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达成数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和谐

2012-12-29管晓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2期

  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知道:儿童的世界更多地充满着经验、直观、形象,而数学,无论怎样改造过的数学,其价值都指向理性、抽象、形式化。成人化、专业化、理性化的教学语言使数学教学远离丰富的社会生活,变成了索然无味的说教。作为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师,如何在不影响知识的科学性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把抽象、严谨、枯燥的数学转化成具体、直观、有趣的儿童语言,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童趣化,贴近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教学过程:
  师:10支铅笔,每3人一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请小朋友动手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
  生1: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
  师:还剩1支,为什么不继续分了?
  生2:因为它不够3支,不能每人一支。
  师:这种平均分也可以列成除法算式,即10÷3=3(人)……1(支)。1是剩下来不够分一份的铅笔,在除法算式里我们叫它余数。余数必须比谁少呢?对了,余数必须比除数3小,因为它不够3支,也就不够分给每个人了。今天认识的余数是除数的“弟弟”,它永远比除数“哥哥”小。
  师:请小朋友思考这道题□÷6=□……□,余数可以填几,最大是几?
  生3:余数可以填1、2、3、4、5,因为除数是哥哥,余数是弟弟,余数必须比6小。
  生4:余数最大是5,因为它再大也要比哥哥小。
  ……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以前学习的平均分一样,只不过平均分时不能正好分完,多了一个小尾巴——余数。它是除数的“弟弟”,永远比除数小,但不能把它丢掉。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自身的学科素养要合格,更重要的是善于从数学的理性、抽象、厚重出发,寻找学生眼睛里的生动、具体、简单。高明的数学教师,不一定是个满腹经纶的人,但一定是一个善于举例、打比方以及语言儿童化的人。
  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一规则对余数的理解以及后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句严谨的话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一步,学生动手操作,感悟剩下的物品和每几个一份(也就是后面除法算式里的除数)的要求相比不够分一份了,这个剩下的部分必须比一份的个数少,这一环节为后面的总结概括做好了铺垫。第二步,用童趣化的语言概括总结严谨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理解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意义后,我总结出“余数和除数比必须小”,这样才不够继续分,余数是“弟弟”,除数是“哥哥”,弟弟永远比哥哥小,哥哥总要大于弟弟。第三步,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一规则。练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分析题目中确定余数,要先看看除数,他们用适合自己的语言讲述着理由,很好地将这一难理解的规则形象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了。在课堂总结时,我进一步地将余数称为“小尾巴”——“虽然小,但不能丢,丢了会很疼的”,帮助学生理解了除数的由来以及意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色彩。如在揭示课题时,我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设计:“认识分米与毫米”变成“认识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成员——分米和毫米”;将大于号、小于号变成“一对好姐妹”;学习比较大小变成“排队”;学习人民币变成“逛商店”……同时,用一系列生活味十足的数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既有趣又有用。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把时针比作又矮又胖的爷爷,走路很慢,眼睛不好,只能看见大格;分针比作爸爸,又高又壮;秒针比作宝宝,又细又长,走路特别快。分针爸爸和秒针宝宝眼睛好,数小格。可是分针爸爸和秒针宝宝说话没时针爷爷有分量,时针爷爷走一大格的时间分针爸爸要跑一圈,而分针爸爸跑一小格秒针宝宝就要快跑一圈。于是,难理解的概念经过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事实证明:直观、形象、童趣化的语言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的特点,使学生听起来有亲切感,能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情感迁移,产生内源性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我想,当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时时从儿童的视角看数学,以引导学生简单快乐地学习为宗旨,多使用儿童化的语言,一定会达成数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和谐的。
  (责编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