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与新学年
2012-12-29潘钦楠
北京纪事 2012年10期
飞机降落在西雅图机场,和去年一样,因为到达时间太早,乘客需要在机舱里多呆上半小时,等着美国海关人员来执行公务。我身旁的小女孩,一个人,七八岁的样子,似乎一点儿都不急,看样子是暑期回中国玩的。她长着中国人的相,却不会说汉语,一路上乘务人员对她照顾有加,不用说这是被托管了。看着她手里的最新款ipad,心里莫名地想笑,却并没有笑出声来。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在黄金海岸的一个叫“葡萄沟”的村庄,见一个当地的小女孩也在玩这东西。我抬头向窗外望去,天还没亮,停机坪上的灯光朦朦胧胧,给尚未苏醒的西雅图添了一丝亲切的情调。告别了两个多月的假期,开始了全新的学年。
放假这两个多月,在国内过得是真舒坦,都不想再回美国上学了。在北京生活也习惯,吃得顺口,去哪儿都方便,但仔细想想美国这边的学习环境,心里又充满了矛盾。回国的头两天赶上北京要中考,国内老同学都在临阵磨枪。去了趟念过两年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现在叫北京二中亦庄学校),本来想进去得瑟得瑟——咱早放假还不用被考试煎熬,没想到赶上大家正在收拾教室打扫卫生,只能跟着他们一起劳动了。在班里跟大家一起合影,物理老师看见我,说第二天的毕业典礼必须来,还要和同学一起上台表演。
第二天,接着凑热闹,以为物理老师只是说说,没想到他还真找了件校服让我上台一起唱《感恩的心》。我在美国参加过一次12年级同学的毕业典礼,华德福学校每年都有个隆重的毕业典礼,主要内容是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总结ASK/Iy/Kd82cqOps8U/h4TVJNTK3XhCPKSxjKsEEriU=。每个老师都要在台上给每位同学作出评价,为毕业班排演歌曲,变着法把即将毕业的同学唱哭。校长颁发毕业证书,同学发表感言,前前后后能办三四个小时。毕业典礼后是聚餐,全校同学老师都要参加。在我看来除了毕业的兴奋,剩下的所有人都是“打酱油”的,不但吃不到什么东西,还要在最后收拾残局。
其实,最重要最有趣的是毕业生在那天晚上的“大闹学校”,这是他们给所有老师的大礼,整得第二天都没法上课。语言课教室里有一棵大大的树干和一堆叶子,还有满地的巧克力酱。其他所有教室的桌子椅子都被搬走了,桌子被搭成了一个“危楼”。在音乐教室,椅子全部用来堵出入口了,所以想进学校的人只能爬进去。最悲惨的一定是厕所,大家都特地到男女厕所看了一眼,女厕所里满墙都是壮男帅哥的图片,凌乱的卫生巾丢得哪儿哪儿都是。男厕所里都是性感美女和好几个堵住便坑的气球水球。到学校后,我们一直整理到将近中午才开始上课,老师同学都是一脸无奈。我想毕业的同学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心态,一定也是这么收拾了三年,所以在自己毕业的时候要大肆折腾。特别说一句,如果你的柜子在上面,开门的时候必须要小心,手接着点,很有可能在打开的瞬间会掉下来一个鸡蛋哦!
比较两国学校庆祝毕业的方式,确实不太一样,国内大家喜欢撕书撕本,扔得到处都是。美国的课本要么没有,要么厚得不得了,根本撕不动。
7月的北京,热得如同蒸桑拿,可回来控制不住脚,东走走西逛逛,日子过得也很快,把想去的地方都走了一遍。最喜欢的就是世贸天阶的大屏幕,据说平安夜最好看,在屏幕下面发短信,上面就会显示出来,可惜我很难赶上一回。蓝色港湾最现代时尚,走在水边,觉得特别有感觉。每条小路上有不同的餐厅,我记得有一家叫单身酒吧,去的时候是白天,没有开门,晚上开门的时候,可能失恋的、单身的都往里跑,人气特别旺。怎么说来着,这就是享受;南锣鼓巷被外国人认为最富有老北京风情,有各种趣味盎然的小店,各种吸引人的小吃。我喜欢自然色彩,每一条胡同、每一个宅院里似乎都有说不尽的老故事。印象特别深的还有琉璃厂文化街,每家店铺门口总有一两个推销的,见到路人就问:“老板,收字画不?”
7月底还去了趟安徽和江西,虽然天气也不凉快,但是空气比北京好很多。去安徽就是奔着“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小时候学习很多诗文,描述黄山多壮观、多震撼,这次才真正感受了一回。爬到山顶在气象台住了一晚上,希望可以看到日出,可是第二天早上只看到大雾弥漫和一群失望的人。下山的时候雾散了,据导游说是赶上好日子,可以一路走马观花。江西的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是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与黄山相比人文气息更直接。庐山别墅很有名,最好玩的事就是在陈毅旧居吃了一餐,没想到当年的元帅府如今成了旅行团队的饭店。庐山称为避暑胜地,绝对是名副其实,一点儿也不热,还微微有丝凉意。去过江西之后不得不说九江火车站,从外面看不出什么,一进到里面就会发现,这车站有几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场景——破旧而落后,可动车候车室和站台又是现代而崭新的。
8月,我找不到一个好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个月。因为我在美国换过学校,再办签证的时候还要去美国大使馆面签,有点闹心。还好,面签时递进去我上一学年的成绩,签证官夸我成绩不错,什么也没问,很容易就过了。拿到签证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接着玩,去苏州和上海。苏州是波特兰的友好城市,我一直以为苏州园林的布局应该和波特兰的小“苏州园林”差不多,看了才知道不能凭想象。在苏州,不同大小的园林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都很漂亮精致。苏州老城区的一些街有老味道,比如平江路,因为有水便有了灵气。观前街并没有保留太多的老建筑,这里充满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但还是有得看,可惜是没见着所谓的苏州美女。开头在旧城附近转个没完没了,直到要离开的时候搭公交车去甪直经过新城区,总算领略了苏州的新面貌,还看到北京“大裤衩”的同门兄弟“秋裤”。
当然和苏州比较,我更喜欢上海大城市的氛围,虽然不是处处都给人十里洋场的感觉,但是却有着说不出的高贵和开阔。穿过南京步行街就是外滩,外滩上人确实很多,但并不影响欣赏夜景,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几乎都没有死角。白天去豫园逛了逛,各种各样的小店和北京锣鼓巷有点同质化,也不便宜。最想去的地方是浦东的陆家嘴,干脆把酒店定在了那里,遗憾的是,无论坐地铁还是打车去老城区都有点麻烦。上海的公共交通太贵,地铁起价三块,距离越远价格越贵。
即将回美国的前几天,得机会又去了一趟黄金海岸,在北戴河和南戴河的延长线上。水脏脏的,一眼望不到底,沙滩上还冲上来一些不是贝壳的垃圾,跟十几年前的北戴河是没得比了。
9月,新学年开始了。从北京到西雅图,我坐的是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的飞机,坐过三次,每次下飞机都想狠狠吐槽一番。飞机的条件太差了,因为达美公司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所以飞机都不是新飞机。可是飞机票又不便宜,条件也苛刻,留学生行李只能托一件,多出来的要自己交钱。幸运的是,我走的那天,前台为我办理手续的是个帅气的小伙子。虽说多了个箱子另加了些钱,但是给我升到了高级经济舱(就是前面几排,地方稍微宽敞些而已),心里多少有点平衡。
9月5日开学,过了一个暑假,幸好英语还没忘光。开学的方式很特别,老师不发书也不废话,就叫我们在院子里排成一排,一个个问好握手拥抱过去。高中这边人不多,这么折腾也耗不了多少时间。这学期我该上10年级了,新上来的9年级人很多,有三四十个。而我们只有15个,走了两个男生,来了一个过来“体验”的日本妹子。
从10年级开始,我就要学习德语了。虽然英语基础并不太牢固,但是什么都想学点儿,以后去德国旅游也能瞎扯两句。我已经在计划明年暑假去哪儿了,生活中不能缺少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