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风海葵对浙江省大棚蔬菜的危害及避台减灾对策

2012-12-24何圣米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支渠蔬菜基地减灾

何圣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几乎每年都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农业生产因此损失巨大[1]。设施蔬菜在台风中损失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大棚设施被毁,伴随台风而来的强降水使农作物长时间淹水而绝收。2012年8月8日台风海葵正面袭击浙江,登陆时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13级 (风速40 m·s-1),在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登陆后,经绍兴、杭州、湖州进入安徽,浙江的象山、宁海、临安、安吉、长兴等地都出现了强降水,局部地区过程最大降水量超过570 mm,给浙江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应对台风灾害,作者对浙江省经济作物的避台减灾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浙江省设施蔬菜产业在避台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避台减灾的技术措施,为沿海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应对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1 防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规范搭建大棚设施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钢架大棚有8和6 m宽2种类型,其标配抗风能力为10级 (24.5 m·s-1)。由于许多农户为了节省投资,减少了大棚架材,将原有的拱杆间距从标准的60 cm扩大到75 cm,有的甚至到100 cm;大棚缺少斜支撑;压膜线没有做到在每道拱杆间固定,有的压膜线固定在拱杆(钢管)上,而不是固定在地桩上;从而大幅度减弱了大棚的抗风能力。如长兴县吕山乡龙果芦笋专业合作社的20 hm2芦笋基地的大棚钢管的拱杆间距为80 cm,受台风海葵的影响,95%以上钢架大棚倒塌,损失420万元。

1.2 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许多规模设施基地只有最简单的排水沟,没有形成完善的主渠、支渠和毛渠的三级排水系统,受这次台风海葵影响,宁海县的宁波国盛食品有限公司200 hm2浙东加工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宁海县立新特菜专业合作社20 hm2大棚蔬菜基地积水深度超过2 m,淹水时间超过72 h;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水口乡的大部分设施蔬菜基地积水深度达1 m以上,淹水时间超过50 h。

1.3 缺少防台预案

目前许多规模基地缺少防台技术指导,没有建立防台预案。

当台风来临时,由于大棚内的蔬菜还处于生长期,考虑到揭膜后棚内作物遭受风吹雨打将严重受损,经营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及时实施揭膜保棚措施,作物和大棚设施全部被毁的较多;特别是连栋大棚,由于揭膜难度较大,一般都不会采取揭膜保棚措施,造成棚架损毁。

2 避台减灾的对策

2.1 做好大棚设施基地的规范化建设

钢架结构的单栋塑料薄膜大棚的特点是坚固耐用,中间无立柱,空间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管理作业。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单栋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薄膜大棚主要有2种规格,即6.0和8.0 m宽大棚,大棚的朝向要求南北向,大棚长度可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超过50 m。每道拱杆间都要用压膜线压住,压膜线不能固定在拱杆上,要固定在地桩上,地桩必须坚固,可用混凝土加固,防止被风拔起。风载24.5 m·s-1、雪载23.8 kg·m-2大棚结构的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单栋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薄膜大棚的参数

及时关注台风预报信息,建立防台预案。如果台风等级超过设施的抗台能力,应提前将大棚薄膜揭下来,防止设施损毁;如果台风等级较小,应将大棚密闭,防止风吹进去,可提高抗台能力。

2.2 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与建设要求

2.2.1 设计标准

浙江是多雨水地区,年降水量达1 500 mm,设施蔬菜基地的排水能力直接影响到设施蔬菜栽培的生产安全。要求设施蔬菜基地的排水能力达到日降水量100 mm的设计标准。对于规模经营的设施蔬菜基地必须配置泵站,在遇暴雨不能及时排水的情况下,可用水泵辅助排水。

2.2.2 建设要求

排水系统由干渠、支渠和毛渠三级排水渠道组成。

干渠与支渠连接,是收集支渠来水的主干排水渠道。底宽≥0.8 m,渠道坡降为1 500~2 000∶1;采用矩形断面,用预制砼板铺设。

支渠与毛渠连接,是收集毛渠来水的棚头排水沟。一般沟底宽0.5~0.6 m,渠道坡降为800~1 000∶1;采用矩形或U形断面,用预制砼板或U形渠槽铺设。

毛渠为棚间的排水沟,要求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

2.3 推广避台的种植模式

影响浙江省的台风一般在6-10月,其中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各地应开展研究设施蔬菜避台种植模式,有效避开7-9月的台风频发季节。如温州、台州的大棚番茄越冬栽培避台模式: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大棚盖膜,翌年2月开始采收,6月采收结束,休耕进行土壤处理;杭州的大棚芦笋薄膜分段覆盖避台模式:7月上旬揭去大棚膜,使其露天生长,9月上旬老茎拔除后再盖膜留新母茎;沿海地区的大棚草莓采用露天蔬菜避台模式:9月中旬定植,10月下旬覆盖大棚薄膜,5月采收结束后揭膜种植露天蔬菜等。

3 台风灾后的生产恢复措施

及时做好开沟排水或水泵辅助排水,缩短淹水时间和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对于破损的大棚设施及时进行修复,高温季节可揭去大棚薄膜或加盖遮阳网,降低棚内温度。

清园消毒。对于已淹水绝收的地块,要及时清理掉植株残体,全园地面喷杀菌剂消毒,防止发生病害。

对于淹水时间较长尚未死亡的果菜类蔬菜或多年生蔬菜 (如芦笋),可将植株上部的叶片层剪去一半,减少植株的消耗量,防止植株死亡;再用喷施宝+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可加杀菌剂结合防病),隔5~7 d喷雾1次,连喷2~3次,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蔬菜保障基地,灾后应及时抢种速生蔬菜,及时补充蔬菜的市场供应。速生蔬菜如萝叶苗菜(子叶期苗菜播后8 d采收、4~5片真叶期苗菜播后22 d采收)、苋菜播后21 d采收,油麦菜播后23 d采收,蕹菜播后25 d采收,双耐品种小白菜播后25 d采收。

[1] 金志凤,吴杨,金昌林,等.台风对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2):358-363.

猜你喜欢

支渠蔬菜基地减灾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青州张庄灌区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分析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渠道流量及流量分段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现场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家依闸口东支渠抗冻胀设计
安阳市灌区支斗渠管道化改造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