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准晶体为素材编制的试题

2012-12-29黄一敏张旭东

化学教学 2012年7期

  摘要: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及准晶体的特性为背景和材料,命制了一道化学题,并对命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参考答案。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化学试题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7–006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命题背景
  诺贝尔科学奖是一年一度十分关注的重要的科技新闻之一,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就是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或医学奖,他们是每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素材之一。现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作简单介绍,并原创几道试题供同行们教学使用。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概括的说,就是准晶体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
  准晶体具有独特的属性,坚硬又有弹性、非常平滑,而且,与大多数金属不同的是,其导电、导热性很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科学家正在尝试将其应用于其他产品中,比如不粘锅和发光二极管等。另外,尽管准晶体的导热性很差,但因其可能将热转化为电,它们可以用作理想的热电材料,如有些科学家正在尝试用准晶体材料捕捉汽车废弃的热量。
  2 试题及解析
  (1)1982年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是锰与另一个短周期元素X形成的凝固态。
  ②已知元素X与同周期Y、Z的性质如表1,锰与X在准晶体中的结合力为 ,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看作金属互化物);它呈 面体。
  [命题思路]以未知元素推断为背景,依据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和特殊性规律,旨在考查原子结构、金属晶体结构等相关知识,原子结构及晶体知识是新课程选修3中重点内容之一。
  [解题] ①锰为25号元素,并依据能级顺序确定。②依据电负性,可确定Y、X是金属,Z是非金属,依据第一电离X最小,因为硼是非金属,故只能是第ⅢA族的金属铝(失去1个电子后3p全空);因是金属晶体,粒子间的作用力金属键;从图中不难确定Al有12个,每个正三角形包含的铝原子数为3×1/5 ,故有正三角形数目为:12÷3/5=20。
  [答案]①1s22s22p63s23p63d54s2或[Ar]3d54s2;②金属键;MnAl12;20
  (2)一些准晶体材料十分“平滑”,例如聚四氟乙烯(Te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