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我们的国学熏陶教育而自豪

2012-12-25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实验中学宋玉林

天津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熏陶国学教育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实验中学 宋玉林

教育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它关系孩子的一生,所以,教育者所追寻的也应该是对于未来的关怀。然而,在世俗化的大潮里,我们的心灵渐渐被蒙上了一层物欲的尘埃,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对于成绩的过分追求。因为,一个好的分数代表着名校、代表着前途。

诚然,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也极具诱惑力。但是,人的发展并不是由分数决定的,一个人能否在明天收获幸福也不能单纯用金钱和事业来衡量。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能够收获幸福的人,首先他得是一个健康的人,是一个具备创造幸福能力的人。这才是我们教育最应该达到的目的。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手段有很多。就效果而言,应该是各有千秋,而我校所选择的则是国学,是一条古代教育者所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国学的沐浴熏陶,让从学校走出的孩子,身上能够透露出人性和灵气,希望他们能够做一个达观、大气的社会公民。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科学家钱学森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拷问。“应试教育”的弊端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所言:“它剥夺孩子的童年,扼杀少年的求知欲,阻碍青年人的独立思考。它的所做所为正走向教育的反面。”

与此同时,国外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截至2010年10月,世界各地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当很多大学正为生存头疼,纷纷削减预算的时候,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却蓬勃发展。

为什么在我们竭力推崇西方教育的同时,西方又反过来向我们探险挖宝?教育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最近几年我一直思索的问题。

作为中国教育的先行者,孔子的教育思想穿透历史尘埃,熠熠生辉。科学可以进步,人心可以不古,但人性、人心却总是逃不过文化的范畴。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好,我在学校管理中将儒家的“文明、礼仪、博爱”的柔性思想同法家的刚性管理思想相结合并融入现代伦理,把“人文”作为治校的根本,把“和谐”作为发展的源泉,提出“严格治校抓管理,以人为本促和谐”的治校方略。

古为今用并不是厚古薄今,多年的实践让我坚信: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振兴中华民族教育的不二法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恒的精神源泉。

几千年智慧结晶形成的国学,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人学。因此,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致力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偏重于学生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唤醒学生的知性,也就偏离了教育的根本。这就是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因此要一切从“心”开始,回归教育的本源,学习古圣先贤的育人方法,着重于从学生的性灵入手。

我校建校5年,教师来自多个单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生源基础较差。基于这种情况,建校之初我们提出校训“至诚至能,尚勤尚朴”,核心是“诚、能”。“诚、能”,是方向和目标。“诚”字,意为真实,即不虚伪,不自欺,不欺人。我们的工作、学习要有所成,就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而要有健全的人格,则推“诚”为第一。“能”字,意为能力,才能。教师有育人之能,学生有自律之力,管理者应有统筹安排、协调一切之才。“勤”、“朴”是途径和方法。“勤”字,意为勤劳、勤奋,也就是“不怠惰”的意思。教学在勤,勤能生巧;学习在勤,勤能补拙。“朴”字,其意为质朴、朴实,所谓返璞归真,不浮躁、不奢华、不虚妄、不张扬。“诚”、“能”正如人字的一撇一捺,两者相互支撑,人才能站立起来。

在校训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国学内涵,逐步在校园里推行国学熏陶教育。所谓国学熏陶教育,即遵循自然规律、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打开学生与生俱来的知性,开启人生智慧大门,培养至诚至能至美之人。这样一来也有了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循天道人道教育之道,铸至诚至能至美之人”。所谓“循天道人道教育之道”即依循自然规律,依循人的发展规律,依循教育的规律,致力于人的培养;所谓“铸至诚至能至美之人”,也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出了“培植根脉、涵养心智”的国学熏陶教育行为准则,对师生从根脉上培植、从心智上提升。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说:学问之道,在于气质变化之道。欲达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之目的,就必须在“转变师生气质”上做大文章。我们力图建设并弘扬大港实验中学的文化内涵,并始终致力于将它转化为一种氛围,一种品位,成为学校的标识,成为教师与学生自觉的文化追求。

从2008年起,我校开始在高一年级进行试点工作。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国学诵读课,教师有目的地开展诵读经典的指导。这种从人生、从生活的多角度对经典的重新解读,让学生了解国学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行为自控能力、培育文明素养的目的。

我们认为,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知性,这种知性恰如一面明镜,而不良习气犹如一层灰尘,盖住了明镜的本有之光,教育的作用就是唤醒这个知性,拂去上面的灰尘,使明镜之光能够显现出来。我们确信,学生之间有智力上的差异,而更为根本的是思想与人生观的差别。应该说,通过推行国学熏陶教育,我们感到了快乐。这种快乐就像是一个远足的行者在沙漠中看到了绿洲,昭示着我们前面有更美的风景。

于是,在第二个三年规划的起始年,我们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把大港实验中学建设成为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先进校。面对相对薄弱的生源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的师资队伍,如何在第二个三年中实现这样的办学目标,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实施国学熏陶教育。我们的步骤如下:

1.成立研究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教科室牵头,教务处、德育处、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的国学熏陶教育研究小组。

2.进行班级试点。

从2008年起在高一年级进行了班级试点工作,在实验班里,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国学诵读课,教师根据学期初制订的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诵读经典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其行为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文明品德。

这种从人生、从生活的多角度对经典的重新解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也让学生开始了解国学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了道与德的和谐统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仁义礼智信”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从效果上看,学生的精神风貌大为改变,违纪率大为降低,各科成绩均有大幅度提高。

3.全面推广实施。

培养师资。首先,学校打造三支国学教师队伍,即35岁以下青年教师、班主任教师、语文教师。其次,学校每学期举办“国学教学论坛”,让教师畅所欲言,畅谈自己学习国学的体会,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开阔教师的眼界。

精选教材。我们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和《孟子旁通》,以及《论语》、《中庸》、《孟子》原著作为教材。

设置课时。要求语文教师利用课堂的前5~15分钟时间开展两条《论语》、一章《道德经》的诠释。教师以古喻今,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和学生实际,从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等多角度解读国学,国学的内在魅力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慢慢地,学生对国学的态度从新鲜好奇转变为主动探究。通过国学的熏陶教育,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

构建平台。加强心理辅导,成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为国学熏陶教育的有益补充;用国学熏陶教育开启学生的知性,学校还自主开发板球课和军乐演奏等校本课程;丰富国学文化走廊,利用展牌提升传统文化的辐射性;设立国学熏陶教育展室,集中展示师生诗书画、国学活动影像、活动记录图片、征文原稿及经典图书等;利用教室的板报、壁报打造书香文化教室。

4.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在实施国学熏陶教育中,学校不搞“一刀切”,而是从班情和学情出发,坚持四条原则,即差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其中,差异性原则允许各年级、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挑选合适的国学内容;自主性原则倡导学生在完成规定国学内容的学习后,诵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学校同时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鼓励性原则规定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为根本;全体性原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接触并享受经典教育。

把国学熏陶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长效机制,如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促进国学熏陶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猜你喜欢

熏陶国学教育
用艺术熏陶家风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垂”改成“掉”,好不好?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