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凡蜘蛛侠》十年,不一样的轮回

2012-12-29张婷婷

综艺报 2012年17期


  在过去十年,漫画电影已经蜕变。虽然好莱坞电影人依然保留了漫画的风格:开朗、积极,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却为这样的漫画电影带来了质的改变——电影里充满了英雄哲学论,不仅在主题上变得更为深刻,甚至在色彩和风格上也走向“黑暗”。
  山姆·雷米的“蜘蛛侠”系列无疑成为这场变革的牺牲品。“蜘蛛侠”系列的第一部堪称早期漫画电影的教科书,有趣、迷人以及装模做样的蜘蛛侠,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但第二部却抛弃了在主题混乱中战斗的超能英雄,着眼于蜘蛛侠的世界观和责任感。随后,处于“后蝙蝠侠”时代的《蜘蛛侠3》却彻底迷失了方向。尽管山姆·雷米仍想保持其风格,但是电影公司却认为“蜘蛛侠”应近于 “蝙蝠侠”的风格,变身为一个“总是在莫名沉思”的英雄,并且影片的风格一样“黑暗”。结果显而易见,“蜘蛛侠”失去了魔力,从此一落千丈。
  5年后,20世纪福斯重新启动“蜘蛛侠”系列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还观众一个“清爽”的蜘蛛侠,但,真的做到了吗?
  这部被命名为《超凡蜘蛛侠》的影片的开场几乎与2002年的《蜘蛛侠》没什么不同,但随后,两者剧情变得迥异。
  顺便插一句,影片的风格从“黑暗”走向了“神秘”。2002年,帕克在一个明媚的早晨追逐一辆公共汽车。而10年后,影片的开场确是帕克和他的父亲在玩捉迷藏,可以看见父亲书桌上散落的研究笔记⋯⋯看起来像是一部惊悚片的开头,可惜它用后面的剧情证明并非如此。
  安德鲁·加菲尔德演绎了与前作完全不一样的“蜘蛛侠”。如果说托比·马奎尔是一个搞笑的“蜘蛛侠”,那么加菲尔德让人感受到的是孤独:他没有朋友,总是不高兴和自言自语,很少露出迷人的笑容,也更粗心大意,完全没有英雄气质⋯⋯编剧詹姆斯·范德比特花了很大力气表现蜘蛛侠的内疚。两部影片中,本叔叔都是因他而死,但这次他并没有急着去抓捕凶手,没有将这种内疚转嫁到一个怪物身上,而是选择自己承担。有失才有得,这份愧疚感正是之后他成为英雄的原动力——是不是要比前作成熟得多?
  剧情有点深色调,但仍然很有趣,或许笑料不如原作。不过,笨拙的幽默更适合纯真的“蜘蛛侠”。导演马克·韦布在笑料的处理上有点“冷幽默”。当“蜘蛛侠”和“蜥蜴”在图书馆开战时,镜头却对准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正在听着摇滚乐悠闲自在的图书馆管理员,尽管其身后的图书馆已经被拆。
  总起来说,《超凡蜘蛛侠》是成功的。如果在2002年,它一定可以获得更多票房和粉丝,但它终究是一个翻拍片。或许现在不是一个翻拍的好时机,因为“蝙蝠侠”还是那么强势。不过,这仍是一部暑期档的强片,与前作中的后两部相比有着更为深刻而多样性的主题,也受到漫画电影新浪潮的影响。它并不具有多少创造力,但如果将翻拍的背景忽略掉,《超凡蜘蛛侠》中细细流淌地情感与节奏,还是可以让人再次领略传统好莱坞大片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