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碱”的词源探究及现代学理浅析
2012-12-29何流
何 流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文物行业是古老的文化和物质遗存与现代科技保护相互交叉作用的独特行业,这样就必然导致其应用的语言中古语和现代语掺杂,同时存在传统观念和现代科学思想的冲突。在文物术语实际工作中,面对的传统术语许多都是历史上的匠作用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术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而导致意义的偏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术语“酥碱”就是突出的一例。
一 “酥碱”现象和术语定义
“酥碱”是一个传统文物病害术语,广泛应用于文物领域的古建筑、壁画、石窟以及土遗址等专业范围,它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的文物病害,突出的现象就是构成文物组成结构的物质变得疏松崩解,如故宫城墙砖的酥解剥落崩坍、壁画地仗的酥解粉化、土遗址夯土结构酥解等。其病理原因是由于毛细水和潮湿气体的作用,可溶性盐在文物结构物质内部随潮湿而迁移,同时可溶性盐随湿度的高低从固相到液相不断地来回变换,导致文物结构物质内部疏松崩解,严重的会引起文物组成部分的剥落崩塌。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 0001—2007《古代壁画病害与图示》中给出的术语定义是:“酥碱:壁画地仗中的可溶盐,随环境湿度变化而溶解、结晶,所产生的膨胀、收缩反复作用使壁画地仗结构破坏而产生的疏松状态。”[1]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文物术语是“酥碱”,其中用的是“碱”字,而定义中给出的是可溶盐的作用,说的是“盐”,字面义与内容不一致,不符合术语学原则的要求,这种现象在传统文物术语中有一定的表现,要搞清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文字和历史中寻找根源。
二 “酥碱”词源分析
碱,繁体字为“鹼”,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鹼,鹵也。”经过现代化学分析可知卤水的主要成分实际是多种盐组成,但古人认识有限,无法细致区分碱和盐。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找不到“盐”字,只有“卤”字,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2],提到了盐和卤的关系。“盐”的最早解释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鹽,鹹也,从卤监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3]自然形成的称为“卤”,经过人为加工的称为“盐”,就更清楚地揭示了盐和卤的关系。从字形来看,碱、盐都从卤,与卤之义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人们对碱和盐不加区分。许慎《说文解字》“盐,咸也”[4],盐在中国传统认知上只有食盐一个意思,起咸味的作用。而卤水味道中的苦涩,恰恰是中国传统对碱的认识。青海湖地区就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5]的传统,所以历史上把卤水中析出的除盐以外的结晶一般传统上都称为碱,其主要成分应是碳酸钠,就是俗称的纯碱或碱面。在民间,碱的认识还有更加宽泛的意义,对人们出汗在衣服上留下白色污痕称为“汗碱”,对土壤、石头、墙壁等表面析出白色晶体的现象统称为“泛碱”。这里所谓的碱成分就较为复杂,汗液中主要是氯化钠,土壤中以碳酸钠为主,石头表面可能是碳酸钙或硅酸盐之类,墙壁泛出的大多是碳酸盐或硝酸盐。因此,中国传统意义的碱与现代化学中说的碱物质完全不同,传统意义的碱以现代化学观点来看,基本上属于盐类,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观念上的碱和盐与现代化学科学知识中的碱和盐之间的矛盾。中国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碱(此处指纯碱也就是碳酸钠)的使用,如日常应用的清洗衣物、纺织印染的辅助着色;普通大众最常见的是在发面中“揣碱”来中和发酵中产生的酸;在饮食方面碱还常用来发制干货、腌制食品等。实际上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使炸制煎制的食品膨松酥脆,这是因为碱可以使淀粉膨胀,同时,在煎炸过程中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面制品膨松酥脆,这就是为什么油条、香酥饼里面都要加适量的苏打粉,也就是纯碱,武汉有一种特色小吃就叫碱酥饼。从以上的分析中也就不难看出为何传统文物术语中会使用“酥碱”一词了。
三 现代学理分析
首先,从现代语法结构分析来说,词组结构主要分为并列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和偏正词组,而对“酥碱”一词则很难把它归类到任何一类词组之中。酥,是形容词,有松脆或柔软之意,或引申成名词,如桃酥、芝麻酥等。碱,名词,少量的有动词用法,如碱化。那么“酥”“碱”组合在一起“酥碱”,按语法关系有可能是前列类型之中的任何一种,但显然无论以哪种词组组合类型从语义分析上都很难解释得通,因此,只能确定为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含有字面义内容的专用固定词组,则比较恰当。
其次,现代化学对不同的物质有严格的定义,这样才能形成一整套缜密合理的科学体系,从而准确地揭示各种自然现象内部的科学规律,使我们对现实世界能有正确的认识。如:碱是氢氧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或类金属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盐是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或类金属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中国传统对碱和盐的认知与现代化学的差距是明显的,“酥碱”中的“碱”字是传统观念中的碱,按现代化学知识则是盐。这种异义其深层次的原因与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宏观研究而微观研究不够深入有关,最直接的原因则是进入近代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短时间全面涌入,大量专业术语的翻译比较紧迫,同时不同语言之中的概念和文字也不可能完全对应,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专业概念术语用字与该字传统内涵会有些许差异。正是由于对“碱”“盐”这两个字重新赋予了现代化学的概念,导致了与传统意义的差异。
第三,现代术语学对术语有系统的科学要求,但无论是从概念和术语的一一对应,还是术语的科学性和顾名思义性,以及术语和概念的体系结构方面,很多传统术语都很难符合相应要求,“酥碱”就很有代表性。根据前面分析,它在科学性和顾名思义性方面显然是欠缺的,由此也导致其派生能力大大降低,与其他术语的联系较弱,不利于术语体系的构成。此外,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新生代将会对这些问题有越来越多的质疑。其实,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语言习惯也是在缓慢地变化发展的,一些语言用法会消亡,一些新的会萌生,所谓汰旧立新,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但另一方面,传统术语往往有很深的民族性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些又是其他术语很难替代的。
参 考 文 献
[1]国家文物局.WW/T 0001—2007 古代壁画病害与图示[S].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59:3269.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86.
[4]许慎.说文解字 [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688.
[5]上官祎.冬天捞碱、夏天晒盐[J].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200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