  参考文献
  ①张赞波,《〈二十四城记〉:贾樟柯完整的影像实验》,《电影艺术》,2008(6)
  ②槛上,《〈二十四城记〉:现实是一根刺》,《大众电影》,2009(10)
  ③洪潇楠:《论公关与广告的协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6
  ④薛敏芝,《植入式广告的国际运营与国内发展趋势》,《中国广告》,2007(9)
  ⑤⑧张鑫,《电影联姻房地产,孰是孰非》,《中国广播影视》,2009(5)
  ⑥http://www.crland.com.hk/Culture
  ⑦徐贺兵、赵鹤,《房地产广告中的互文性分析》,《安徽文学》,2009(5)
  (作者: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