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12-12-29张莉杰
北方经济 2012年9期
一、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在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作出明确定义的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实物、工具、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在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具有权威性且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该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指出其范围主要包含: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内蒙古草原类型丰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