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012-12-28吴丽梅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5期
关键词:外加剂构件体积

吴丽梅

(大庆市龙田公司五星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大量增多,以及建筑工程结构类型的日趋多样化,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成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主流,而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也就成为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1 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建筑混凝土的原材料对建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状况,所以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就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把握:

1.1 黄砂。对于黄砂来说它的含泥量和细度模数是影响它质量的首要要素,无论是沙子太细还是含泥量太多都会使混凝土干缩裂缝增加,而从另一个方面,若沙石中它的含泥量偏高,则可能会影响它的抗冻性、耐久性、抗渗性和混凝土总体的强度。所以混泥土在选择砂石时,应该选择有机质和含泥量都满足规范的中砂。

1.2 石子。对石子则主要要控制好它的压碎值、级配及其针片状的含量,它们都是影响石子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根据一些市场调研发现,许多建筑的石子的级配或压碎值都不满足建筑质量的要求,所以在建筑材料石子的选购中要注意石子的级配及其压碎值等。

1.3 水泥。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和强度会直接地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当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差时,则会导致混凝土的膨胀或者裂缝,而水泥强度的上下波动会使混凝土跟着上下波动。

1.4 外加剂。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资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资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2 钢混结构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主要有整体现浇和预制装配两大类方法。在两者之间,还有现浇与装配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生产出来的结构称为装配整体式结构。整体现浇式结构是在施工现场,在结构构件的设计位置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振捣成型,经养护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拆除模板,制成结构构件。整体现浇式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施工时不需要大型起重机械。但要消耗大量模板,劳动强度高,施工中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预制装配式结构是预先在预制构件厂(场)生产制作结构构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结构安装;或者在施工现场就地制作结构构件并进行结构构件的安装。

混凝土施工应保证结构具有设计的外形和尺寸,施工后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有良好的整体性,并满足设计和施工的特殊要求。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捣实和养护等施工过程。各个施工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规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外,任一施工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其一,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若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若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0MPa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要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其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施工配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经过试配和调整而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所用砂石都是不含水分的。而施工现场砂石都有一定的含水率,且含水率大小随气温等条件不断变化。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中应按砂石实际含水率对原配合比进行调整。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其三,混凝土搅拌。为了获得质量优良的混凝土拌合物,除正确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确定搅拌制度,即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和进料容量等。

3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房屋建筑大体积的混凝土通常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但不得随意留施工缝。浇筑应符合下面规定:

3.1 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 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

3.2 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上层混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疑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对于工程量较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3m),且浇筑能力不足时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分层连续浇筑法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分层连续浇筑一是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二是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有利。

4 混凝土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体积变形,湿胀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混凝土的湿胀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变形而引起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成形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混凝土受到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大多数属于温度裂缝,其中表面裂缝又占绝大多数。由于贯穿裂缝将危及大坝安全运行,而少数表面裂缝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继续发展成贯穿裂缝,因此分析工程特性,坝址、气候和工程特点,合理地确定混凝土抗裂指标,稳定温度场,分缝分块,温控标准及防裂措施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的。

结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

[1]范存辉,高修海.浅谈混泥土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11).

[2]杨文贞.浅析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06(11).

[3]肖金媛等.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

猜你喜欢

外加剂构件体积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