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美国总统大选新看点
2012-12-29朱锋
中国周刊 2012年10期
奥巴马和罗姆尼在两党的支持者中几乎各有近40%的铁票,问题是,剩下准备投票的20%的美国选民,他们的选择才将会真正揭开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谜底。
美国今年的总统大选呈现出了若干很有意思的“新看点”。首先,媒体原本估计奥巴马会占明显优势的选战,已经变成了一盘几乎势均力敌的“细棋”。罗姆尼在选举经费的筹集、选战策略的运用和公共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甚至在2012年5—8月的竞选经费筹集上领先了奥巴马;直到9月中旬,奥巴马才在竞选经费筹募上重新赶过罗姆尼。过去20年美国总统竞选中,谁经费募集得多、谁就在最后的大选投票日胜出。目前的基本估计是,奥巴马已经不可能像2008年战胜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那样获得压倒性胜利,2012年不管谁在最后的投票日胜出,两者之间的得票数都将相当接近。
美国总统大选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外交政策和候选人的国际政策表现,而是美国经济形势和候选人的经济政策。目前美国经济正处在艰难的调整进程之中,奥巴马想要凭借最后几个月美国经济和就业形势突然出现大幅度好转来决定性地获得选举胜利断无可能。2012年8月,美国的失业率虽然下降到了8.1%,比7月份的8.4%有明显好转。但新增就业机会只有9.5万份,低于民主党承诺的12万份的数字。罗姆尼迄今也并没有提出什么振奋人心的经济计划。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在“拼经济”上,可能是最为乏味的一年。
在对外政策上,奥巴马和罗姆尼两大竞选团队充满了“对决”的气息。例如,在阿富汗问题上,奥巴马要在2014年如期撤军,但罗姆尼却主张有选择地保留美国在阿富汗的义务;在伊朗和叙利亚问题上,奥巴马不主张采取军事行动,但罗姆尼却大讲对以色列的“美国责任”。在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上,奥巴马认为应该坚持美俄合作,而罗姆尼却强调执政后将会把普京执政的俄罗斯列为美国的首要敌人。中东、北非和亚洲爆发穆斯林反美示威和抗议浪潮让奥巴马政府十分郁闷,但也没有让罗姆尼阵营占到便宜。例如,罗姆尼指责奥巴马在中东反恐不力导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斯蒂文森被杀,但美国人很清楚,如果再继续在中东大规模地反恐,中东的局势可能进一步动荡。美国出版的歧视穆斯林的影片,让美国在获得自由的阿拉伯国家中尤其受到攻击。
到11月5日美国大选投票日,奥巴马和罗姆尼将举行3场电视辩论赛,两位副总统候选人将举行2场电视辩论赛。这5场电视辩论赛亮相,对于11月的选民投票将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目前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有自己的稳定“票源”,决定两人选举胜负的是那些“游弋选民”和“游弋州”。如何尽可能多地争取“游弋选民”的投票,并在若干个对选情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游弋州”获得胜利,这是2012年美国总共大选的关键。
从电视辩论来说,奥巴马无论是在口才、经验和煽情能力方面似乎都占据有绝对的优势。罗姆尼也聘请了专门的公共形象高手和媒体顾问,给自己“量身打造”。尽管如此,美国媒体还是更多地看好奥巴马。无论是2008年的总统大选时的候选人奥巴马、还是2009年1月以后的总统奥巴马,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确实口才了得。罗姆尼虽然竭力抨击奥巴马的经济政策,煽动美国选民将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变成针对过去四年美国人经济和生活变好、变坏的“公民投票”,但共和党的总统竞选班子迄今没有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经济和就业措施。对于目前正处于经济调整期的美国来说,奥巴马迄今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例如振兴制造业、减少石油进口和扩大本国能源生产以及强化出口等等措施,如果要见到成效确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奥巴马显然会在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经济政策辩护。
对2012年的美国选民来说,给哪位总统候选人投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是想要给奥巴马又一四年的机会来验证他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诺言,还是决定换一个人来领导自己的国家,以便有新的经济政策尝试的机会。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近80%的美国人已经有了答案。奥巴马和罗姆尼在两党的支持者中几乎各有近40%的铁票,问题是,剩下准备投票的20%的美国选民,他们的选择才将会真正揭开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