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

2012-12-29孙广花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7期
关键词:隔热层保温层防水材料

孙广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概述

在我国针对建筑房屋的漏水现象,所进行的防水设计,也是一项很重点的工程设计,它不仅体现在原料的确定上,还涉及到整个防水的结构,以及与维修护理上。在工程建筑上对其进行的防水性能的好坏,将直接的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其使用功能等相关一系列元素产生影响。在工程建设中防水设计做的好坏与否,也将直接的影响其经济效益,以及工程的质量状况,也就是说在工程建设中要想保证质量,必须得把防水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1 建筑防水体系及其构造层次

1.1 在室内的防水体系中,要依据所进行建设的建筑的相关特性进行设计,例如所要进行建设建筑的类型以及所在的坏境是什么样的等多种因素,所进行的综合性的设计。在其设计的过程中,首先确定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的要求,选择设防的道数。其设计原则为“防排并重,以防(排)为主;刚柔结合,以柔适变;复合用材,多道设防;整体密封,屏蔽漏点;协调变形,共同工作”。防水体系的整个构造层次由结构基层、隔汽层、排水坡度、找平层、隔离层、保护层、保温隔热层等组成。针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调整保温隔热层与防水层的上下位置后有两种基本做法:一种是正铺法,即防水层在上,保温隔热层在下,从而形成封闭式保温层的做法,适用于气候干燥寒冷、雨季短,雨量小且持续时间不长的北方:但在纬度40°以北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其它地区,由于室内的水蒸气会上升而进入吸水率较高的保温层,致使保温材料受潮降低保温效果,所以通常要在保温层上先做一道隔汽层并在保温层中设置排气管。一种是倒置式层面做法,即防水层在下,保温隔热层在上。但这种做法对保温材料要求较高,一般为整体性好且憎水或吸水率低的板料。随着保温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倒置式层面做法适用的区域会越来越大。

结构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变形小,养护湿度应小于8%,整体性要好;若是预制混凝土板,必须将接缝作精细的处理,并在上面增设整体面层;要求结构基屋满足自防水的要求。

1.2 外墙防水设计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环保要求,外墙墙体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形式的实心黏土砖墙发展为当今普遍应用的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空心黏土砖或空心水泥砖墙以及玻璃幕墙等多种形式。外墙渗漏根据其渗漏程度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慢渗,指建筑物内墙或窗框周围长期存在片状或带状的潮湿水迹;二是快渗,指当雨水冲刷到外墙面上建筑物内墙即出现渗漏水迹,可同时伴有水滴或水流,水量大小与雨量,风压往往成正比,当雨水停止冲刷时,水流即逐渐中止,渗漏程度迅速减轻,水迹逐渐干燥。

1.3 通常情况下房间的厨卫设施防水是建筑防水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防水是针对建筑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设置的,防水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宜居性。防水施工要遵循一些规范,一般以“以排水为主,坡度正确,以防为辅,多道设防,迎水用材,材料耐磨”的防水原则为施工规范。在防水层的设置问题上也有要求,防水层的层面必须低于整个楼层的基准面层,厨卫等设施安放的房间也要使地面低于其他房间地面。如果实在不具备此条件,就可以通过设置门槛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而且地漏的设置同样要低于地面标准高度。

1.4 由于城市建设中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建筑除了向上发展之外还在向下发展,建筑地下室的层数也在逐渐提高,空间上也在不断的扩大。建筑地下室属于建筑工程的隐蔽施工对象,而且由于地下室处在这一个复杂且恶劣的环境,就使得地下室的防水工程也显得十分重要了。地下室防水设计必须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地下水和滞留水不渗入室内,防水层保护好地下结构以防地下水浸泡,钢筋混凝土结构尽可能达到自防水可靠、经济合理。

2 建筑防水设计关键点的控制

2.1 防水材料是防水工程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防水材料如果在质量上不达标将会导致防水施工的失败,甚至直接引起建筑的安全质量问题。

针对这一要点,施工企业在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上要以地区内经济、自然、施工条件等因素为标准,进行适应当地建筑的材料采买。不仅要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还要在防潮防热耐腐蚀上具备一定水准。同时由于地形的选择的不同,以及外界条件的差异,材料的选择上还要符合一定的抗晒、抗老化性。同时要考虑与其他材料的兼容问题以及性价比问题。

2.2 防水设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建筑防水工程为一个个小系统,温度变化引起体系内各种材料变形,而各材料伸缩性能和耐候性能存在差异,且温度变化荷载又具有反复性,不均匀性,骤变性、长期性;若防水材料的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应力,应力将防水层拉裂导致渗漏。设计防水工程的构造层次时,必须针对不同材料的特性考虑柔性防水材料的粘结方法和隔离层,对于剐性防水可以考虑在结构支承处做成滑动支座,减少相互间的约束,尽可能地留有伸缩的余地。

2.3 细部构造节点设计。当前防水工程中最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式构造节点,常见的有水落口,出屋面管道口,变形缝,雨水沟、泛水等。结构的变形,温度,振动的变化都能导致结构节点的变动,因此加强结构节点的做法是防水工程的重点。

3 提升设计意识,制定设计规范、深化防水设计

防水工作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工程全员都具备防水施工的意识,尤其是建筑工程的投资方和设计院。建筑工程没有开工之前就要对防水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工程根本上进行细致和透彻的分析研究,在丰富资料汇总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建筑防水设计,并根据工程情况绘制相关的防水设计图纸,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必须详实而具体,不应该出现简便的标注方法。施工交底工作要落实。施工前要对防水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严谨的审核,最好交由权威机构进行审查确认之后,再行施工。同时由于施工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就要随时应对工程的变动,防水工程也是如此,工程前期的工程设计不可能到工程竣工后还保持百分之一百的原样施工。目前我国的防水工程施工渐渐朝着专业化、资质化的方向发展,这也要求建筑防水要进行必要的二次深化,由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出图和规划,由审查机构进行核查,再由施工单位付诸实践。

[1]肖丹.如何从设计上确保屋面防水的工程质量[J].工程质量,200l,(6):39-40.

[2]刘志强.用现代科学方法提高屋面工程的防水效应[J].同煤科技,2001,(12)53-55.

[3]张彤等.建筑防水技术关键、难点分析及对策[J].工业建筑,2005,35 卷:673-676.

猜你喜欢

隔热层保温层防水材料
基于多尺度热传导分析的建筑隔热层节能设计优化
低温通风环境下高温隧道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演化规律研究
概析建筑工程轻质发泡水泥保温层的施工技术
浅析汽水分离再热器保温层的设计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高温热害隧洞温度场计算及隔热层选取原则
低密度发泡水泥隔热层施工方法探讨
基于数值模拟的保温层厚度研究
u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