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分析
——基于云南省的实证
2012-12-27段从宇
段从宇
(云南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 650092)
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分析
——基于云南省的实证
段从宇
(云南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 650092)
生态承载力是衡量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基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力”三个维度的分析表明,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在资源分布上呈“省会城市”和“地级中心城市”的两极分布;系统政治环境承载力保持较高水平,但经济承载力和文化环境承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以“奖学金受众面”为核心的内部经济环境承载力和以“外籍教师数量”为核心的内部文化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较低阀值;在系统生态弹性力方面,来华留学生招生的师资供容能力不足和专业设置趋同,导致系统生态弹性强度和生态弹性性度总体偏弱。
云南省;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
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可控性的系统,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其系统本身的生态承载力。然单纯就教育论教育,因缺乏科学、合理的既定评价标准,对“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判别难免陷入主观的“印象式”误判。基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与生态学系统具有相当类同性的认识,我们特引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围绕“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力”三个维度展开“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以为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分析提供生态学视角的参考。
1 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资源承载力分析
生态承载力意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1]104简单来说就是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以及对外部环境的供容能力。将其引证到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中,其资源承载力则是指“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以及现有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源与外部环境子系统的教育供容能力”[2]18。下面从来华留学生招生高校分布、来华留学生规模两个方面展开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1.1 云南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分析
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含年度增长情况)是衡量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核心指标。以2008年统计数据为例,截至2008年10月,云南共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招收长短期留学生5,287名。在这5,287名来华(云南)留学生中,包括了学历生、非学历生、短期的培训生和交换生等多种不同的留学生类别[3]。以2007、2008年统计数据作具体分析。
如表1所示,云南省来华留学生招收规模相对较大,仅年招收数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就有两所(2008年),分别是云南师范大学(1393人)、云南大学(1382人),此外,还有5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招生数超过200人的规模。将2007和2008两年数据做简单对比,云南省几乎所有的高校在来华留学生招生上都出现增长趋势,更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在留学生招生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可见,无论是在来华留学生总量上,还是在来华留学生的后续增长上,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都具有较为充足的留学生教育生源,总体上能够为系统自我调节、自我维持提供必要的生源,有助于形式系统与外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
1.2 云南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生态分布
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的规模总数及区域分布是衡量云南省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教育共荣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这一指标上,当前这一系统共有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广播电视大学、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等26所高校具备来华留学生招收资格,其分布在云南省16个地州中的14个地州。
引入生态学种群分布理论,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云南省留学生招收高校在布局结构上表现为以各地州中心城市为基点的成群型分布,且这种种群的规模在数量还有极大的差异性,即以省会城市昆明最为集中,其它地州中心城市种群规模相对一致。从生态学空间格局理论的成群型分布原因看,“环境资源的分布不均,富饶与贫乏相嵌;植物种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种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1]107”是种群成群分布的主要因素。联系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分布实际,以昆明为中心的省会城市和各地州中心城市确实在资源分布(经济条件状况、社会环境概况、资源供给情况、人口集中程度、师资配备、生源供应、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要优于省内其它区域,故此也就形成了云南留学生招收高校布局结构上的“省会城市+地州中心城市”的成群体分布。
2 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环境承载力是指区域内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为一定质量和规模的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所提供的发展能力,它是支撑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2]36。
2.1 政治环境承载力分析
政治环境是发展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合法基础,决定了云南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当前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政治环境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能基本满足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支持、鼓励和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自1979年恢复留学生招生以来一贯的主题。当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形势下,国家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高等教育发展增加中国政府讲学金的数量……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方略。其次,从云南省区域的层面上看,云南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高校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把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事业作为推动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与此同时,云南省教育厅还会同省外办、省公安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云南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实施意见》(云教外【2008】241号),为加快云南教育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在此,就云南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层面上看,当前具备留学生招收资格的高校中,云南大学于2008年获准建立“教育部教育外援培训基地”、“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软件人才培养(昆明)基地”、“云南省管理与文化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昆明理工大学从2008年3月起被教育部批准为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院校;云南师范大学被批准为云南省首批“走出去”高校,是“云南省出国留学生预备学校”的挂牌点;云南中医学院被批准为云南十个“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2.2 经济环境承载力分析
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财政投入、留学生的资助力度等都是考查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经济环境承载力的要素。抛开区域内的宏观经济状况和区域高等教育投资,当前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经济承载力情况具体如下。
表2 2002-2007年云南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情况统计
统计数据表明,在从2002年至2007年的5年间,获得云南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学生比例基本徘徊在13%的水平上,其中2003年度甚至还跌到了11%。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与云南相临、且具有相似区位优势的广西等省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经济环境承载力不容乐观。
2.3 文化环境承载力分析
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文化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云南区域内的文化形态、文化包容度等对来华留学生的容纳能力。在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这一系统中,文化环境承载力大致可以分为“以系统师资水平为核心的内部文化环境承载力”和“以区域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外部环境承载力”[2]51。
从外部因素来看,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文化承载力有着相当宽泛的内容。首先,云南是我国典型的民族文化大省,多民族的多元文化交融和多阶段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汇是云南文化的核心特征。云南文化堪称“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史”和“民族文化活的社会发展史”,如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诺族文化、保留了母系氏族特色的摩梭文化、开云南历史先河的古滇文化、佛国(妙香国)的白族文化、禄丰腊玛古猿(800万年前)、元谋古猿(170万年前)文化、澄江帽天山化石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等等。[4]此外,云南在“十一五”期间还明确提出了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文化足以为云南来华留学生提供多元的民族文化交融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习染,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云南来华留学生文化承载力得到提升。
从内部因素(云南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的师资水平)来看,详见表3、4、5: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12月,云南省具备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共有各类教师26,732人,其中专任教师有20,514人,占各类教师总人数的76.74%,聘请校外教师6,218人,占各类教师总人数的23.26%。聘请的校外教师中,有外籍教师162人,占外聘教师总人数的2.61%,有其他高校教师2,010人,占外聘教师总人数的32.33%,外籍教师占各类教师总数的0.61%[2]46。可见,在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中,外籍教师总人数仅为162人。虽然当前云南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在师资水平上总体能满足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但单纯就外籍教师供给看,其文化承载力明显不足。
表3 2008年云南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表4 2008年云南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外聘教师职称结构
表5 2008年云南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外聘教师学历结构
3 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生态弹性力分析
生态系统犹如生命体一样,具有自我调节与自我恢复的能力[5]。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也会围绕某一中心平衡点而波动,外界影响不超过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系统就能维持自身的平衡,作用的关键点就是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生态弹性力。
3.1 生态弹性强度分析
生态弹性强度即生态系统弹性力的大小[1]107。将这一概念引入到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师资供容能力是影响系统生态弹性强度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在一定的阀值内增加一定数量的留学生,现有的教育系统是否还能够正常运转,并维持相对意义上的稳态平衡?反之,减少一定数量的来华留学生,现有教育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否就超出了承受值而趋于崩溃?这些都是我们在评估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生态弹性强度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具体来看,在当前的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中,仅有云南大学留学生院、云南师范大学的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两个相对成规模的留学生独立设置学院,其余的诸如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红河学院等一大批留学生招收高校则采用留学生插入相应专业,与学校一般全日制学生共同学习的形式;而另外的诸如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则是采用地方政府与留学国政府合作办学的形式,更多地停留在基于一定范围和一定专业内以统一班级的形式培养留学生的模式上。直接的表现为师资供容力的不足,进而导致系统尚处教育发展的较低水平,成规模、成建制、独立设置的留学生学院还只是极少数,生态弹性强度明显过低。
3.2 生态弹性限度分析
在云南来华留学生研究范式内,弹性限度意指留学生招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波动阀值。与之相关的延长留学生培养年限,拓宽留学生招收专业等方面的内容均属于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生态弹性限度需要考虑的内容。
当前,尽管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大学、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等来华留学生招收高校已经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部门规章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留学管理规定。但总体上看,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对来华留学生学制年限、毕业应达到的水平、提前毕业、肄业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明显缺乏水平阀值内波动的灵活性;在留学生招收专业面上,尽管有部分高校色办学之路,但诸如大理学院设置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玉溪师范学院设置的法学专业,红河学院设置的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的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专业总体上并不属于各自的优势学科和强势专业,其生态弹性限度必然处于较小阀值;此外,红河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大理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均设立了旅游专业[6]。明显属于相近办学水平高校的相同专业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系统资源的内耗,不利于系统生态特性限度的增强。
总体来看,对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力”的分析表明,其在资源分布上呈“省会城市”和“地级中心城市”的两极分布;系统政治环境承载力保持较高水平,但经济承载力和文化环境承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以“奖学金受众面”为核心的内部经济环境承载力和以“外籍教师数量”为核心的内部文化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较低阀值;在系统生态弹性力方面,来华留学生招生的师资供容能力不足和专业设置趋同,系统生态弹性强度和生态弹性性度总体偏弱。
[1] 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4,107.
[2] 段从宇.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优化发展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D].云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18,36,46,51.
[3] 云南省教育厅统计处.云南2007年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总结[R].2008.
[4] 伊继东,刘六生等.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基于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7.
[5] E.马尔比特著,康乐等译.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和社会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1-94.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for Education System of Overseas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Yunnan Province
DUAN Cong-yu
(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2,China)
Yunnan foreign students in education system in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regional central city of polarization trend.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of political system, but the higher level economic capacity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capacity, especially with "obvious" as the core of scholarship at inter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capacity and to "foreign teachers" as the core of the inter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capacity overall low threshold range in a certain extent, hampered the general education in Yunnan foreign students.Students have less and recruit professional focus on professional recruitment, ecological system is elastic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of ecological weak overall degrees
Yunnan Province; foreign students; educational system;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ecological flexibility
G648.9
A
1008-9128(2012)04-0069-05
2011-10-08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0ZC06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WT2009009)、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y11035)
段从宇(1987—),男,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 自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