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2-12-29刘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7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刘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1 能源消耗过大

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都是非常的高,但是在这个背后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高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方面的增长来实现的,而投资也是没有一定的规划,没有进行一定的市场考察,就盲目的进行投资,在资金上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在项目的选择上毫无规律可循,大量的重复性项目被开发建设,造成了在某一个领域内出现了拥挤的现象,大量的资源被耗费掉,而在产出上却没有相应的回报。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量上来看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质上来讲是下降了,所以这种增长是一种盲目的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种假象,不利于健康有序的发展。

2 环境污染严重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经济上也确实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在效益上的产出,却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大量的资源被用作原材料应用经济建设上来,却没有相应的建设和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们的生活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人们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对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来说也会产生很大的阻碍。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国的渤海,黄海流域的赤潮现象,就是因为沿海的工业单位太多,而这些单位又不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被排入到环海流域,致使渤海和黄海营养充足,而发生了赤潮,赤潮的发生造成了大量的海洋生物中毒,附近的渔民由此失去了经济来源,也给我国的海鲜市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些流域的污染不仅对海鲜市场有所影响,同时对生态平衡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如果是光靠海洋自身的净化能力,会需要很多年的的时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将是一笔很大的损失。所以说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

3 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特别是靠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长期不足。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保持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但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消费率)却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6年的50%,而世界平均的消费率是80.1%(2002年),我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投资所占比重却过高,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比重的2倍和1.6倍。

4 产业结构不合理

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价格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1.9调整为2007年的11.3:48.6:40.1。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个百分点。但从国际上看,我国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物质资本密集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高,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同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外资,主要发展加工产业。90年代后期,中国更成为发达国家与地区加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从而急剧扩展为世界的“加工车间”。第二产业的急剧扩展成为8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5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发展经济建设的脚步上,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在城乡和区域上却是受到了限制,发展脚步出现了差异。在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由于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有比较大的优越性,在交通上和市场环境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说在经济的发展上就会有很大的优势,发展的脚步就会很迅速。内陆地区相对来说,有些区域由于位置比较闭塞,交通环境受到限制,信息落后,无法及时有效的和外界进行沟通,相对来说市场也比较闭塞,所以在经济的发展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脚步就会有所落后。这样一来,沿海和内陆在经济发展上就出现了不协调的局面,对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6 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我国在目前来讲,对于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还是比较不足的。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产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产品的科技含量上来了,那么对这项产品的投入就会有所下降,成本的降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形中就增加了在市场中竞争的砝码。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拉动企业的产品增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只是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中有对产品的研发部门,但是研发的力度还是不够,那么在中小企业中根本就没有设立研发部门,这样一来,我国在自主研发方面就比较欠缺了。自主研发可以为企业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份额就会增加,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有利的影响。但是我国无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制度的制定上都缺乏相应的机制管理,所以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

7 企业海外投资困难

国际投资有利于全球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投资问题,部分企业也有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诸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外投资法规与政策落后;2)境外投资手续繁琐;3)外汇管制的制约;4)境外投资缺乏资金支持;5)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6)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

[1]高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J].2008.

[2]袁赫.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J].2011.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京津冀第二产业结构趋同性研究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