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问题
2012-12-29朱耀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2期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问题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故事讲述、实物模型、图片展示、幻灯投影、电脑显示、实验演示、表演操作等。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按6人一小组进行分组实验,把石子放入存有水的杯里,体会物体是有体积的。接着我问:“你能发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杯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石子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石子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看准“火候”,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通过这样的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要使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闪现出来的问题火花,鼓励学生的提问勇气和兴趣。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有学生提问时,及时点评或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个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生们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当遇到教师一时也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去研究,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还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后,我及时地问:“你从本节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个学生问:“老师说的和课本上说的都是把除数变成整数,为什么不能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呢?”我首先肯定他的创新精神,表扬他能够独立思考,而且言之有理。这个学生又说:“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小数点,不是一样算出结果了吗?课本为什么不采用这种方法?”这时我又出一题“8.3526÷1.2”,让全班学生用两种方法来做。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课本上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要让学生想问、敢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
教学中我一直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学生逐渐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我让学生拿出自备的线,分别折出它的1/4来,折好后,让同桌之间比较一下长短。当学生比出长短后,我及时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有学生问:“在教分数的大小比较时,1/4不就是等于1÷4吗?我和同桌折出来的都是线的1/4,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我立刻表扬这个学生观察细致,问得好,并让学生把各自的线绳拉直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各人自备的线绳长短不一,也就是单位“1”不相等,所以它的1/4也不相等。在这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在新旧知识的矛盾之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他们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总之,让学生敢问、乐问、会问、善问是把学生当做学习主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教师只有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才能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敢想敢问。教师还要为学生的质疑提供自主探究和释疑的机会,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实践,去发现、经历和体验,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主动质疑,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让数学课堂充满问题,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实效,才是数学课堂具有生命力的充分体现。
(责编 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