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热播的原因探析
2012-12-29李宜璟陶红
新闻世界 2012年11期
【摘 要】《养生堂》是北京卫视的一档健康养生类节目,以疾病预防、宣传健康养生理念为内容。近几年,《养生堂》取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本文从传播模式出发,分析该节目的特点及其热播的原因。
【关键词】健康养生 电视节目 《养生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的目光转移到健康和养生上来。为了满足广大受众对于健康生活知识的需求,国内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已经超过百档。这其中,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为其中的代表。
2009年,《养生堂》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平均收视率为2.69%,单期节目最高收视率为4.68%,当年就将原时段的收视率提高了8倍。2011年,《养生堂》栏目移到北京卫视播出,全国平均收视率达到0.50%,与2010年同时段相比,提升幅度高达256%。目前,《养生堂》在省级卫视同时段与健康养生节目类型中收视率第一。BTV官网点击率周平均20万,在北京电视台所有栏目中居第一位。2012年上半年,《养生堂》相继获得电视民生类年度品牌节目、年度制片人、优秀主持人,全国健康品牌栏目、全国金牌主持人、第六届记录中国创优栏目等多个奖项。本文试从传播模式的具体环节分析节目的构架,探析其热播之道。
一、传播者和传播内容
1、专家
传播学研究认为,当受众把传播者或信息来源确定在高权威性、高可靠性的位置上时,这种认定就会变为对信息内容的相信。而且传播者的威信的高低与受众被影响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养生堂》在2010年底成立了专家顾问团。顾问团成员主要由国家顶级医学专业机构专家、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中医权威专家、院士担当。2012年6月21日,《养生堂》栏目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策划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以及疾病防治领域的相关活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到台前。
《养生堂》节目制片人伍立表示:“我们邀请的嘉宾,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全是三甲医院的院长、副院长,重点科室的主要负责人,或国家级老中医及其传承人,他们都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权威性的专家组成树立了《养生堂》栏目的权威品牌,这种权威性也更有助于栏目的发展壮大。
2、编导和节目主持人
编导对节目内容的把握也很重要,一是话题应季,如每个季节都针对本季存在的问题进行编排,满足受众当下的需求;二是话题通俗易懂,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并具有科学性。
《养生堂》节目以百姓关心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为栏目内容为选择标准。例如:炎炎夏季,节目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柳红芳所选题目为“别让身体捏把汗,出汗太多可致病”;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李太生教授推出“体温的‘预言’”;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骨科领军人邱贵兴主讲的题目为“关节年轻人不老”等等,这些选题与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此外,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养生堂》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节目内容,每天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又有针对性地介绍实用的养生方法。
曾多次参加节目录制的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于康表示,《养生堂》之所以能够经年不衰,与节目组和专家们的努力分不开,他对节目组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印象深刻。曾经为了某一个选题,他和栏目编导去查阅权威文献;也曾因某食物营养素的含量而反复查找《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他笑言:“所需要花费的精力完全比得上完成一篇学术文章!”一旦发现不当、不实的论点,哪怕已经完成录制,节目组也会不惜成本,坚决改正。
《养生堂》节目主持人悦悦,她提出“愿意以我之口舌,以我的叙述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也能关注自己的身体,让更多的人受益”。且每逢不同的节目单元,悦悦就会以不同的风格造型与之相适应,如“宫廷那些事”悦悦以清朝格格的装扮亮相,让观众眼前一亮,悦悦的主持方式使节目轻松又不失严肃,大方得体,脱离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模式化,为节目注入活力,争取了一部分青年受众,增强了节目的竞争力。
二、传播渠道
《养生堂》的播出主要依赖电视,电视画面形象直接,声音画面的结合,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且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养生堂》把播出时间设置为17:40—18:10 ,这个时间段的选择和《养生堂》节目组以及专家提倡的食疗有呼应之处。节目在晚餐段播出,让观众把节目中的健康养生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同时《养生堂》在北京电视台官网设有专题点播板块,收看更为随意,不再局限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收看节目。网络播出使得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受众也有所增加。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观看节目,也可以采用下载、收藏、分享等多种手段,满足观看要求。
《养生堂》在新浪设有官方微博和博客。官方微博和博客不仅提前把节目内容播报给受众,让受众及时选择关注,同时也会附上节目花絮,拉近受众与专家的距离。此外,官方微博上还有专家的微博地址,方便受众与专家及时咨询和联系。
三、受众和受众反馈
1、受众
“《养生堂》紧紧抓住中老年观众的收视需求,它的简单和实用促使电视对娱乐潮的反思,让电视的性格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弥补。”这是第三届《综艺》年度节目奖给予《养生堂》的颁奖词。
《养生堂》制作人更关注的是“为谁说”。从一开始,节目组就把“《养生堂》——献给亲人的爱”,作为整个团队的追求,所以“为谁说”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亲人说”。
亲情和服务是《养生堂》的基本基调,节目在围绕中老年人为主体的受众群基础上,通过中老年受众对节目的收看、言传身教,发掘潜在受众。
2、受众反馈
在当前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谈话节目”中,专家和主持人的谈论占有很大的比重,受众的交流和反馈很少,受众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节目都是一种倾听。如果节目没有充分发挥出人际交流的传播效果,就无法实现情感互动,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谈话节目”是一种健康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需要传播者与其受众进行双向交流。受众有参与节目的能力,也有参与的可能性,受众看了这期节目,是否有疑惑,他们是否还有自己关注的话题呢,他们怎样才能近距离地走入“电视”中,关键是如何调动。
《养生堂》的访谈模式,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是最能直接接收受众反馈的方式。主持人和嘉宾问答之间传递着丰富的养生知识,对观众的调动也缓解了养生节目的单一性、乏味性。同时通过受众的反馈,节目组也能及时掌握受众的需求走向,节目的制作更有针对性。
节目还通过热线电话、节目来信、微博、视频网站节目评价等方式接收受众反馈。如,《养生堂》节目组在新浪上开通“北京卫视—养生堂”微博,微博中除了发布节目预告以外,还征集现场观众的互动方式,根据节目主题的需要,征集有相关症状或是需求的观众,与受众零距离交流。
《养生堂》的成功,不仅在鱼龙混杂的健康养生类节目市场做出了表率,且给专家和观众之间提供了交流平台,通过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传递,培养了受众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塑造了国民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①董晓伟、强德华,《养生堂:献给亲人的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
6-27
②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③张勇,《健康类电视节目发展浅析》[J].《青年记者》,2009(6)
④张楚璐,《立足本土 回归健康——安徽养生类健康节目的发展浅析》[J].《新闻世界》,2010(5)
⑤李振华、宋甲勋,《电视健康养生节目特质初探》[J].《新闻知识》,2011(3)
(作者:李宜璟,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1级研究生;陶红: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师)
责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