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球蛋白佐治重症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2012-12-23刘小慧王黎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4期
关键词:泰和县光疗胆红素

刘小慧 王黎玲

(1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 泰和343700;2 江西省泰和县计划生育指导站 泰和343700)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可见于50%左右的足月儿及80%以上的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40%左右,国内有报道其发病率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首位[1]。近几年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不断增多,且入院时总胆红素水平居高不下,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很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笔者选择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儿为对象,探讨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2]第3 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选择2007 年1 月~2011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6例,男66 例,女30 例,日龄1~23 d,胎龄37~41 周,出生体重2.5~4.0 kg,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342.23~459.00 μmol/L,直接胆红素、肝功能正常,无明显溶血、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 例,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为(393.67±51.44)μmol/L,对照组48 例,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为(398.27±49.73)μmol/L,两组患儿均为母乳喂养,两组病例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面蓝光、白蛋白(1.0 g/kg)及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国药准字S10980010)0.4~0.6 g/kg 于4~6 h 内静脉滴入,连用2 d。两组均依血清胆红素水平确定蓝光照射时间,如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 或每天升高>85.5 μmol/L 则予24 h 不间断照射,否则给予12~18 h 间断照射,总胆红素下降至136.8 μmol/L 以下停止光疗。

1.3 胆红素测量方法 (1)静脉血检验法:对血清胆红素过高或升高过快者每天采血1 次,其余隔日采血。(2)经皮测胆红素:每日上午8 点测量前额正中眉弓上方1 cm 处。上述2 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直线相关。

1.4 疗效判断 临床治愈:患儿血清胆红素逐日下降,直至136.8 μmol/L 以下,停光疗后不上升;临床无效:患儿血清胆红素持续上升,或治疗2 d 下降不明显,或先下降后又上升者均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1.6 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第6、8 天两组患儿临床治愈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见表1。治疗组临床无效3 例,无效率6.2%,对照组临床无效14 例,无效率为29.2%,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临床无效患儿均转上一级医院行换血治疗。

表1 两组临床治愈时间比较 例(%)

2 讨论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最常见原因为胆红素生成过多,而80%的胆红素来源于被破坏的红细胞[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从而阻止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同时,近年来研究发现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细胞数量及活性均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而且光疗至今仍为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标准疗法[4],但光疗在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浓度的同时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对于光疗时间较长的新生儿,给予适量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总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重症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疗程,可提倡使用,以减少换血的机率。

[1]黄德珉,童笑梅.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J].中华儿科杂志,2003,10(12):881-883

[2]金汉珍,黄德珉.实用新生儿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5-307

[3]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134

[4]李春娥,夏振炜,俞善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新进展[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6):39-42

猜你喜欢

泰和县光疗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泰和县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措施与成效
泰和县活立木拍卖销售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的探讨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双面和三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