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路耦合的多级感应线圈炮内弹道分析

2012-12-25向红军李治源

弹道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电磁力电枢电容器

向红军,李治源,雷 彬

(军械工程学院 弹药工程系,石家庄050003)

作为电磁发射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同步感应线圈炮可以发射特殊形状的大质量载荷,因而可以广泛用于导弹、鱼雷、无人机的弹射,弹药的发射等,是世界各军事强国研究的热点[1~7].同步感应线圈炮利用驱动线圈和电枢之间的磁耦合机制工作[8],电枢受力和加速过程比较复杂.目前,对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数学模型建立,驱动线圈、电枢等参数对发射性能的影响都开展了深入研究[9~12],但是,对多级感应炮的内弹道特性、电枢受力与电枢速度之间的关系尚未开展深入的研究.多级感应线圈发射中,电枢速度不断提高,电枢受到的电磁力和内弹道特性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分析感应线圈炮的内弹道特性和电枢受力特点,对研究感应线圈炮的加速性能,指导感应线圈炮和电枢结构的优化设计、开展多级感应线圈炮试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感应线圈炮工作原理

多级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炮主要由驱动线圈、电枢、电容器组、触发开关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充电机对多级感应线圈炮的储能电容器充电,闭合第1级驱动线圈的触发开关,储能电容器开始放电,在驱动线圈中激发脉冲磁场,在电枢中感应出感应电流,电枢感应电流和脉冲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推动电枢向前加速运动.电枢运动到第2级驱动线圈的合适位置时,第2级驱动线圈的储能电容器触发放电,再次激发脉冲磁场,使电枢受到电磁力继续加速,依次类推,直到将电枢加速到非常高的速度.

图1 多级感应线圈炮原理图

2 感应线圈炮数学模型

电枢某点在驱动线圈中的轴向方向上受力可以表示为[8]

式中,B为电枢某点的磁感应强度,ip为求解位置处电枢的感应电流,dl为电枢求解线元.

因此要分析电枢的受力情况,首先要建立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数学模型,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求解驱动线圈放电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

为简化计算,做如下假设:

①不考虑电枢在运动过程中偏离轴线的情况,即驱动线圈和电枢的轴线始终保持重合;

②忽略驱动线圈各层、各匝之间的绝缘厚度,假设放电电流在驱动线圈截面上均匀分布;

③不考虑驱动线圈外围加固体、紧固件等对系统的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可以将三维的感应线圈炮模型简化为轴对称的二维模型,以z轴作为驱动线圈和电枢的对称轴,得到单级感应线圈炮的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Ω1表示电枢区域,Ω2为驱动线圈区域,Ω3为空气区域.

图2 单级感应线圈炮物理模型

由于驱动线圈放电电流频率一般在1kHz左右,频率较低,可以将其视为涡流准静态场,因此可以将位移电流忽略[13],从而得到Ω1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式中,H为磁场强度,B为磁感应强度,E为电场强度,J为电流密度,v为电枢的运动速度,μ1为电枢的磁导率,σ1为电枢的电导率,且材料满足各向同性.

利用A-φ法,引入矢量磁位A,则有

将B代入Ω1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整理后可得Ω1的控制方程为

式中,φ为电位.

同理,可以得到区域Ω2和Ω3的控制方程.,式中,φ为标量磁位.

由于线圈炮是轴对称结构,又因为线圈炮对称轴与圆柱坐标系的z轴重合,所以驱动线圈的电流密度和矢量磁位只有圆周方向上的分量,据此求出某时刻某位置的矢量磁位圆周分量Al[14],然后求出磁感应强度:

式中,r,z分别为源点到场点在r方向和z方向的距离,r°,z°分别为沿r方向和沿z方向的单位矢量.

根据磁感应强度,可以求出相应的电磁力、加速度和速度等.

3 内弹道仿真分析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以3级感应线圈炮为例,分析其内弹道特性,基于场路耦合原理,利用Ansoft的瞬态求解器建立其有限元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3级感应线圈炮仿真模型

电枢的材料为铝,内径为40 mm,径向厚度为20mm,轴向长度为60mm,全载荷质量为3kg;3级驱动线圈的结构都相同,材料为铜,匝数为30,线圈绕向相同,其内径为62mm,径向厚度为20mm,轴向长度为80mm.电枢运动区域的内径为39mm,轴向长度为1 800mm,径向厚度为22mm,材料为空气;求解场域的轴向长度为2 000mm,径向厚度为450mm,材料设为空气.

相邻驱动线圈之间的间距为40mm,电枢尾部的初始位置在第1级驱动线圈的中部.仿真过程中的边界条件设为气球边界条件.

3级感应线圈炮仿真模型的激励源全部采用外电路供电,每一级驱动线圈的外部供电电路如图4所示.各级电路参数相同,电容器C1的电容值为0.2mF,初始充电电压10kV.为了防止电容器反向充电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供电系统在电容器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D1,R1为回路的等效电阻,S1为压控开关,L1为驱动线圈的等效电感,U1为脉冲电压源,通过调整U1的脉宽,可以实现对压控开关S1的通断控制,R2为压控回路的限流电阻.

其中,每一级驱动线圈的放电都采用压控开关进行控制,第2级、第3级的触发时刻为电枢的尾部运动到驱动线圈中心面时,开关闭合同步触发.建立模型后,设定仿真时间为5ms,时间步长为0.01ms.

图4 电源电路及外部控制电路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对3级感应线圈炮的内弹道进行了仿真,仿真得到的驱动线圈放电电流id、电磁力Fz、速度v和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5~图8所示.

图5 驱动线圈放电电流

从图5可以看出,在第2级驱动线圈开始放电时,第1级驱动的放电电流发生了突变,这表明多级感应线圈发射中,驱动线圈的放电会对其它驱动线圈的电流产生一定影响,即驱动线圈之间存在级间干扰现象.

图6 轴向电磁力曲线

从图6可以看出,对于本系统,电枢受到的最大电磁力为450kN,最大加速度约为15 000g,电枢在发射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电磁力和过载.因此在设计电枢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发射过程中的过载情况,防止加速过程中电枢的变形.

从图7可以看出,经过第1级、第2级、第3级驱动线圈加速后,电枢的速度分别约为78.2 m/s,111.5m/s,131.9 m/s,发射效率分别约为9.2%,9.5%,7.4%,整体的加速过程比较平稳.发射效率之所以出现先增大后减小,主要是因为本系统中所有驱动线圈的触发位置都相同,而事实上,对应不同的电枢速度,驱动线圈存在一个最佳触发位置[15,16],只有在每级驱动线圈最佳触发位置触发,才可以得到最大发射效率,因此在线圈炮的触发控制系统设计中,要进行优化.

图7 速度曲线

图8 位移曲线

从图8可以看出,电枢离开第3级驱动线圈时,位移为280mm,但此时电磁力依然对电枢做加速运动,这也表明,尽管电枢离开驱动线圈,但驱动线圈放电对电枢速度的影响并不会立即消失.

从图6、图7还可以看出,电枢在驱动线圈中并非一直做加速运动,也存在受到制动力而减速的情况.对第1级驱动线圈,驱动线圈放电时刻为0,电磁力反向的时刻为1.18ms,最大加速力为450kN,最大制动力为4 328N;对第2级驱动线圈,驱动线圈放电时刻为2ms,电磁力反向的时刻为2.87ms,最大加速力为265kN,最大制动力为5 318N;对第3级驱动线圈,放电时刻为3.18ms,电磁力反向时刻为3.9ms,最大加速力为199kN,最大制动力为5 991N.因此从第1级到第3级驱动线圈,加速时间分为为1.18 ms,0.87 ms,0.72 ms,电磁加速力不断减小,最大制动力不断增大.

从总体上分析,在不考虑线圈炮的加固结构时,3级线圈炮的炮管总长度(包括级间距)约为0.32m,电枢在炮管内的总位移为280mm,出炮口速度为125.8m/s.

通过这些数据,在设计相同口径、满足一定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的线圈炮中,可以对线圈炮设计中的过载、炮管长度等相关参数进行估算,用于指导线圈炮的设计.

4 结束语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在发射过程中,多级感应线圈炮电枢会受到瞬时的高过载,本系统中的最大过载可达15 000g,因此在电枢或线圈炮弹药设计中要采取适当的加固或防护措施,防止电枢的变形;

②电枢在驱动线圈中受到的电磁力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而且随着电枢速度的不断提高,电磁力反向的时刻不断提前;

③多级感应线圈发射中,在其它参数都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电枢速度的提高,电枢受到的加速力不断减小,电磁制动力不断增大.

[1]邹本贵,曹延杰.美军电磁线圈发射技术发展综述[J].微电机,2011,44(1):84-89.ZOU Ben-gui,CAO Yan-jie.Summary of electromagnetic coil launch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American army[J].Micromotors,2011,44(1):84-89.(in Chinese)

[2]WANG Ying,MARSHALL R A,CHENG Shu-kang.Physics of electric launch[M].Beijing:Science Press,2004:13-17.

[3]SKURDAL B D,GAIGLER R L.Multimission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9,45(1):458-461.

[4]KOLKERT W J,JAMET F.Electric energy gun technology:status of the French-German-Netherlands program[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9,35(1):25-30.

[5]CHEMERYS V T.Review of the recent works of Ukrainian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magnetic acceleration and related topic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1,37(1):21-24.

[6]BUSHWAY R R.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 development consider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1,37(1):52-54.

[7]FAIR H D.Advances in electromagnetic laun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9,45(1):225-230.

[8]王莹,肖峰.电炮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93-94.WANG Ying,XIAO Feng.Principle of electrical-gun[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1995:93-94.(in Chinese)

[9]MARDER B.A coilgun design prime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3,29(1):701-705.

[10]ANDREWS J A,DEVINE J R.Armature design for coaxial induction launch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1,27(1):634-638.

[11]李凤层,雷彬,李治源.单级感应线圈发射器仿真方法对比及实验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30(2):31-34.LI Feng-ceng,LEI Bin,LI Zhi-yuan.Contrast of simulation technique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of single-stage induction coil-launcher[J].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2011,30(2):31-34.(in Chinese)

[12]李三群,张朝伟,邓启斌,等.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动态特性仿真[J].高电压技术,2009,35(12):3 065-3 070.LI San-qun,ZHANG Chao-wei,DENG Qi-bin,et al.Simulation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multi-stage synchronous induction coilgun[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9,35(12):3 065-3 070.(in Chinese)

[13]马信山,张济世,王平.电磁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28-235.MA Xin-shan,ZHANG Ji-shi,WANG Ping.Basi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28-235.(in Chinese)

[14]赵科义,李治源,程树康,等.同步感应线圈炮内磁场及涡流场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8,34(3):492-495.ZHAO Ke-yi,LI Zhi-yuan,CHENG Shu-kang,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agnetic field and eddy field in synchronous induction coil-gun[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8,34(3):492-495.(in Chinese)

[15]CAO Yan-jie,LIU Wen-biao,LI Rui-feng,et al.Study of discharge position in multi-stage synchronous inductive coilgun[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9,45(1):518-521.

[16]苏子舟,国伟,张涛,等.弹丸配重对线圈炮最佳初始位置影响研究[J].电气技术,2010,(增刊):27-30.SU Zi-zhou,GUO Wei,ZHANG Tao,et al.Effect of launch initial posi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il-gun by the pullback weight of the projectile[J].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0,(supplement):27-30.(in Chinese)

猜你喜欢

电磁力电枢电容器
VVT中置式电磁阀孔槽结构参数对电磁力特性的影响
基于电接触特性的电枢臂形状优化设计
四轨电磁发射器电枢-轨道初始接触特性研究*
某型异步感应电机电磁力计算及分析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双层电枢结构设计及其电磁力和电流密度分布*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电枢装配后接触压力不均匀特性研究*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电磁力产生推力的一种新物理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