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生成资源 演绎意外精彩

2012-12-29曹现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2期

  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发现总会有许多异彩纷呈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自己的精心预设以外,还要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非预设生成加以利用。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及时利用,才能使生成资源发挥有效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捕捉生成资源,以“疑”促进对话
  鲜活的课程资源常常是转瞬即逝的。课上,教师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就应该及时捕捉,巧妙引申,让意外生成纳入课堂正规,“意外”变成“合理”,才能保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出示图片:蝴蝶、飞机、树叶、加拿大国旗、千手观音。
  师:请欣赏这些图片,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是不规则的平面图形。
  生2:它们都非常漂亮。
  师:同学们感受到美了吗?
  生:(齐答)感受到了。
  师:大家再细细观察,认真思考,它们到底美在哪儿呢?
  生3:左右两边形状相等。
  生4:除了形状一样,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也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两边一模一样的现象叫“对称”,这些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一个学生的回答“它们都非常漂亮”这一生成的信息,让学生对图形再次观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源头”,从直观感知走向抽象认识,品味数学知识的审美内涵。与此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它们到底美在哪儿呢”将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向图形结构的解读上,在师生对话互动中,学生很快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二、捕捉生成资源,以“错”激活思维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典型性错误。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所犯的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如果把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共性错误当做是一种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灵活处理,站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索,那么学生就会在纠错、析错和改错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在学期总复习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条36厘米长的纸条,在每3厘米处点上一个红点,然后在每4厘米处点上一个红点,纸条的两端不点红点,纸条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点?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综合运用,既要用到“找规律”的知识,还要考虑到公倍数的问题。一部分学生是这样做的:36÷3-1=11(个),36÷4-1=8(个),11+8=19(个)。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这样做的:36÷3=12(个),36÷4=9(个),12+9-2=19(个)。两种不同的列式,结果相同。教师没有马上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判,而把纸条的长度改成72厘米,继续让学生列式计算。第一部分学生依然列式为:72÷3-1=23(个),72÷4-1=17(个),23+17=40(个)。而第二部分学生却列式为72÷3=24(个),74÷4=18(个),24+18-5=37(个)。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教师再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理解“在每3 厘米处”的意思,比较“在每3厘米处”和“每3厘米”意思的不同,并让第二部分学生讲出“5”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在长24厘米的纸条上动手画一画。学生终于明白了:不但要正确地求出两次点数的和,还要把两次点数重复的次数去掉。所以第一题正确的列式为:36÷3-1=11(个),36÷4-1=8(个),11+8-2=17(个)。
  上述案例中,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灵活地用72厘米的纸条让学生重新计算,在计算中发现错误,并在操作和实践中找到错误的原因。可见,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现象,这种错误的出现正是展示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这种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资源,使其成为具有特殊教育教学价值的财富。
  三、捕捉生成资源,以“巧”诱导探究
  学生课堂互动会生成新的资源,这种资源是学生思维的外现,往往体现出学生思维过程的巧妙,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整的依据。抓住此资源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此时学生的思维过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学“圆的周长”练习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大轮的直径为0.54米,小轮的半径为0.09米,大轮转5周,小轮要转多少周?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圆周长的计算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都是这样做的:先求出大轮的周长3.14×0.54=1.6956(米),再求出小轮的周长2×3.14×0.09=0.5652(米),然后求出大轮转5周转过的皮带的长1.6956×5=8.478(米),最后算出小轮转的周数8.478÷0.5652=15(周)。正当我要表扬学生们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这么麻烦,可以先算0.09×2=0.18(米),再算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3倍,即0.54÷0.18=3,再算5×3=15(周)。”其他学生听了纷纷议论起来:这样做对吗?是不是数字上的巧合呢?我没有马上给出判断,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分析每一步算式求的是什么,这样算有没有道理。学生们经过探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3倍,它们要转过的皮带长是一样的,小轮转动的周数一定是大轮的3倍,所以是5×3=15(周)。
  上述案例中,教师及时抓住学生互动中的动态生成,这种动态生成给师生带来意外的感觉,这种意外又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动力,课堂的活力就在这样的情境中迸发出来。
  生成是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非预设生成,积极对待,抓住时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行为,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问题的余地、生成的时间和自主建构的空间。
  (责编 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