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习题,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2012-12-29叶建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2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得到更新,也更专注于钻研教材。可是,大部分教师对教材例题钻研得更多、更为透彻一些,对教材习题往往一带而过,有的教师甚至舍弃课后练习。朱德江老师说过:“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的研读和理解。”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课后习题,它是众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经过认真思考编写而成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较高的训练价值。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习题的解读,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理清习题的呈现方式,挖掘习题的编排内涵,充分发挥习题的教学价值,让数学课堂更高效。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读懂编写意图——做到吃透教材,凸显价值
  任何一种版本的教材,都是经过众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精心编制而成的,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编写都有它的目的和意图。作为使用者的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自己的教学经验认真解读习题,理解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白每一道习题的功能和教学要求,努力体现习题应有的价值。
  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八册第43页(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试一试”中安排了如下一组练习。
  4×3= 13×2=
  4×0.3= 0.13×2=
  0.4×0.3=   0.13×0.2=
  问题1:先计算,然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组题的奥秘。相同点:第一列乘数中都有4和3两个数字,积中都有12;第二列乘数中都有13和2两个数字,积中都有26。不同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同。
  问题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学生可以根据每列中三道题的比较,得出结论:两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即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问题3: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法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出现各种奇思妙想。
  问题4:你能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吗?
  要证明这个规律是存在的,就必须对这个规律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看看能不能找出反例。这样,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规律,而且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根据乘数中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看似简单的一道题,经过教师课前的用心解读和课堂上的精心组织、巧妙应用,充分突显了乘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升华,同时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欲望。对于课后习题,教师不能拿来就用、以题论题,要从一些常规题中挖掘出它的多功能性,体现出它多层的训练意义。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取得收获,也让学生有了创造性的体验。
  二、读懂呈现方式——做到由浅入深,适应学生
  认真阅读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还是通过习题形式呈现数学知识,即先通过例题进行新知的教学,再通过做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和技巧。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在编排上,一般的呈现形式是情景例题——试一试(如连一连、说一说等)——练一练。教师在解读课本习题、吃透习题编排意图的同时,还要读懂习题的呈现方式,理清习题的编排层次与内在联系,突出它的训练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材中的习题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本题;二是变式题;三是发展题,如探索实践题、发展提高题、思维开拓题等。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理清这三类习题的分布情况,更要弄清这些习题之间的关系,思考使用方式和课时分配,对于变式题要找到“变”点,拓展题要找到“拓展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序地组织学生练习,以巩固、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真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八册第16页)后,教材安排了以下一组练习。
  “练一练”中的1~3题属于基本题,与学生所学知识完全匹配,主要对本课所学知识重点——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加强巩固练习,起巩固新知的作用。第2题中出现了补“0”、退位、进位的题目,旨在练习主题情景中所讲述的知识,并让学生根据整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小数的进位加法问题。变式题以“森林医生”的形式出现,呈现学生平时作业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错误,让学生进行判断,加强了学生对“进行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的正确理解,起到促进学生理解、深化知识的作用。另外,教材还特意安排了关于小数中“0”处理的题目,在前面的例题中以智慧老人的一句话来解决这一知识点,而在小数“比大小”中没有提及,所以在后面练习中安排了第5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第6题属于发展题,具有开放性,是在上面练习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入,起到促进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作用。这组习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知识的拓展和提升,同时加强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读懂编排内涵——做到优化重组,追求高效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应用。”教材习题中的有些知识是显而易见的,直接体现在习题中,而有些知识、思想、方法却隐藏在习题的背后。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尊重教材,再去解读教材,挖掘习题本身所蕴含的深层内涵,最后才是对习题内容进行创造性地重组、拓展,使习题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拓宽思路的一个重要载体。
  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86页(总复习)第9题:甲正方形边长12米,乙正方形边长10米。
  (1)甲正方形和乙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比值是( );
  (2)甲正方形和乙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比值是( );
  (3)甲正方形和乙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比值是( )。
  教材的意图是使学生能正确求比和比值。此题的教学,教师往往是通过计算求出正确答案就结束。但我觉得,如果只达到这个层面就结束练习是欠缺的、不足的,因为此题背后蕴含着更丰富的知识和方法。为此,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求它们的比和比值,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从这些计算结果看,你们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结论:两个正方形边长之比、周长之比是一样的,面积之比是前项与后项的平方之比。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正方形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自己想办法证明吗?”要证明这个规律是存在的,就必须对这个规律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看看能不能找出反面例子。
  最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还有其他图形具有类似的规律吗?”通过探究、交流之后,学生发现圆的半径(直径)和圆的周长、面积之间也具有同样的关系。为此,我补充了下面一组练习。
  1.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的比是4︰1,则大圆周长和小圆周长的比是( ),比值是( );小圆面积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比值是( )。
  2.大正方形边长是小正方形边长的4倍,则小正方形周长是大正方形周长的( ),小正方形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的( )。
  通过对一道题的优化、重组、拓展,使原来单一、呆板的纯练习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又使学生用已得出的规律有机地进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课后习题是数学教材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作为数学教师,要努力读懂教材中的习题,真正发挥习题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最大的收获,使数学课堂更高效!
  (责编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